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以瘦為美似乎是當代社會的主流審美,各種各樣的減肥方法、減肥產品層出不窮,不論是女明星還是女模特,都將保持纖細的身材視作頭等大事,甚至還有人認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體重,就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一些媒體也很熱衷於報道女明星在產子後短時間內就恢復身材的新聞,無形中更加重了女性的身材焦慮。追溯到古代,女性也都是以瘦為美嗎?其實,在漢唐以前,人們並不認為美女就要瘦,在有些時期也很喜愛豐腴的女性形象。
一、漢代美女很瘦嗎?
蘇軾在《孫莘老求墨妙亭詩》中寫道:“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成語“燕瘦環肥”就由此而來。飛燕是漢代人,再加上漢代畫像磚石以及陶俑中有不少纖細瘦長的女子造型,人們便普遍認為漢代以女子“瘦嬌小”為美,這其實是一種偏見。
趙飛燕是漢成帝劉驁的皇后,擅長歌舞。她本是陽阿公主的一名婢女,後因成帝微服出行至陽阿公主家而被寵幸,“過陽阿主,作樂,上見飛燕而說之,召入宮,大幸”。後來,許皇后被廢,飛燕便被立為後。關於趙飛燕,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點就是瘦,這當中有其合理性,畢竟學歌舞的女子本身體態就會較其他女子為瘦。而且飛燕之名本身也是指體輕。如《趙飛燕外傳》雲:“長而纖便輕細,舉止翩然,人謂之飛燕。”
趙飛燕是漢代美女,而且體輕纖瘦,那這是漢代美女的基本要求嗎?漢代美女就一定要瘦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在漢代畫像及陶俑中,除了舞女身材苗條纖細外,其他身份的女性反而都比較健碩豐腴。比如南陽漢畫館中的擁彗侍女體態就很豐腴。漢代崇拜女神西王母,而西王母在畫像中的形態幾乎都是雍容富態。河南新密打虎亭二號漢墓主人是弘農郡太守張德夫人,當中有大量壁畫,其中一幅是郡守夫人宴客圖,當中的女眷體態也大多比較豐滿。在漢代文學作品中,也強調美女要“豐肉微骨”。比如司馬相如《美人賦》雲:“皓體呈露,弱骨豐肌。”王粲筆下的美女亦是“豐膚曼肌,弱骨纖形”“膚柔曼以豐盈”。揚雄《方言》雲:“凡物之大貌曰豐。”東漢時,皇帝選後妃,明確以“長、壯、妖、潔有法相者”為標準。東漢明帝馬皇后“身長七尺二寸,方口美髮”,和帝鄧皇后“長七尺二寸,姿顏姝麗”,靈帝何皇后“長七尺一寸”。漢代一寸約23釐米,這三位皇后身高差不多是1.65—1.71米,即便在今天都不算矮。總的來說,漢代並不以女性弱柳扶風、身材嬌小為美。
二、唐代以胖為美嗎?
在魏晉時期,體態審美的確發生了一些變化,尤其是南朝貴族追求弱柳扶風的病態之美。比如晉代大富豪石崇將沉香碾成粉撒在床上,讓家中姬妾在其上行走。若床上沒有痕跡則賜珍珠,若有痕跡則令其減肥,故時人相戲曰:“爾非細骨輕軀,那得百琲真珠。”
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男性也是以瘦為美。王戎是“竹林七賢”之一,其子王綏少有美名,“有大成之風”,但是體胖,後因減肥而死,“戎令食糠,而肥愈甚。年十九卒”。也是在晉代,首次出現了趙飛燕能作掌上舞的傳說。歷史上的確有掌上舞之事,但主角並不是飛燕。如《南史·羊侃傳》雲:“儛人張淨琬, 腰圍一尺六寸,時人鹹推能掌上儛。”從魏晉陶俑、石窟造像來看,魏晉的確推崇女性清瘦修長。
受蘇軾“燕瘦環肥”的影響,人們都比較相信唐代以胖為美,這其實並不準確。從文獻記載來看,初唐仍延續了魏晉女性苗條頎長的審美意識。如李百藥雲:“千金笑裡面,一搦掌中腰。”初唐宮廷畫師閻立本《步輦圖》中的九個侍女皆是身材清瘦。藥王孫思邈是初唐人,其在《千金要方》中記載了一個減肥秘方:“採三株桃花,陰乾末之,空心飲服方寸匕,日三,並細腰身。”即便是到了玄宗時期,也延續了這一審美。他曾下令選“細、長、潔、白”之女賜太子。寧王李憲是唐玄宗的大哥,他曾奪賣餅人之妻,而所奪女子也是長相纖白明晰。中唐時期的白居易有兩個小妾樊素和小蠻,均是身材纖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晚唐杜牧《大雨行》一詩云:“奔觥槌鼓助聲勢,眼底不顧纖腰娘。”貫休《白雪歌》也有“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之句,也從側面反映了唐代的審美。
閻立本《步輦圖》
現如今人們很容易相信唐代以胖為美,與唐代仕女畫、陶俑中的女性多是體態豐腴有很大關係。比如《虢國夫人遊春圖》中的貴夫人與侍女大都腴麗滿秀;《搗練圖》中勞作的女性基本也是肥腰體壯;《簪花仕女圖》中的侍女們也是豐腴富態。再就是,人們總是認為楊貴妃是體態豐茂的胖美人。其實,在唐代史書或詩文作品中,均是強調其美貌或聰慧。如《舊唐書·后妃傳》說其“資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新唐書·后妃傳》說她“資質天挺,宜充掖廷”。 白居易《長恨歌》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與白居易同時代的陳鴻則說楊貴妃是“鬢髮膩理,纖稱中度,舉止閒冶”。
李白見過楊貴妃本人,他在《清平調三首》第二首中將楊貴妃比作飛燕,“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飛燕善舞,又兼體態苗條,假若楊貴妃真的很胖,那李白的比喻就顯得很唐突,甚至有暗諷之意,楊貴妃恐怕也不會有多喜愛這三首詩。事實上,楊貴妃對李白的《清平調》非常喜愛,整日吟誦,後因高力士從中作梗才作罷。最早寫楊貴妃胖的文獻記載可能是五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其稱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還愛出汗, “使恃兒交扇鼓風, 猶不解其熱”。但這本書是小說家言,並不足為信。
唐代的確有過流行豐腴之美的時期。在唐代紀年墓中所見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為5類:(1)呆板清瘦型;(2)勻稱修長型;(3)珠圓玉潤型;(4)厚實臃腫型;(5)纖弱病態型。第3種和第4種就是現如今常說的唐代“胖美人”,前者多見於武后至開元時期,後者多見於安史之亂至代宗時期。武后至安史之亂前,大唐正處於盛世,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生活富足,社會風氣開放,女性形象開始發生變化,呈現出一種雍容大氣卻不失矯健靈活的美感。如《舊唐書·外戚傳》記載太平公主“豐碩,方額廣頤,多權略,則天以為類己”。武則天主政前後,女性社會地位有所提高,豐腴之美開始流行。當時的宮廷畫《綵衣昇平圖》中也有了豐腴的宮女、侍女形象。一些王公大臣的陵墓內也有一些健碩的女性陶俑、壁畫。
安史之亂至代宗時期,唐朝由盛轉衰,但女性以豐腴為美的審美觀沒有立刻消失,還延續了一段時間,甚至更加厚重圓潤甚至臃腫。代宗之後,唐代再無能主,國勢更加衰落,女性審美重又迴歸到了清瘦纖細之態。
總的來說,唐朝並非一直是“以胖為美”,只是在武后主政到安史之亂前比較流行,而且這種“胖”並非臃腫,而是豐腴豐碩的康健之美。在其他時期,唐朝女子也比較喜歡保持纖瘦。楊貴妃雖然身處盛唐,但她並非人們以為的胖子,而是“纖稱中度”,胖瘦得宜。“白胖妖”並非一直都是唐代的主流審美,更不能因此而簡單地認定唐代是“以胖為美”。
三、宋代為何以瘦為美?
不論是漢代的“瘦嬌小”還是唐代的“白胖妖”女性身材審美,都不符合漢唐實際,而且都是宋人的“創作”。宋代同漢代一樣都崇尚儒學,而且自認為是儒學正統,宋代士人喜歡“人比黃花瘦”的女子,便認為漢代也是如此。唐代文化非常開放,對外來事物接受度很高,這與開國幾位皇帝有北方少數民族血統、有“夷狄”身份不無關係。而宋代一直身處北方“夷狄”的威脅之下,又無力消除這種威脅,對“夷狄”文化非常排斥,而宋代人又認為“唐源流出於夷狄”,因而也就缺少了唐代的包容與開放,而“白胖妖”的女性審美又帶有“夷狄”色彩,宋代更不會接受了。
在宋代仕女畫中,女子基本都是清瘦文弱,身材嬌小。李公麟有“宋畫第一”的美譽,其筆下的仕女皆不設色,身材清瘦,面目嬌柔。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一幅宋畫《歌樂圖》,畫中的女子皆是身體修長,體態清瘦。
另外,宋代纏足已經比較多見,而女性纏足必然會影響到身體發育,女性體態自然而言也不會多麼豐腴,甚至到了弱不禁風、難以站立的程度。如蘇東坡詩:“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辛棄疾詩:“淡黃弓樣鞋兒小,腰肢只怕風吹倒。”宋代女性流行戴“花冠”,這種飾品製作精細,走路時花枝亂顫。此外她們還喜歡穿窄袖衣和褶裙,也都突出了女性的瘦弱和文靜。
在宋代,“瘦嬌小”是美女的標配。通檢《古代詩詞資料庫》,含有“瘦”“嬌”“小”的詩句,均以宋代為最,可見宋代之“瘦”“嬌”“小”曠絕古今。宋代的“瘦”是對美的陳述,而在唐代,“瘦”是對“慘”的描述。如杜甫《北征》:“瘦妻面復光,痴女頭自櫛。” 白居易《自詠》:“臥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宋代人偏愛“嬌”,甚至動物也被賦予了女性的嬌弱。如辛棄疾《滿江紅·點火櫻桃》有“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之句。“嬌小”二字常連用,用來形容美女。如范成大《虞美人·誰將擊碎珊瑚玉》有“恰如嬌小萬瓊妃”句;陳師道《木蘭花減字》有“盡日纖柔屬阿誰,嬌嬌小小”句。
文史君說
漢代在審美方面推崇“碩”“頎”, 女性以“體長”“豐肉微骨”為美。趙飛燕之瘦是漢代比較特殊的例子,並不代表漢代以瘦為美。而唐代並不都是以胖為美,考古資料中的豐腴女性形象只在盛唐流行過一段時間,其他時期,唐代女性還是以不胖為美的。宋代山河破碎,對外關係軟弱,缺乏氣度和信心。宋代士大夫為了獲取優越感,他們想到的變法就是縮小女性,放大自己,將女性打造成一件可供自己玩賞的藝術品,嬌媚無力、小鳥依人,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宋代人喜愛女性“瘦嬌小”,又討厭唐代之“夷狄”身份,便強行認定漢代也是以“瘦嬌小”為美,這是一種很不健康的心態。宋代女性體態“瘦嬌小”是宋代文人刻意引導的結果,從女性體態審美而言,宋代文化反而並不值得推崇,所謂精緻纖弱不過是缺少自信罷了。
參考文獻
魏子元、王喬玉:《唐代“以胖為美”之審美觀的考古學觀察——以唐代紀年墓所見女性形象為中心》,《文博》2020年第1期。
孫曉:《從“瘦嬌小”到“白胖妖”》,《形象史學》2021年第2輯。
(作者:浩然文史·微雨燕)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