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沒有人能夠想到,一座小小的崗哨,竟然能夠和全體人類的命運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在提到在冷戰中美蘇雙方有可能擦槍走火的事件時,有很多人總會第一時間想到古巴導彈危機雙方潛艇的對峙,但是其實早在古巴危機發生的前一年,在東柏林和西柏林邊界上的查理檢查站,蘇軍的坦克與美軍的坦克對峙,雙方就已經差點擦槍走火,戰爭幾乎一觸即發,當時全世界都窒息了。
查理檢查站位於柏林市中心的一個普通崗樓,到今天這裡已經是著名的旅遊景點,還有很多人會來到這裡緬懷過去,然而在幾十年以前,德國人談到這個檢查站時,總是諱莫如深,因為這個檢查站和整個德國乃至人類的命運都息息相關。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被同盟國分割槽佔領,很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佔領的德國西部地區建立了聯邦德國,也叫西德,而蘇聯所控制下的東部地區,則建立了民主德國,叫作東德。德國陷入了長期的分裂時代,而柏林作為德國的首都,更是被一分為二,成為了東柏林和西柏林。雙方人員如果要交接的話,就要通過幾個檢查站。這些檢查站的名字,其實非常的簡單,查理檢查站其實就是三號檢查站的意思,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這是東德和西德之間重要的進出口之一,不過這個檢查站和其他的檢查站相比,還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那就是這個檢查站的使用者一般是雙方的軍事人員和外交人員。這裡是唯一允許雙方武裝人員跨國的檢查站,這個檢查站實際上只是一個和景區小賣部或者報刊亭,差不多的米色木板棚。當時的德國柏林牆還沒有今天這麼高,而且絕大多數地方,實際上一抬腿就能邁過去。可是後來柏林牆的不斷加高加固,就和這座檢查站有著息息相關的關係。
1961年冬天,美國外交官艾倫萊特納帶著自己的妻子去東德看一場歌劇。這原本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雙方外交人員交流還是十分頻繁的,但是就在這名官員返回查理檢查站的時候,突然被東德一側的駐紮人員扣住。他們要求美國檢察官出示自己的證件,否則就不會放他們過去。這名美國人當時就生氣了,不願意出示。但是沒想到東德警察寸步不讓,雙方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最後萊特納決定不再理會這些東德警察,而是直接一腳油門想要強行闖關。東德警察看到美國官員想要強闖,立刻調集了軍車,將美國大使的車團團圍住,並且將其抓到警衛室關押起來。其實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是蘇聯授意的,因為在當時不管是東德還是西德,都有很多的人叛逃,與鐵絲網另一邊的親人團聚。
一開始蘇聯還是很守規矩的,會把自己找到的偷渡者都引渡回去,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卻為了噁心蘇聯而採用了另一種方式。雙方的衝突發生在1961年的9月,當時有一個叫做霍斯特的攝影師站在汽車上,給查理檢查站鐵絲網拍照。然而他突然縱身一躍,跳過了鐵絲網,逃到了西德,那一邊的美國人不但沒有攔住他,反而還將他扶起,並且送到了西德城市之中。這讓蘇聯人非常的憤怒,因此蘇聯方面一直想要找一個機會來報復一下美國。蘇聯之所以要扣押美國官員,其實只是想給美國方面一個警告,告訴美國人下次不要挑釁蘇聯的底線,同時也想看看美國人到底會對此事件做出任何反應。
但沒想到蘇聯的這一次行動卻踢到了鐵板上,當時美國駐紮在柏林的最高長官叫做盧修斯克萊,是最為典型的對蘇聯強硬派。他在聽說美國官員被蘇聯扣押之後,立刻命令一隊美國武裝士兵衝入東德的警衛室,將美國官員一家搶了出來。這一切僅僅發生在三個小時之內,同時他還告訴蘇聯,如果美國官員再進入東德,而被要求出示證件,那麼美國方面將會使用武器強行闖關。這份宣告讓蘇聯人瞠目結舌,他們沒想到美國人竟然會表現得比他們還要強硬。此時,當赫魯曉夫聽說美國的表態之後,他表示這是西方帝國主義的無恥挑釁行為,蘇聯方面也不會有任何的妥協。於是雙方在邊境線上的火藥味愈發的濃厚。
在僅僅兩天之後,緊張的局勢就再次升級。有一名美國官員想要透過查理檢查站進入東柏林,當東柏林警察要求他出示證件的時候,可他卻聲稱自己沒帶。而東德警方自然而然不會讓這名美國官員進入東德國界。克萊將軍在這時突然下令十輛m48坦克開到查理檢查站面前,武裝護送外交官過境。此時十輛坦克停在了距離檢查站不到10米的地方,而且還有幾輛坦克裝備了專門用來推倒建築物的推土鏟。此時的美國坦克裡,炮彈已經上膛,所有坦克都對準了東德一方。只要一聲令下,就會強行闖關。
赫魯曉夫在得知前線的情況之後,立刻要求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以武力作為回應。當時駐紮在東德的蘇聯最高長官是蘇聯二戰三駕馬車之一的科涅夫立即命令T55坦克叢集,開往查理檢查站。晚上6點,正在前線等待命令的美國士兵,突然聽到東德那邊傳來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只見十多輛蘇聯t55坦克已經開到了美國坦克的對面,所有的炮口都對準了美國坦克,只待一聲令下就要發射。
隨著時間逐漸過去,蘇聯人的坦克越來越多,並且開始從兩方面對美國坦克實行包抄迂迴之勢。一旦發生衝突,當時所有的美國坦克就都會變成活靶子。美國指揮官渾身直冒冷汗,現在整個部隊的指揮官只是一個叫做湯姆泰瑞的少校,他並沒有生殺予奪的大權,他趕緊要求所有的步兵火箭筒全部開啟保險,而且還要求所有人去民居里收集瓶子、汽油和酒精,開始緊急製造土製燃燒瓶。現在的事態已經發展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不止是一個關乎於雙方國家顏面的問題了,雙方都已經騎虎難下,只要誰退後一步,就會威信全失。兩個超級大國就這樣在巨大的壓力之下,選擇了繼續對峙,而每對峙一秒,危險就上升一分。
在晚上,雙方陣地上都打開了探照燈,進行互相照射,兩邊計程車兵都睜不開眼睛。而就在這時,蘇聯方面開始播放《1812序曲》,這是蘇聯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所編寫的一部樂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經常作為戰爭總動員的背景音樂。隨著激揚的樂曲響起,雙方之間的局勢更加的微妙。當時的蘇聯在地面裝備上具有相當大的優勢,蘇聯坦克足足領先美國坦克一代,而且當時的蘇聯還擁有了全世界數量最多的裝甲部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開始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白令海峽當中的美國核潛艇全部上浮,數十枚核彈頭鎖定蘇聯的各大城市,他們想用爆發核戰爭來威脅蘇聯。在這樣的壓力之下,赫魯曉夫決定進行妥協,他撥通了肯尼迪的電話。在電話當中肯尼迪先行表態,美國對於東柏林沒有任何企圖,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蘇聯坦克能夠後撤一點,美國坦克也後撤一點,這樣的話,雙方就都不會丟面子了。於是雙方的坦克幾乎在同時都向後撤退了十來米的距離。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歷史上的大危機就這樣結束了。
1989年,隨著柏林牆的拆除,查理檢查站站好了他的最後一班崗,東德,西德已經合併,已經沒有這些檢查站存在的必要了。但在檢查站的原址上,又重新建起了一座和當年一模一樣的檢查站,讓人們回憶起當年那段風雲激盪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