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中興通訊南京濱江智慧製造基地落地,心裡沒有半點喜悅。不是說我對科學技術不感興趣,不支援高科技發展,而是對高科技產業發展感到擔心。
正如《從“人找貨”到“貨找人”,中興通訊5G智造基地有多牛》文中所說,智慧工廠的誕生,大大解放了人力。那麼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這解放出來的人力又將幹什麼去?這不是變相的“機器換人”嗎? 我們中有許多同志,是從物資短缺時代走過來的,他們對於物資短缺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於發展生產力,提升科學技術能力,對於提升企業效率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生產能力大為提高,人類告別物資短缺之後,就迎來了“物質過剩”與“人力過剩"時代。
我們都知道,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是為了生產“過剩”,而是使人民群眾過上更美好的生活。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失業了,沒有收入了,“需求收縮"了,這智慧工廠生產出來的海量物資又將供給誰消費呢? 現如今,“需求收縮”與“物資過剩"明顯地擺在了全社會的面前。
一位叫“mr孫寧”的朋友這樣寫到:
“如今國家最大的價值:不是如何繼續讓經濟飛速發展,而是如何讓大多數人共享發展成果,而是如何讓高品質的生活覆蓋大多數人,並且讓大多數人幸福的生活持續下去。所以,今後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已經不是致富問題,而是:均富問題。最大程度的確保資源既不閒置也不浪費,最大程度的確保經濟發展的成果被大多數人享有,最大程度的實現社會主義的初心:人人平等,共同富裕。這,才是我們下一步應該去做的。才是中國今後應該重點去做的。
記住:人人平等、共同富裕才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現在先富已經起來來,如何讓後富跟上先富,或者說如何讓後富和先富實現平均。才是社會主義中級階段應該去做的!”
我贊同孫寧老師的觀點。即使科技再發達,社會物資再豐富,如果社會大多數成員不能享用,那也不叫富裕,而叫窮。
衡量經濟發展的標準,不僅僅看你生產了多少東西,而且還要看能否合理地分配下去,讓全社會享用,並透過市場交換在全社會流通,形成一個有序的“生產一分配一交換一消費”機制。透過按勞分配,把全社會成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形成強大的凝聚力,以便使得一個組織一個國家政通人和,上下齊心,協調有序,充滿活力。 假如說按現在這種狀況走下去,智慧工廠建設一批,人員裁減一批,社會就業率不能提高,購買力上不去,“需求越收縮",這不是加快“過剩式生產"步伐嗎?經濟不內卷又去做啥?最後不是毀了實體經濟嗎?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為什麼生產力越發展,科技越發達,而經濟越困難呢? 最近,Zy將“需求收縮”作為三重重壓的第一重壓力,是有道理的。而解決“需求收縮”的有效辦法又是什麼呢?
再次重申,筆者不反對技術創新,但是必須理清技術創新的目的是什麼。是將技術作為造福人類生活的工具?還是與人類爭奪生存空間的惡魔呢? 這的確需要人們反思了。
相關文章:
https://m.toutiao.com/is/8h3ST4J/?=中國工業4.0
https://m.toutiao.com/is/8h3xC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