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研究春秋戰國歷史,對春秋戰國牛人一一點評,可能這個人大家根本沒聽說過,因為歷史記載不詳,但歷史上卻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話語。春秋第一預言家,太史伯陽父。
姓名:伯陽父,又叫伯陽甫,太史伯,史伯。
屬唐朝袁天罡、明朝劉伯溫式人物,屬於前知八百年,後知五百載的預言家。
一是成功預言西周滅亡,不過作為周朝三公六卿,有點不地道;
二是與鄭伯論形勢,提議鄭國東遷,成就鄭國首霸。
生卒年:不詳,歷史無記載
職務:太史,周朝六卿之一
一、盡知天下事。
太史是周朝官職,屬卿大夫之一,朝廷重臣,春秋時太史掌管起草文書,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
作為國家史官,伯陽父熟悉西周各種典籍,而且對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以及後代各王所封諸侯國的情況都瞭然於胸。可以說是周朝歷史地理“活字典”,是盡知天下事的第一人。
二、偉大思想家
第一個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思想。
不好聽懂吧,“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就是和諧就萬物生長,一致就無法發展,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出自於此。
說透了,就是要認識到事物的多樣性,求和諧而不求一模一樣,為人處世上要會和不同的人相處,會用各種各樣的人,不要只用盲目附和的人,那些是小人。
也就是求同存異,不求一模一樣。
“和”是指一種有差別的、多樣性統一,因而有別於"同"。
比如烹調,必須使酸、甜、苦、辣、鹹調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五味俱全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餚。
比如音樂,必須將宮、商、角、徾、羽配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五音共鳴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樂;
反之,如果好鹹者一味放鹽,好酸者拼命倒醋,愛宮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後果便不難設想了。
這種理論放之四海皆準,對執政很有用。明君都用不同的人,昏君就喜歡和自己一樣的人。
三、知名預言家
周宣王時,多次打敗仗,首都鎬京(陝西西安)城內兒童傳謠:"月將升,日將沒,檿弧箕箙,實亡周國。"宣王聽到這首歌后更為心驚。據說他專門徵求太史伯陽父,來破解,
伯陽父則說,月將升,日將沒,意思是陰氣轉盛,陽氣轉衰,後世必有妖女禍亂朝廷。預言褒姒亂國
還說,“凡街市無根之語,謂之謠言。上天儆戒人君,命熒惑星化為小兒,造作謠言,使群兒習之,謂之童謠。小則寓一人之吉凶,大則系國家之興敗。熒變火星,是以色紅。”伯陽父認為王修德以攘之,自然化兇為吉,
後來歷史證明伯陽父準確地說對了。
可是周宣王適得其反,沒有按伯陽父說的去做。
四、歷史的洞見者
周幽王三年(前780年),京城附近岐山地震,三川(涇水、渭水、洛水)的水枯竭了。
太史伯陽父知道後,長篇大論說了一大通,解釋了為什麼會產生地震,還說從前伊水、洛水枯竭,夏朝滅亡,黃河枯竭,商朝滅亡。
如今周朝跟以上兩個朝代差不多,伯陽父預言:“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若國亡不過十年”。
伯陽父斷言“周室天下不出十年當亡”,當然有人說這肯定是有附會上去的,有點神乎其神,起初我也深信於此,但當我後來看到1867年,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與趙烈文聊天。趙烈文預言“而後方州(指各省)無主,人自為政(地方割據),殆不出五十年矣。”。
歷史準確地驗證了這一點,不到五十年滿清滅亡,其後中華大地軍閥割據,牛人就是牛人,他們對時局的判斷,對人性的洞察,對未來的預期,絕非我們可以預料的。
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平凡的人?這些人怎麼會嶄露頭角?越研究歷史,就會發現,他們有其過人之處,對世界和人性的洞察力、判斷力,自身的戰略眼光、意志力等等,這些人就如同錐子處於口袋中,遇合適機會,必會脫穎而出,即使歷史會附會一些,但牛人比我們牛的原因就是比我們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多。
五、鄭國東遷提出者
周幽王當政時,王朝衰敗,有識之士無不考慮退路,鄭伯即是其一。鄭伯姓姬名友,周宣王庶弟(即周幽王之叔),封於鄭(今陝西華縣東),鄭國開創者,當時任周幽王的司徒。
鄭桓公向太史伯請教,雙方有一場精彩的長篇大論,《國語》中有詳述。
“王室有這多變故,我到哪裡去逃命呢?”太史伯回答說:“只有洛河以東,黃河、濟水以南可以安居。”就是現在的河南新鄭周邊,鄭桓公問:“為什麼?”太史伯說:“那地方鄰近東虢國(今河南滎陽東北)和鄶國(今河南新密東南) ,虢、鄶二國的國君貪婪好利,百姓不親附,虢、鄶的百姓將都是您的子民。鄭桓公問,“長江流域怎麼樣?”,太史伯回答“楚國興起,對鄭國不利。”鄭桓公又問“到西方怎麼樣”,太史伯回答“那裡的人貪婪好利,難以久居”。鄭桓公又問,“周朝衰落,哪些國家將興盛?”太史伯說:"大概會是齊國、秦國、晉國、楚國。”
鄭桓公於是東遷到洛陽以東,定都於河南新鄭,鄭國由此興起。後來的歷史發展完美地驗證了伯陽父的論斷。
太史伯陽父對人文地理的熟悉,對時局的判斷,對未來的走向,充分體現了一代預言家的眼光和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