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接著講講內政改革的事情——公田善舉
今兒啊,咱繼續接著掰扯賈相爺這事兒,
所謂的“公田善舉”是怎麼回事兒呢,聽我來講
話說在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賈似道提出這麼一個建議,他呢提倡以強硬的手段阻止富人囤積穀物,為什麼會這樣呢,咱們讀過歷史,大家也都知道,在古代啊這些吃的喝的,大多都集中在少數富人手裡,你別看這老百姓,他種地,但是他(她)們的溫飽那是無法滿足的,大家都知道,在以前呢,他這個耕地,不像現在是分配在農民自己手裡的,基本每個人都有地,還是自個兒的,那個時候的耕地是分配給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以及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手裡,那麼農民想要種地,就得租賃這些人的土地,這一租,那成本就高多了,你說辛辛苦苦種地一年,最後絕大部分都要上交地主,上交朝廷,所交的糧食穀物,還不能是次的,還得是最好的顆粒,要不容易挨板子,嚴重的還要坐牢,你說說,這是夠霸道的,更何況那個時候的畝產量本身就很低,再加上那個時候的自然災害頻繁,租了地遇到災害,不僅沒有糧食吃,還欠地主的糧食,就這樣一輩接著一輩,就這樣等於是廉價賣給了這些個有錢、有權的人,要想想那個時候手裡有糧食,那可比你手裡有萬貫家財要重要的多,
好比這個三國時期,著名的官渡之戰,為何袁軍被曹軍打敗之後,那士兵是散落在哪裡都是啊,就像地上的螞蟻,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這些散落的殘兵能夠迅速回歸袁紹大營呢,就應該袁紹有糧食,有吃的,殘兵不回營就得餓死,說到這,大家就都明白了吧......
咱接著往下嘮
這個賈似道啊,就這麼從提出這麼一個建議,隨後又推行這個“公田法”,那麼雖然他位極人臣,但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啊,還真是不好辦的,當時的土地過度集中,基本都掌握在朝中的大臣手裡,這些人也就是當時最大的地主,當時為了解決這一現狀,國家也推行了這個“和糴”計劃,所謂的“和糴”計劃就是要求這些大官地主,把種出來的稻穀義務賣給國家,你看,我國家買你的,我也不讓你吃虧不是,你想啊,因為當時有這個政策,透過這個官位啊、貢獻啊,中央就給土地,土地就是錢,就是吃的,在那個年代,土地那就是活著的保障啊,
雖然現在國家面臨這麼嚴峻的問題,但是老話說的好,給出去的東西,在想往回要,那太難了,皇帝老兒一看沒辦法,那收不回來,就買吧,國家出錢購買吧,這後宮那麼多的老婆、小妾、兒子、孫子,還得解決百姓的問題啊,
但是不買還好,一買糟了,出事兒了,你購買得有錢吧,你國家的錢也是很不富裕啊,那怎麼辦呢,沒錢就印唄,最後印的太多了,造成了通貨膨脹了,沒辦法啊,這是賈似道就給皇帝老兒出主意了,咱們廢除吧,再這樣下去國家真要出事了,就這樣,減少減少貨幣發行,穩定物價,同時呢,限定所有人的地產數量,那土地數量超出的部分怎麼算呢,當時是這麼做的,講超出的土地部分,收貨的糧食、金錢,交給國家,作為打仗,保家安民的軍費,
這個計劃剛開始冒頭,就遭到了大地主,百官們的強力反對,但是人,賈似道不聽啊,啊,你們反對你們的,我實施我的計劃,就這樣百官們是壓抑著心中的憤怒,這個計劃,也就是“公田法”一直實施到賈似道下野,才得以廢除。
咱們都知道,在那個時候,你國家要想安定,首先這個朝中的文武百官,必須齊心協力,但是這樣以一己之意,強力推行的政策,雖然大傢伙是敢怒不敢言,但是無形當中,加劇了這個國家的內部矛盾,同事也凸顯出了,這個當朝的腐敗,懶惰,大臣們只勤奮於撈銀子,置辦田地,都在琢磨這自家的那點事,誰還關心你國家怎麼樣,皇帝怎麼樣呢,只要不侵犯我的利益,萬事皆可,就這樣,在一步加劇了,南宋王朝的滅亡......
這個時候皇帝老兒,一看不錯啊,有我小舅子在前邊頂著,我這皇帝可以高枕無憂了,
自“公田法”實施之後,過了大概四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鹹淳元年(1265年)四月,皇帝老兒一看,還行,沒有出事兒,更加相信賈似道了,於是賈似道被拜為“太師”,又封為“魏國公”,被皇帝老兒喻為“周公”,這還不算完,皇帝老兒覺得對他這小舅子封賞的還不夠,
於次年,鹹淳二年(1266年)二月,賈似道擔任平章軍國重事。再次壟斷政權,
咱們說啊,這人得到的太多,容易得意忘形的,容易飄,這不賈似道飄了,還飄得很厲害,於鹹淳四年(1268年),這個賈似道啊,為了測試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便在皇帝老兒面前說,自己年事已高,需返鄉接受天地神明的降幅,你們看看,你說你回家就回家唄,還說成是天意,太不要臉,不過從他的話語中,咱們能看得出,他此舉的目的,是為了再次鞏固自己的地位,以前是考驗百官,這次啊,直接把皇帝老兒也給拉上了,
話說這皇帝老兒也是夠笨的,被人賣了,還不忘給人家數錢,心想,這不行啊,你走了,我靠誰去,無人啊,我這不還得繼續沉迷,美色、玩樂,不行,堅決不行,你說這我把能封賞你的都給你了,再說你也不缺啥了不是,這時腦瓜子一轉,那咱這樣吧,我呢准許你,可六日才上朝一次,同時呢還不用如百官般的行禮,就差說你跟老子我同坐江山了,這底下的大臣們一聽,那一個個是大眼瞪小眼,心裡啊即是害怕,又是滿滿恨意,這老不死的,就給他不給我們,到後來啊,更加猖狂了,就跟皇宮是他家似的,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了,上朝也是從原來的六日一上,變成了半個月一上,著實讓百官們是咬牙切齒的,
這個時候的賈似道啊,其實地位已經跟皇帝一樣了,甚至啊,權利上還蓋的過皇帝,面對這一現象,有一種說法是南宋“權相現象”,但是好景不長啊,
這不同年九月,蒙軍再次來襲,在襄陽城外,大舉修理工事,準備大戰南宋,您猜怎麼著,愣是把襄陽給圍了,這個駐守襄陽的呂文煥將軍派人啊,跟這個當朝權相,賈似道說了這事,本來以為啊,國難當頭,怎麼著也得看看怎麼回事,著急文武百官商議怎麼退敵不是,結果人賈似道心大於天地,愣是不管不問,您瞧瞧,這不誤國誤民嗎,這時候皇帝老兒還不知道在哪裡快活了,他的心中早已認定賈似道,賈相爺可以完勝解決此事,何須擔憂,不過啊,他就是相管,估計啊,以他現在的實權,估計也沒有了話語權,人賈相爺不發話,誰敢亂動......
其實啊從鹹淳四年一直到鹹淳八年,南宋一直在被蒙軍攻打,期間呢在鹹淳五年,賈相爺是辭官回鄉了一次,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這下還了得,朝中無能臣啊,無人能夠擔得起這國事,外患更是一塌糊塗,怎麼辦呢,鹹淳七年(1271年)四月的時候,賈似道又被朝廷召回,讓他啊領兵抵禦外敵......這不就在這賈似道,賈相爺的一頓猛如虎的操作下,對蒙軍的戰略方向分析的是,錯了又錯,襄陽城於鹹淳九年(1273年),相繼失陷,敗的是一塌糊塗。這次戰役更是相繼持續了6年之久,這南宋朝內是內憂外患,百姓是苦不堪言啊,朝中更是無人主事,處於荒廢的時刻,這賈似道啊,在剛開始,還沒有壟斷政權的時候,也還算是勤勤懇懇的辦事,即使是失敗呢,也還算是做點事兒,在就在他一步一步壟斷政權之後,就變得是正事不幹,就獨享自己的權利地位,搞得朝中是不務國事,名不聊生啊......
就這樣南宋著名的“襄陽之戰”,以賈似道為首的南宋軍隊戰敗告終。
不過啊,南宋王朝的滅亡,以“襄陽之戰”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歷史上是這麼說的,‘襄陽之戰是蒙古帝國統治者消滅南宋政權的一次重要戰役,是中國歷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關鍵一戰......’
透過這次戰役啊,可以發現,人元軍是部署周密,指揮得當,並且是水陸兩軍前後左右密切配合,同時元軍的水軍戰鬥力得到了大量的提升啊,從而長驅直入,直接在南宋腹地建立多處軍事基地。自此南宋王朝走向了最後的時刻,
這期間啊,還有一次比較著名的戰役,那就是“丁家洲大戰”,也是南宋徹底大敗元軍的戰役,可以說是南宋滅亡的最後一戰,
此戰役依然是賈相爺率軍出征,結果是敗的一塌糊塗,死傷無數,一時間天下是輿論大譁,加之元兵直逼臨安,朝野更是一片震恐,這時候很多人就提出來了,要將賈似道殺之以謝天下,
你說氣人不,都這個時候了,皇帝老兒還是無動無衷,這時的太皇太后估計啊,也醒悟了,在這樣任由賈似道做下去,要滅國的,你看看他們還沒深刻覺察到滅國的危險已經來了,就這樣也只是迫於壓力,將賈似道免職,現在還沒有任何的處罰,但此舉無法平息眾怒啊,朝廷內外極力要求處死賈似道,無奈之下,這太皇太后只得把他貶到偏遠的廣東一帶,等於是流放了,讓他啊遠離朝廷國事,安靜的做個百姓吧,
你說這,真的是國家的悲哀啊,真的是國將不國,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啊,都成這樣了,也只是流放,這老百姓怎麼能容忍,就在賈似道行至漳州木棉庵一帶時,被監押臣會稽縣尉鄭虎臣所殺,自此一代誤國奸臣--賈似道滅亡,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在木棉庵,立下石碑,並親書“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簡直是大快人心啊,但是也無濟於事了,南宋的滅國之禍,是逃不掉了。
人物分析
賈似道為了斂財,以經界推排法之名,加重稅賦剝削,實則為豪紳奸吏徇私舞弊大開方便之門,使農民苦不堪言。
賈似道爬上權力的頂峰以後,對內剷除異己、禍國殃民,對外謊冒戰功、奴顏婢膝,成為最終斷送南宋江山的一代權臣。
人物爭議
學者鄭鳴謙認為,《宋史》把賈似道列入《奸臣傳》中,內容不少來自野史小說,且出於反對者之口,遇事不問是非,都對賈似道進行貶抑。賈似道當權時,南宋已頹象四露,這不是賈似道一個人的責任。平心而論,賈似道頭腦聰明、才氣皆有,但缺少沉厚之氣,遇事過於自信,難以發揮他人的作用;他採取的各種措施,為國家的多,為自己的少。他在仕途中升遷很快,雖然有他姐姐的作用,但賈貴妃死得早,他此後還能獲得宋理宗的信任,主要是靠自己的才幹。賈似道推行的公田法,是他最後失敗以致引來殺身之禍的原因。鄭鳴謙認為,賈似道被扣上“奸臣”的帽子,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大悲劇,是歷史的誤會”。由於推行的有利於國家的措施觸犯了權貴們的利益,他招致了無窮的謗訕,被列入“奸臣”行列。
不過一切自有後人評說。
本章完結
關注我--帶你走進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