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種說法:很多父母都把自己的理想寄託在孩子身上了。比如說,父母知道自己當年沒有好好讀書,所以就希望孩子努力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不許孩子有其他的想法。其實本人不是很認同這種說法,因為大多數父母的出發點只是希望孩子將來能過得好,能對生活有更大的選擇權,而不是所謂的“替自己實現夢想”。
但這確實很難解釋清楚,因為許多父母確實也在孩子身上寄託了希望,儘管他們對孩子的愛比寄託更多,但許多人卻不願意或者無法理解。父母要想證明自己,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自己也變得優秀。這一點我們的大魔王鄧亞萍就是一個證明。
鄧亞萍出生在一個體育家庭,父親鄧大松是中南五省的乒乓球單打冠軍,母親也是資深球友,家裡有意把她跟哥哥都培養成乒乓球運動員,也算是對她寄託了一些希望吧。不過,鄧大松並不是強迫式的教育,而式從帶她觀摩打球開始,慢慢培養她的興趣。耳濡目染之下,鄧亞萍確實也愛上了乒乓球。
在父親鄧大松的引導下,兒童時期的鄧亞萍就已經有了堅強倔強的個性,她每天六點鐘就起床訓練。年僅9歲,就在全國業餘體校分割槽賽中拿到了一個金色獎盃。鄧大松把她推薦給河南省隊,然而,儘管她把隊友一個個都打敗了,卻還是被“勸退”,理由是個子小,不利於進一步發展。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接球需要移動,長手長腳確實具有先天優勢。
鄧大松沒有強迫她,讓她自己選擇讀書還是打球。鄧亞萍不服輸,她選擇繼續打球。不就是腿短嗎?增加跑步速度就可以了,別人跑一步,她跑兩步總可以吧。為此,她腿上綁上沙袋,身上穿著25斤重的沙背心練步伐,擊球每天至少上萬次,真正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比練武術還刻苦。正所謂功夫不負苦心人,10歲的時候,她就在全國性少年比賽中拿到了冠軍。
後來進入國家隊,再次因為個子小被質疑。國家隊跟省隊可不一樣,高手如雲,鄧亞萍只能更加刻苦地訓練。隊裡為她定製了一張桌子,比普通球桌寬一半,她就用這張桌子來練球,還請兩位教練陪練,每天至少比別人多練40分鐘。就是憑藉這樣一股子韌勁兒,她稱霸了世界乒壇,拿到了18個冠軍。
在體育界,她已經是超級大咖了,可以說前途一片光明,但她卻在退役的前一年就決定去清華讀書了。讀書時她也是認真的,帶著理想和目標的。其實她早前幾年就已經開始邊訓練邊補課了。她拿到了清華大學的學士學位還不滿足,又花了七年時間,陸續拿到了諾丁漢大學的碩士學位和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拿博士的那一年,她已經35歲了。
其實同時,她也沒有耽誤事業,她在國際奧委會任過職,還當過高管創過業,還在大學當了兼職教授。幾乎所有普通人夢想中的“成功”她都體驗過了。當然,她也有一個幸福的小家庭,一個懂事的兒子。
可能有人覺得她一定會讓兒子也去打球,但她並沒有。她完全放任兒子自由發展。兒子喜歡玩遊戲,她也支援,甚至還主動幫兒子練習電競俱樂部。可惜,兒子受不了俱樂部裡一天十幾個小時的訓練,自己放棄了,鄧亞萍也沒有指責兒子怕吃苦。兒子自己去打乒乓球,得了一個很小的獎,她也為之驕傲。
雖然鄧亞萍自己已經把所有理想都實現了,但放任兒子自由發展其實也挺需要勇氣和好心態的,但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