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中,有兩千多年都處於封建時期,後人一直在追溯古代文化的道路上,探究古人的過去從生活到文化都是我們後人研究的方向。
而文物就是專家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一個文物不光是珍貴絕無僅有的,它的價值不必估量,真正珍貴的是它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風貌,讓人一覽光彩。
經過時代不斷的更替,現代人對古代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人們不光研究古代,甚至連古代人吃什麼都成了好奇問題。
現代人大多都是透過古籍記載中瞭解到,古人的墓葬和食物,其中在一個古墓中就有重大發現,裡面有一桌子食物,像長沙馬王堆的漢墓,裡面曾出土過一碗蓮藕湯,可惜的是這碗湯歷經千年,遇到空氣便瞬間氧化,最後也只能從攝影師的照片中欣賞它。
還有河北的一個遼墓,裡面出土了一桌子的飯菜,讓後人非常直觀地瞭解到,原來古人過去都吃這些東西。
這個驚豔專家的古墓出土於河北張家口的宣化區下八里村,這裡總共發現了十座遼代的古墓,而墓主人是張氏家族。
一家人均是漢人,他們與契丹關係密切,專家從張世卿壁畫中看出這一觀點,畫中人的服飾是漢人同時還有契丹人,兩種不同文化風格習俗的融合展現在這幅壁畫當中。
張世卿墓主人與其他墓下葬的方式不太一樣,按照印度的古葬來講,一般都是火葬,火化後將骨灰裝入木偶裡,再把木偶放入木盒子裡,最後埋進墓室。
這些墓中最先出土的就是張世卿墓,當年正式發掘開始專家清理後發現,這是一個古墓群,後來又出土了張世本、張恭誘、張匡正、韓師訓、張文藻等九座遼代古墓。
按照這些古墓出土的文物來看,映射出當時百姓的生活場景,裡面有色彩鮮豔的壁畫,他們風格迥異,甚至有幾個畫風接近北宋時期。
張文藻墓中最讓人驚豔的文物你肯定都想不到,是一大桌子飯菜,在歷史上能出土這類文物的墓少之又少,而且你沒有理解成就是古人吃剩的飯菜。
在古墓中能出現飯菜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確實映入眼簾的是一大桌子飯菜,桌子上還有剩餘的板栗,大多數食物早已發黑變質,桌子上黑乎乎的一片。
專家看到了板栗殼數下來一共有八個,除了年代久遠以外,這些食物和現代人吃的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古墓出土吃剩的飯菜太不現實,可專家證實後發現,這確實是遼代的產物,最重要的事裡面竟然還有葡萄。
透過壁畫和這些實物來看,專家檢查發現這些東西具有悠久的歷史,更證實了中國從很久以前就有葡萄和葡萄酒這些東西了。
張文藻的墓中為何會出現這些東西,顯然是他本人喜歡的原因,而壁畫更還原了事實真相,從壁畫的場景來看,不難看出古代人生活的習慣,還能看出,古人是真會享受。
張文藻墓中不光出土了這一桌子驚世駭俗的飯菜,值得關注的是這幅童嬉圖,作者至今不詳,畫幅足足有170釐米長,橫是145釐米。
畫中出現了四個人,四人中間有座茶碾,整幅畫中還有一位穿著契丹衣服的小男孩,他肩上還站著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的手裡有個裝著桃子的籃子,邊上小男孩的衣物裡也全是桃子。
在兩小孩邊上還站著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看這個情形還像是在斥責倆小孩為何不去不碾茶。
好似一幅遼代晚期的烹茶方式畫作,那碾茶用具畫的也是栩栩如生。
宣告: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