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紅包哪裡可以領?如何解決中國晶片的“卡脖子”難題?高交會的這個論壇上,大咖分享帶來滿滿乾貨。12月28日,作為高交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同期舉辦。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等重磅嘉賓齊聚,圍繞柔性電子產業、晶片產業、智慧城市服務等主題帶來分享。
未來將孕育巨型柔性電子產業
從“彎道超車”提升為“開道超車”
中國科學院院士,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黃維,是中國有機電子學科、塑膠電子學科和柔性電子學科的奠基人與開拓者,被業界譽為“柔性電子學之父”。論壇上,他帶來“柔性電子技術引領科技創新‘開道超車’”的主題演講。
他在分享中表示,目前,初步研判未來將是碳基材料與光電過程融合的時代,在此基礎上將會孕育巨型的柔性電子產業,石墨烯、奈米碳基材料等典型的碳基材料。它們與鐳射、光通訊、光儲存、光顯示將成為時代特徵,也稱柔性電子定義的新時代。在新時代的起跑線上,要高度重視並儘快強化佈局,打造引領發展的全新格局,爭取重構世界科技、經濟版圖。顛覆性科技創新,是我國從彎道超車變道超車提升為開道超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只有突破現有框架,開闢新賽道,制定新標準,自主創新把握科技與產業拐點,才能成為塑造世界新格局的領跑者。
解決中國晶片的“卡脖子”難題
“後摩爾時代”的趨緩發展節奏是機遇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長期耕耘於中國晶片產業。論壇上,他分享了後摩爾時代中國IC的挑戰和機遇。何為後摩爾時代? “摩爾定律”是IC行業所遵循的規律,指價格不變時,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器件效能亦提升一倍。而“後摩爾時代”是對產業一直以來奉行的“摩爾定律”的顛覆。吳漢明認為,“後摩爾時代”來臨,中國IC產業面臨重大機遇。
該如何實現晶片的成果轉化,解決中國晶片的卡脖子問題?吳漢明認為,在成果轉化方面,晶片的成果轉化完全與其他的成果轉化不同的,它的轉化有兩大類:一是可以透過相對成熟的,可以在生產線上直接應用的成果,使它應用範圍內加以推廣和應用,直接擴大規模。二是大規模的晶片技術轉化,都需要實驗室的基礎上進行中試,使它成為一個產線上可以直接應用的成套工藝,從而實現大生產。
吳漢明表示,“中國芯”的發展道路是漫長的,“後摩爾時代”的趨緩發展節奏是一個機遇。“我非常希望能夠建立製造設計一體化的產教融合的成套工藝的中試的公共平臺,從而可以支援裝備、設計、材料、零部件的產業鏈產業化和它的成果轉化。產教融合的實習場景對培養產業急需人才非常有用,最後我要強調一下,成套工藝才是真正的學科交叉的載體,是成果轉化的途徑,也是產業水平的標誌。”
採寫:見習記者 嚴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