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專利佈局是指對未來 3 - 5 年甚至更遠時間內才可能實施的技術提前規劃並加以專利保護的專利佈局策略。為什麼佈局實施條件暫不具備的專利?一般有兩種觀點:
(1)消極的看法認為是對企業人員,資源的浪費
(2)積極的看法認為是為了搶佔先機以獲取更多基礎專利,更容易得到高質量的基礎專利,為後續的標準制定贏得話語權。
我贊同第二種觀點,在無線通訊行業,標準必要專利都是透過前瞻專利佈局方式獲得。從 3gpp 通訊標準實施以來,一直遵循先制定標準,再按標準開發產品的方式。這就解釋了高通公司在 2G、3G、4G通訊中賺取了大量的專利費,以至於超過它產品營收,也使其成為行業的標準制定者,通訊裝置公司都必須繳納價值不菲的專利費用。
華為 Polar 碼 和 高通 LDPC 碼標準之爭
2016 年 11 月 17 日, 3GPP RAN1 87 次會議的 5G 短碼方案投票中,華為公司的 Polar 碼 方案 成為 5G 控制通道 eMBB 場景編碼方案。華為的勝出並非偶然,華為 2012 年開始佈局 5G Polar 專利,在 2014 年申請量達到頂峰,多達 140 件,專利佈局基本完成。競爭對手高通公司 LDPC 碼專利,在 2015 之後才逐漸有相關佈局。華為領先高通 4 年,這也是華為勝出的重要原因。
此次專利標準之爭勝利,導致華為公司一直被漂亮國打壓,導致無芯可用。科技才能強國,不要為了當前的資本掠奪,忽略對未來專利的佈局,在不久的未來不再被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