原著中沒有明確交待,但電視劇中透過智真長老送別魯智深時的贈言,已經算是明確亮明瞭自己的身份——我就是周侗。
原著裡沒有明說花和尚魯智深的師父是誰,但影視劇中卻有交待:魯達打死鎮關西后,一路逃亡到山西雁門關,再次巧遇金翠蓮。俗話說:兩座山不見面,兩個人總會相見。也許,冥冥中自有定數,魯達與翠蓮再次重逢,為答謝恩公大恩,翠蓮設酒宴款待魯達,由此引出趙員外誤會,誤會消除後,趙員外略施小計,就將提轄變成了和尚,魯達變成了魯智深。趙員外這樣做是一舉兩得,既報答了魯達的救翠蓮之恩,給了他一個安身立命的場所,也徹底消除了隱患。啥隱患?當然是翠蓮與魯達之間的“隱患”。不要說明眼人,就是傻子也能看出來,魯達捨命幫助金翠蓮不是巧合,不是偶遇,不完全是抱打不平,而是有點小心思的,不可明說的小心思,也是魯達心底裡的秘密。
這個秘密就是——他看上了金翠蓮!如果單純是打抱不平,除暴安良,那渭州城的不平事多了去了,大宋朝的冤屈多了去了,身為軍官的魯達,能救得過來嗎?顯然不能!再者說,魯達在小種略相公帳前聽命,身為提轄,自然是懂得朝廷法度的,不是莽撞之輩。斷不會為了一個弱女子、一個只有一面之緣的陌生女子,而犯下故意殺人之大罪。如果是這樣,魯達還能做提轄嗎?那不是提轄所為,而是街頭混混的做法。
當然,你也可以說,魯達是英雄好漢,熱血柔腸,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那渭州城的不平事很多,每天都有,時刻都在上演,魯達為啥不去解救芸芸眾生,不去普度大眾呢?就這麼巧,一遇到金翠蓮,魯達就亂了分寸,失去了理智,三拳將鄭屠打死。這不符合常理,要是這樣的話,魯達還是什麼提轄呢?早就被撤職或進監獄了。唯一能解釋得通的就是,魯達的確是打心眼裡喜歡金翠蓮!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才能捨棄一切,做出日後自己也悔之不及的事來。
其實,魯達雖然久居官場,社會經驗還是很淺的,起碼是看女人的經驗,是膚淺,看不透,也看不懂。金翠蓮不是乖乖女,不是良家碧玉,實際上她就是一個靠姿色吃飯的人,不是居家過日子的普通農村婦女。這種人的眼裡,就一個字:錢!只要有錢,別的都不是事。鄭屠是豬肉大王,有名的大屠宰戶,擱現在就是一個個體工商戶,規模還不小,也算是肉食品加工廠,也可以稱之為有限公司。錢,對於鄭屠來說不成問題,所以金翠蓮從了鄭屠,做了小,父女倆的生活有了著落。本來日子就這樣過下去,也許會平靜地天荒地老,無奈鄭屠的大老婆兇悍,容不下丈夫納妾,而鄭屠又是個妻管嚴,所以翠蓮的命運註定坎坷,她被掃地出門,並且反過來倒欠了鄭家一大筆錢,無奈只能每日沿街賣唱,賺點小錢過活,但少得可憐的收入,也會被鄭屠拿走。
時值深秋,天氣漸寒,秋雨連綿,梧桐葉落,客棧酒樓客人稀少,聽曲的客人更寥寥無幾。翠蓮父女倆賺不到什麼錢,住店的房錢也沒著落,而客店掌櫃又要趕他們出去,觸景生情之下,翠蓮乃痛哭不止,由此引來在此家酒店喝酒的魯達、史進和李忠的注意,接下來發生的事,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魯達被送到五臺山文殊院,被長老智真收留,智真為其削髮為僧,賜名智深,於是魯達這個人沒有了,魯提轄的頭銜更是消失了,都成了殺人犯了,官職早就被撤銷了。而五臺山文殊寺,多了一個和尚。
原著中,只是說智真是大宋朝一個在世活佛,能知曉未來,洞察過去。他在幾年前就知道魯達與佛門有緣,是佛門中人,但塵緣未了,要還殺生之債,所以要他在凡塵中走一遭,償還孽緣。
但電視劇中,智真在送別魯智深時,顯露不凡身手,將一根62斤的水磨禪杖舞得密不透風,把個魯智深看得目瞪口呆。智真根據智深的特點,特意為他打造了這把禪杖,並教授他一套杖法。僅憑這點,魯智深就鮮遇敵手,後高居梁山十大步兵統領第一名,壓過武松一頭。三山聚義時,魯智深也是坐頭把交椅,武松坐第二把交椅,楊志坐第三把交椅。由此可見,魯智深著實不簡單,武力值是大於武松和楊志的。否則以武松的個性,肯定是不服的。
智真不僅武功高深莫測,還能卜算前世今生,看透幾十年之後之事。他送別智深時,所送的十六字偈語: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後都一一應驗,不僅如此,智真還送給魯智深僧衣僧鞋,十兩紋銀,一封介紹信和一本武功秘籍,就是那本禪法圖示。然後,魯智深就去了東京大相國寺,管理菜園,後來才倒拔垂楊柳,認識林沖。
七年後,魯智深早已投靠梁山。在招安成功,攻打遼國之前,魯智深和宋江再次去拜訪智真長老。智真一見魯智深,就說:“徒弟這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啊!”把魯智深驚得張大了嘴巴,半晌不知言語。宋江向智真長老請教,長老被央求不過,送他四句偈語,也是一首五言絕句:當風雁影翩,東闕不團圓。只言功勞足,雙林福壽全。宋江不解,請問詳細,智真回答道:“天機不可洩露,宜自參悟,不便多言。”可惜的是,宋江即便是參悟了,也難以回頭,他就是個官迷,滿腦子的忠君報國、當官發財,光宗耀祖,又豈能聽得進去勸呢!
這次,智真長老依舊是送給魯智深十六字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徵完方臘後,智深參透了這四句偈語,沒有隨宋江返回朝廷領賞,而是在杭州六合寺留下來,沐浴更衣,坦然坐化,無疾而終,也算是功德圓滿,善始善終了。後來武松也故於杭州,林沖也故於杭州。武松之墓位於杭州西湖西冷橋畔,與錢塘名妓蘇小小為鄰。
逢夏而擒中的夏,指夏侯成,可惜的是,智深沒有擒,而是直接殺了,所以折壽。遇臘而執裡的臘,是指方臘,浙江農民起義領袖,兵敗後被魯智深所擒獲。這點有爭議,書中是這樣寫的,但電視劇裡是武松單臂擒獲的,而真實的歷史中是被童貫帶兵剿滅的,沒梁山啥事。這是《大宋宣和遺事》中明確記載的。而後邊兩句“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聽到了錢塘江大潮,自然是要圓寂了。
智真長老絕對是個有故事的人,他臨別時對魯智深所講的話,是話中有話,別有深意。實際上,智真就是在表明,我就是周侗!而且他對魯智深說,他還有三個徒弟,分別是盧俊義、史文恭和林沖,另外還有一個掛名弟子,就是武松。當然,周侗晚年還收了一個關門弟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飛。
有關周侗,綽號“陝西大俠鐵臂膀”,北宋末年的武術大師,箭術高超,是三國時姜維的後代。周侗是一代大俠,不但武功卓絕,兵法超群,還堅決主張抗遼抗金,反對投降。他曾在東京汴梁御拳館做拳師,是“天字館”一號教頭,比林沖的所謂80萬禁軍教頭大得多了。他的傳奇故事太多太多,三言兩語說不清。岳飛的本事都是跟周侗所學,翻子拳也是周侗所創,瀝泉槍也是周侗所贈,岳飛能出人頭地,武力值超群,都是跟周侗所學。武松只跟周侗學了三個月不到,就練就了一身本領,其拿手絕學鴛鴦腿和玉環步,都是周侗所教。
周侗只是若無其事地教了魯智深一套杖法,就讓魯智深在步下幾乎天下無敵了,可見周侗的確是位高人。《水滸》中,也只有智真長老和羅真人是兩位頂尖高手,這一僧一道,不但武功高,而且能知曉前世今生,洞察未來,看破紅塵,算是個明白人。
魯智深離開五臺山時,智真長老對他說:“智深吶,我有三個徒弟,一個叫玉麒麟盧俊義,家在河北大名府,廣有田產,是個員外;一個在東京,叫‘豹子頭’林沖,是個80萬禁軍教頭;還有一個叫史文恭,在山東曾頭市當頭領,他的馬上本領無人能敵呀!我教你的這套杖法,能讓你在步下本領裡,數個第一啊!”魯智深喜不自勝,大喊多謝師傅,智真長老又說:“以後,不要讓人知道我。”智深不明白,只得說:“智深謹記。”智真長老嘆了一口氣,默默無語,過了片刻,又道:“我出家之前,姓周,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也和你一樣的脾氣。”
由此可見,智真長老確定就是周侗。只是他為何出家、削髮為僧,就不得而知了。周侗也是愛國義士,他的師傅是少林弟子譚正芳。周侗在政治上不得意,就醉心於武學,確立官方正規武術套路若干,如戳腳、翻子拳、棍法、五步十三槍等,岳飛的文韜武略都是周侗所教。周侗的所有徒弟中,數岳飛的成就最大,抗金民族英雄,起點高,格局大,遠不是林沖、武松、盧俊義和魯智深等俗人所能比擬的。單就武功而言,岳飛也能秒殺其他幾人,蓋因他是周侗關門弟子,學得恩師一身真本領,由於是最後一名徒弟,所以周侗盡畢生之所學,傾囊相授於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