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緣杯”青少年書法比賽展覽現場 本報記者 劉平安攝/光明圖片
【熱點觀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書法藝術作為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時代審美的承續標記,既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活方式的傳承,也是民族精神的顯現。
植根傳統承續文脈,以文化人
近年來,書法的發展和普及效果顯而易見。書法不僅活躍於藝術市場、書房、展覽館、文人墨客的交際中,還頻繁而廣泛地出現在廣場、公園甚至街道、塗鴉牆上。隨著《關於中小學生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等相關檔案的出臺,尤其是教育部中國書法教育指導委員會的成立,書法逐漸在中小學生的課堂上、興趣班裡穩佔一席之地,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豐富拓展了校園文化。
然而,在全民書法熱的同時,一些問題和現象也不容忽視。如片面強調形式“美”、盲目追求視覺衝擊導致的套路化、獵奇、技術崇拜、重形式輕文化內涵的現象;在“新解構主義”等外衣下,打破傳統經典的審美參照,追求狂怪離奇甚至荒誕惡搞、任意塗鴉的“醜書”“怪書”亂象;市面上還出現了否定漢字情緒內蘊的“零字義”探索,將形神相諧的書法美分離開來,為狂而狂,為野而野,或者為古而古,書法淪為文化虛無的拼字遊戲;更有甚者,企圖跳過書法練習過程,放棄維繫書法美的必要字型、用筆和章法,貶低碑帖學研究及經典臨讀,把書法變為無根之木。此外,在一些非專業書法比賽、非正規書法展覽的誤導和培訓機構急功近利的培訓影響下,一些弊病甚至影響到青少年一代,貽害深遠。
面對書法領域存在的種種問題,社會各界的批評之聲不絕於耳,對書法的行業標準問題也有過頻繁的討論。在對“醜書”“俗書”“江湖字型檔”“惡俗字型”等亂象持續批判的同時,書法界、相關科技公司、文化單位等也在為書法藝術的正本清源、提高書法美育水平不斷髮力。
具體來說,“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作為創作標準和評審原則,在中國書法蘭亭獎、全國書法篆刻展覽、“中國書法·年展”等展示當代書壇創作和學術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以及面向社會大眾、中小學生的各類展覽、比賽中,已成共識。其中,首要標準即是“植根傳統”。傳統是根,書法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傳承書法經典,承續中華文脈的基礎上。
在書法發展日趨成熟、歷代名家諸體兼備的背景下,一些人力求突圍,再創新高的努力無可厚非。但是創新不等於惡搞,突圍不等於割裂,守正方能創新。正如戲曲講究程式,書法也有圍繞六法逐步形成的程式規範和秩序美,正體書法的雅正風範和正大氣象,既是時代審美的永恆追尋,更是書法發展和創新的根基。近年來,在中國書協等相關部門、相關機構等引導下,一些歪風、怪風有所收斂,書法經典的傳承得到重視。比如近兩三年引發廣泛關注的“字美中華——中華精品字型檔工程公益應用計劃”,透過精選100位中國曆代書法名家作品,開發成電腦字型檔,推動書法經典融入大眾生活,有效推動書法經典的傳承,發揮以文化人的作用。還有“墨緣杯”等青少年書法比賽,倡導“傳承書法經典,拒絕醜書怪書”,從娃娃抓起,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書法的文化價值,讀懂書法背後的中華文明積澱。
立足實踐記錄時代,書寫新篇
2021年舉辦的一些面向中小學生的書法比賽中,有一個主題顯得很受歡迎,那就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很多參賽小選手以墨寫心,用書法的形式謳歌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的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書法當如是。中小學生有如此自覺乃文藝幸事、教育幸事。這也是書法界風氣扭轉向好的表現。
書法作為養心、陶冶情操的藝術,寄情於書、表情達意的藝術,在新時代應該扮演何種角色,有何堅守,如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時代服務。“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16字方針既是要求也是方向。當代書法家除了要紮根於中華文化的傳統土壤,堅定文化自信,擔負傳承使命,還應當在繼承中開掘、提煉和豐富傳統,沉潛書藝,廣取博學,溯本求源,精研法度。牢牢把握書法工作的時代性、學術性和引領性,為時代而書、為人民而寫,推動當代藝術探索和文化創造融入時代洪流,以偉大的中華美學精神展示時代風采,開創多姿多彩的當代書法藝術新局面。
對於中國的文藝工作者來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豐富複雜的社會現實既是考驗,亦是機會,它為文藝工作者創作出具有歷史穿透力、領時代之風氣的作品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還有新中國70華誕,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等,書法家大有可為且不曾缺席。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國家圖書館隆重推出了“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書法大展”。其中,“崇高信仰”篇展覽的主要是由各地書法家歷時半載,深入挖掘當地黨史文獻,尋訪英雄事蹟,追慕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切身體驗後創作的書法作品。這些書法作品立體呈現了地方革命史中的英烈故事,將之納入全國視野,再現動人心魄的生動畫面,書寫中華兒女為崇高理想英勇奮鬥的悲壯史詩。當代書法家立足實踐,用書法精品記錄時代、謳歌時代,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陶鑄時代審美,表達對先烈的緬懷,呈現出一幅展現共產黨人崇高信仰的、由書法作品組成的歷史畫卷。
新時期,書法人如何避免書法作品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如何杜絕拋棄傳統、遠離大眾、胡塗亂抹的情況?這就要求當代書法家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高尚職業道德,堅持正確價值追求,堅持社會效益第一。書法創作要寄情於當下社會,融入新時代發展的大潮中,深切體察、感悟時代脈搏的律動,立時代潮頭,用凌雲健筆禮讚時代,在盛世中國與民族復興的大潮中,陶鑄書法氣象,並承擔起感化與激發人民群眾精神意志的作用。德藝雙馨是國家和社會對文藝工作者的基本期待。當代書法家要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努力創作出有道德、有筋骨、有溫度,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對社會有用、經得起人民和歷史檢驗的高質量、高品位書法精品,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劉燕,系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副研究員;楊磊,系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