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銅錢貨幣制度自秦始皇以外圓內方的半兩錢定位以來,綿亙二千餘年,與中國的封建王朝幾乎相伴始終,其間雖迭有興衰,但銅錢貨幣制度卻是日趨完善而且穩固的,這一制度的徹底崩潰在清末的咸豐年間。
咸豐年間銅錢貨幣制度崩潰的徵兆便是鑄大小錢。
所謂大錢,是指擴大錢的體積,或者增加錢的含銅量,甚或在錢中增加貴金屬的比例,從而將錢的幣值提高,這種高幣值的錢,俗稱大錢。
漢武帝時,曾以白銀與錫的合金鑄“白金”錢,一枚橢圓形白金龜幣值銅錢三百、方形馬幣五百、圓形龍幣三千。由於白金幣與銅錢的面值比大大超過銀與銅的價值比,白金幣的發行短期內雖為朝廷帶來了豐厚的貨幣收入,卻引起了社會上的通貨膨脹,物價騰貴,白金幣不到二年便停止發行,後讓位於一錢一值的五銖銅錢貨幣制度。王莽篡漢後,一味復古,將貨幣制度變動得龐雜混亂,其中一項便是大幅度提高錢幣面值如著名的“金錯刀”幣,仿古代刀形幣,鑄文“一刀平五千”,即一枚刀形幣相當於五銖銅錢5000枚,一枚刀幣的用銅量與5000枚銅錢的用銅量自然相去甚遠,雖然“一刀”二字嵌了金絲,實際價值仍然大大低於面值。王莽改制是短命的,濫鑄大錢是重要原因之東漢光武帝劉秀復國之後,立即恢復了原五銖錢制度。
此後,南朝梁元帝承聖元年(552),為阻止劣值鐵錢流通,鑄以一當十銅錢,回收鐵錢,穩定幣制。陳文帝天嘉三年(562)鑄五銖銅錢,一枚當民間私鑄的“鵝眼錢(一種形小孔大偷工減料的私人鑄錢)”十枚,使民間私鑄錢幣無利可圖,國家貨幣制度得到了保證。這兩位君王可算是成功運用大錢的範例。
由於大錢兼有兩面性:一方面可以阻止非法定貨幣的流通,另一方面能在短期內聚斂錢財。而阻止非法定貨幣流通或聚斂錢財要冒法定貨幣制度崩潰甚至經濟全線崩潰的危險,一般王朝是很少採用的。就大一統王朝而言,唐代偶一為之,宋代雖常鑄當二、當三,直至當十大錢,但在幣材上都儘量保證相應價值。只有偏隅割據的短命小王朝,往往急功近利,不顧經濟規律,濫鑄大錢,動輒當百、當千,在不擇手段蒐括民財的過程中也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後,在貨幣制度上較為保守謹慎,雖在全國地方設局鑄錢,但均統一格式和重量,一般直徑2.3-2.7釐米,重3.5-5.5克,各局鑄錢均在錢背留有標記,以便查驗。特別在幣值上,嚴格規定錢一文,偶有含銅量高、製作精美的銅錢可以當二文使用。正因如此,清代咸豐以前的銅錢貨幣制度穩定可靠,與白銀共同形成兩大貨幣系統,一般整數用銀、零數用錢,銀錢比例也很穩定。但自咸豐三年起,開始鑄大錢,從起始的當十,到後來的當百,直至當千。咸豐大錢形體較大,一般有4釐米以上,厚度也有增加,但其用料絕對用不了十枚、百枚乃至千枚銅錢的材料。而且咸豐大錢多為銅錫鉛合金,比重輕、光澤黯、敲擊聲喑啞,特別是較後鑄的當十錢,工料俱差,外觀質量明顯劣於正常銅錢。
與大錢相對的是小錢,小錢指形體明顯小於正常錢的錢幣,透過減料的手段來擴大貨幣發行量,其追求的目的與生產的結果與大錢有異曲同工之妙。
漢高祖劉邦初統中國,因銅鐵缺乏,鼓勵民間改鑄小錢,不拘於秦半兩錢實重半兩的規定,擴大錢孔,減薄厚度,以至於錢既小而輕,民間稱為“榆莢錢”。小錢濫行,使漢初物價騰貴,以至一石萬錢,高後呂雉,文、景二帝陸續限令一錢必須重八銖、四銖、三銖不等(24銖為兩),直到武帝定為一錢五銖,錢制才趨於穩定此後,歷史上幣制混亂時,各種小錢迭出,千奇百怪。如東晉時,江南豪族沈充在浙江吳興鑄小錢,重不足一銖,“薄如榆莢,輕如柳絮”,“五銖”的“銖字”筆畫嫌多,小錢錢面容納不下,乾脆省為“五朱”。南朝宋廢帝時(465),民間仿效朝廷鑄小錢,方孔擴大,世稱“鵝眼錢”、“紙延環錢”,這種錢千文厚度不足三寸,人水能浮。隋煬帝末年,甚至剪鐵片、糊紙板以充錢,成為錢幣史上的奇談。
咸豐年間,除鑄大錢外,標準的一文錢(清代稱制錢)也不遵祖宗成法,先是減小規模,一錢直徑不足2釐米,繼而減薄厚度,將錢的外廓取消,與古代榆莢錢竟無二致。自此以後,清代多年的標準制錢制度被破壞,光緒、宣統再鑄銅錢時,一概仿照咸豐小錢,不再鑄祖宗制錢,而此時銅錢作為貨幣制度已經名存實亡,大錢小錢均已無足輕重了。
在十分注重講究祖宗成法的清代,咸豐皇帝破壞康熙帝即定為制度的銅錢之法實在是出於無奈:自道光年間列強侵侮,戰爭賠款、鴉片貿易造成大量白銀外流,還給清政府背上了鉅額的白銀外債,咸豐皇帝常慮白銀不足。本來,中國實行白銀、銅錢兩種貨幣並行制度已近兩千年,整數付銀、零數付錢已成貨幣使用的定形格局,為攫取白銀以應付外債,咸豐帝選擇了鑄大錢的方法,以當十、當百、當千的大錢取代白銀在國內的流通,以大錢回籠白銀以解政府白銀困窘之急。按清廷慣例,新帝在位都要鑄新的年只錢,咸豐帝既鑄大錢,便難以按標準發行制錢,當百、當千的大錢與制錢在實際耗銅上比例不調,如同時發行制錢,大將難以流通,於是只有改變制錢標準,在鑄大錢的同時鑄小錢。
咸豐年間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又迫使朝廷在改鑄大小錢的同時增大銅錢的發行量。與咸豐皇帝在位幾近相始終的太平天國運動,席捲江南半壁河山,清王朝財政收人的主要地區,如蘇杭、湖廣、天府盡為農民義軍佔領;太平軍北伐使大運河漕運一度中斷清王朝國庫收入銳減。同時,為鎮壓太平軍,軍費支出浩大。財政本已捉襟見肘的咸豐皇帝在抓緊對農民、商人的賦稅盤剝之外,又不斷輪番發行大小錢,以銅錢幣制的變革加緊蒐括民財。
正當咸豐朝的銅錢貨幣制度被大小錢衝擊得搖搖欲墜時,中國賴以為命脈的白銀本位制又受到外國銀幣的衝擊。中國白銀在社會上流通一直採用秤量制,使用多少均臨時秤量,很不方便;只有在大額銀用於儲藏、解繳時,才由專門的機關熔鑄為一定份量的錠子(俗稱元寶)。咸豐年間,國外商人在華貿易範圍擴大,常使用其本國銀元作為支付。當時,西方各國的銀元幣制較為統一,含銀量一般在90%左右,每個約重26克左右,約略相當中國白銀一兩。如西班牙本洋含銀93.7%(後減至90.2%),墨西哥鷹洋含銀90.18%,製作精美,使用方便,民間情願以十足白銀兌換成色、份量均不足的銀元,因而市面上銀元比白銀搶手。在這種兌換中,中國市面流通的白銀無形中又以近10%的兌率流失,有人計算,至清朝末年咸豐後的光緒年間,外國銀元在中國市面上竟佔貨幣流通量的43.33%。
面對銅錢幣制因濫發大小錢而喪失貨幣信用,白銀貨幣因外國銀元侵入而岌發可危的局勢,中國的有識之士均紛紛呼籲貨幣改革。早在道光年間,林則徐就曾提出仿鑄銀元,以抵制洋錢,但未被採納;咸豐終朝為多事之秋,正熱衷於以大小錢增加虛假收入,無暇顧及;但咸豐的大小錢使銅錢幣制的瓦解既成事實,銀元的泛濫又迫使官府也以銀洋償付外債,再行視而不見的鴕鳥政策無異於自取滅亡,於是光緒皇帝下大決心改革貨幣。
在白銀幣制方面,於光緒十三年(1887)由兩廣總督張之洞負責,在廣東首鑄龍紋銀元,世稱龍洋,每枚庫平白銀七錢二分,配銀九成;另鑄輔幣半元、五分之一元。並規定一律以龍洋取代白銀流通,成功地保護了中國的白銀貨幣,抵制了外國洋元的入侵。
在銅錢幣制上,除為了維護祖宗成法,仿咸豐小錢鑄一些錢之外,停鑄大錢改行無孔銅幣(俗稱銅板),由生銅澆鑄改為熟銅機軋,並規定規格和耗銅標準,每枚銅板當制錢十文;後又制當二十文、五文、二文的輔幣,以重量和含銅量相區別。至此,中國傳統的銅錢幣制徹底取消,白銀貨幣由秤量制改為銀元制,貴金屬貨幣體制至此也走到了盡頭,紙幣開始逐漸嶄露頭角,並取而代之了。
總之,咸豐大小錢的出現,雖緣於財政上的無奈,但也是歷史的必然;龐雜的大小錢將銅錢貨幣制度的弊端暴露無遺,從而加速了這一幣制的崩潰。光緒帝的幣制改革雖度出現迴光返照,但終究難以挽救貴金屬貨幣必將消亡的命運。而歸根結底,外債的逼迫、外國經濟的侵入和國內經濟的衰退、財政的困窘才是咸豐貨幣體系崩潰的根本原因,銅錢變銅板、散銀變龍洋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變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