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面板腫物,有些人想當然地跟惡性腫瘤掛鉤,就會緊張,其實絕大部分人的面板上或多或少都會長一些腫物,比如人們比較熟悉的“痦子”、“胎記”、“粉瘤”等,也有一些是大家比較陌生的神經纖維瘤、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等,這些都屬於體表腫物的範疇。有些人不在意,常常忽視這些體表腫物的存在,還有些人會對面板腫物過度擔心,其實這兩種心態都是不正確的。
臨床上,體表腫物是指源於面板、面板附件、皮下組織等淺表皮膚軟組織的腫瘤或其他病變,是非常容易被患者自行發現的,有良、惡性之分,以良性多見。良性腫物對健康影響不大,或者僅對外貌有一定影響,也有一些面板腫物可能屬於惡性病變,或者存在惡變的風險。
體表上長的腫物究竟是良性還是惡性?
對於一些位置表淺的體表腫物,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生可透過視診及觸診(質地、大小、邊界、活動度、有無壓痛等)給出初步臨床診斷,必要時結合B超、CT、核磁共振等進一步檢查。但是,有些腫物經過此類檢查仍難以確診,需要結合病理檢查,有時甚至需要多種更專業的病理分析手段及聯合多學科醫生會診,才能最終確診。
雖然體表腫物的臨床診斷很複雜,但大家還是可以透過體表腫物的一些特殊表現及時發現問題,當體表腫物出現以下變化時,應引起重視:
● 原本就有的腫物突然開始變化,如大小、顏色、高度等;
● 腫物突然出現破潰、出血或者潰瘍創面遷延不愈;
● 腫物周圍面板出現瘙癢、刺痛;
● 腫物邊界模糊、參差不齊、向外浸潤;
● 腫物四周出現許多新的類似病灶(專業稱為“衛星灶”),這往往是癌細胞分裂、擴充套件開的一個表現,是惡變的一個重要標誌。
以上“突變”情況,可能預示著惡變風險,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看醫生,這時候醫生會根據您的情況做出初步診斷建議是否手術,術後切下來的東西會做病理檢查以得到明確診斷。
那良性的是不是就不用管?惡性的就得趕緊手術呢?
一起來看一下:體表腫物該不該手術?
這個需要經專業醫生全面評估後,符合手術指徵的腫物,才會考慮手術切除。臨床上,大多數體表腫物都是良性病變,可以密切觀察,不用著急手術切除。
但體表腫物有以下情況時,需要手術切除:
● 如果良性腫物對身體健康或功能產生不良影響,或者導致身體不適甚至痛苦者,需要手術切除,如皮脂腺囊腫、較大的脂肪瘤等;
● 一些良性腫物,雖然對健康影響不大,但長在面部等暴露部位,對外觀產生明顯不良影響,為了美觀可以進行切除;
● 某些體表腫物存在惡性可能,需要手術切除明確性質,決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案;
● 已經病理證實的惡性腫物,需要手術擴大切除,儘量根治,必要時還需要進行皮瓣轉移或皮片移植等整形外科技術進行修復繼發缺損。
當然,這些都需要到正規專業醫療機構,經專業醫師診療後再行確定。如果患者在關注疾病治療效果的同時,更加在意手術對容貌的影響,請到整形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