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品級與現代官員級別對照表:
過去,官員的級別是九品十八級。即一品裡有正副兩級;級與級之間差半級,品與品之間差一級。現將其列示如下:
正一品:
過去:丞相;現在:總理(包括政治局常委);軍隊:無。
從一品:
過去:內閣的閣僚;現在:副總理(包括政治局委員);軍隊:中央軍委副主席。
正二品:
過去:各部尚書;現在:政治局候補委員以及國務委員;軍隊:中央軍委委員。
從二品:總督和各部侍郎(資歷較深)及各地巡撫(資歷較深);現在:各部部長及各省省長;軍隊:各部部長。
正三品:
過去:各部侍郎和各地巡撫(資歷較淺);現在:各地及各部的副職;軍隊:各部副職和大軍區正職和資歷較深的副職以及各大軍區兵種正職。
從三品:
過去:各地諸如學政之類以及各部的郎中(資歷較深);現在:各部及各省副職(資歷較淺);軍隊:各大軍區副職(資歷較淺)以及資歷較深的集團軍正職。
正四品
過去:知府。;現在:廳長以及地級市的正職 ;軍隊:各省軍區司令。
現代官員等級劃分:
超品:政治局常委、主席、總理、委員長、軍委主席、政協主席、副主席(應該相當於古代王候)
正一品:政治局委員、副總理、書記處書記、副委員長、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最高法院院長、檢察長
從一品: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的部長、省委書記
正二品:省長、國務院部長、人大主任(非書記兼任)
從二品:政協主席、 省委副書記、
正三品:省委常委、中共中央副部長
從三品:副省長、國務院的副部長、副主任、副主席
正四品:市委書記、省委的部長
從四品:市長、人大主任、廳長
正五品:市政協主席、市委副書記、
從五品:市委常委、省委的副部長
正六品:副市長、副主任、副廳長、副主席
從六品:縣委書記、市委的部長
正七品:縣長、局長、
從七品:人大主任、政協主席、副書記、
正八品:縣委常委、市委的副部長
從八品:副縣長、副主任、副局長、副主席
正九品:鄉黨委書記、局長、鄉長
從九品:副書記、副局長、人大主席、副鄉長
未入流:鄉鎮的一些機構、村、居委會等
中國古代與現代官職對照表
由於過去只有六部,所以其職能往往等於現今多個部門職能的綜合。
1、其長官尚書相當於部長,副長官侍郎相當於副部長;各司主管稱郎中,相當於司局長,副主管稱員外郎,相當於副司局級;至於主事權力、地位上比處長要高一些。
吏部:相當於組織部 人事部。
兵部:相當於國防部、、公安部、交通部(驛傳)、軍委等部門。
刑部、大理寺:相當於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司法部等部門。
禮部:相當於教育部、文化部、宣傳部等部門。
戶部:相當於財政部、民政部、商務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審計署、中國人民銀行(造幣)、稅務總局等各部門。
工部:相當於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水利部等部門。
殿閣大學士:從人數和地位上看相當於現在的政治局常委,因為這些大學士一般都是軍機大臣或是兼任尚書、都統之類的職位,都是獨當一面的人物。一般來說,三殿三閣(保和殿、武英殿、文華殿、體仁閣、文淵閣、東閣)共六名大學士,都是當到退休(休致)才空出,由協辦大學士遞補,除非該人被革職或是死亡。協辦大學士就相當於政治局候補。
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等:就品級上來說現在似乎沒有那麼高的侍衛官;就職能來說,可以相當於中央警衛團。
都察院:相當於監察部。
理藩院:相當於外交部(清末以前的外交一般指對蒙古各部、西藏、新疆、俄羅斯、日本、朝鮮、越南等,主要還是管理蒙古)。
翰林院:相當於中央黨校 中科院、社科院。
國子監:相當於清華、北大之類的學校的綜合體兼有教育部高教司的職能。
順天府:相當於北京市。
步軍統領:相當於現在北京警備區兼公安廳的職能。
內務府:為皇室服務的機構,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國務院辦公廳之類的部門。
總督:軍事職能相當於解放初期的大區書記。
巡撫:相當於現今的省委書記、省長。
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的警備區司令員。
各省軍事:總體來說,清代的武官品級上較歷代有了較大的提高。
提督:為一省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
總兵:相當於現今的軍分割槽司令員或軍長,其統轄的鎮相當於今天的軍分割槽。
副將:相當於副軍長。
參將:相當於師長。
遊擊:相當於副師長或是旅長。
都司、守備:相當於團級。
千總:相當於營級。
把總:相當於正連級。
外委千總:相當於副連級。
外委把總:相當於正排級。
額外外委:相當於副排級。
清朝督撫同為地方大員,又稱封疆大吏。區別如下。
總督各轄區或領域(比如河道總督、東河總督、糧場總督等),兩廣、湖廣是轄區不同。
2、總督
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者為從一品,加大學士銜者為正一品。轄一至三省。清代總督例兼右都御史,加兵部尚書銜。全國共設總督八人,清末加設東三省總督,另有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世稱“制臺”、“制軍”。為正一品大員,統管一省或兩三省的軍事、行政大權。清代共設有直隸、兩江、閩浙、湖廣。陝甘、兩廣、雲貴、四川八大總督。其中直隸總督直接負責京師安全,地位比其他總督更重要;兩江總督掌江西、江蘇、安徽三省軍政大權;湖廣總督掌湖北、湖南兩省軍政大權;閩浙總督掌福建、浙江兩省軍政大權;兩廣總督掌廣東、廣西兩省軍政大權;雲貴總督掌雲南。貴州兩省軍政大權;陝甘總督掌陝西、甘肅兩省軍政大權;四川總督掌四川一省軍政大權。
3、巡撫
為從一品大員,主管一省的軍政大權,一般受總督節制。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銜。掌考察全省地方官員。本省關稅、漕政等也總歸巡撫掌管。若有用兵,則督理糧餉。每年鄉試,例由巡撫督試,武科則由巡撫主考。各省巡撫也如總督,都自有直屬軍營,名為“撫標”。巡撫又多兼提督銜,節制本省各鎮總兵。其職權稍次於總督,無總督之省,則更是獨當一面,所以巡撫與總督同是地方大員。
4、清朝官職
清朝的官制,省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稱巡撫,又叫封疆大吏。按清朝官制,每省設巡撫一人,巡撫之上設總督,總督一般轄三省或兩省,也有隻轄一省的總督,如直隸總督、四川總督,該總督也就兼管巡撫事,一般不再另設巡撫。巡撫尊稱“撫臺”。總督側重於管軍事,因此稱“制軍”,也叫“制臺”,又有“帥”的稱號。巡撫不能稱“帥”。總督所駐之處是總督衙門,又稱“督院”,或簡稱院,或院上。巡撫所駐之地稱撫院,或撫衙。
巡撫和總督地位雖高,但剛開始只是一種臨時設定的差使,從名義上講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應算布政使,全稱為“布政使司布政使”,其職責相當於如今的省長兼管民政和財務,好象古時候的一方之伯,因此稱“方伯”,他也好象天子的屏藩,因此又稱“藩臺”。當巡撫和總督成為固定職務後,布政使的地位就降低了,成為巡撫和總督的僚屬。
一省之中還有專管司法的提法使或稱按察使,全稱為“按察使司按察使”,“按察”相當於古之“陳臬”,因此按察使又叫“臬臺”。臬臺的地位僅在藩臺之下,藩臺和臬臺合稱“二司”。說某省的“三大憲”就是指的撫臺、藩臺和臬臺。
總督、巡撫的僚屬還有專管教育的提學使,又叫學政;專管鹽政的鹽運使等等。他們雖與布政使、按察使同屬“各司”,但地位卻比藩臺和臬臺要低。
司之下設“道”,如糧道、鹽茶道、兵備道、川東道等等。清朝的官員分九品,總督為一品,巡撫二品或從一品,司三品或從二品,道四品,道的地位恰是處在承上啟下的一級上。道又稱“道臺”,因相當於宋時的觀察使,所以也稱“觀察”。
綜上所述,清朝的省級官員只有三人:巡撫(總督)、布政使、按察使,這是可以稱為“三大憲”的重要官員。提學使和鹽運使等等,只能算“副省級”。一省之中有幸能夠進入省級和副省級的官員應在10名以內,最多不會超過15名。至於司以下設的道,只能相當於現在的“正廳級”,不能歸於省級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