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咱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訊息,一副很醜的畫,卻被拍賣出天價。又或者站在某個畫展上,一臉問號,想知道畫的到底是啥,又想表達什麼。到底是我們普通大眾的欣賞水平有問題,缺乏必要審美的能力,還是說藝術家們都過於超前,太狂野了,接下來這篇文章,我就帶著大夥,咱一起分析,研究研究,當然了有說的片面不對的地方,還請海涵指正,畢竟我不是藝術圈裡的人。
說到“畫”那咱就先簡單談談它的歷史,早在萬年之前的冰河時代,在洞壁及岩石上,就有簡單的線條來描繪人們所能看到的動物、生活的場景,目前最早的巖壁畫遺蹟是在法國南部的肖維巖洞巖畫,最早可以追溯到三萬兩千年前。繪畫的起源,可以說是相當的悠久!
除了少數的,畫在石壁、建築上的之外,大都難以儲存,所以這不是咱所聊的重點,今天要講的就是從15世紀之後的西方文藝復興開始,到越來越讓人看不懂的當代繪畫藝術。
公元15世紀,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改良了蛋彩畫被譽為“油畫之父”,文藝復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是達·芬奇,其傑作《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等皆被譽為世界名畫之首。
自此開始到四百年後的19世紀,這期間誕生了很多流派,從最早的佛羅倫薩畫派,到威尼斯畫派、巴洛克風格、直到新古典主義,拋開這些創作的技巧畫法構圖不談,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寫實的,那時候的畫家們所追求的,就是畫得像,越像就畫得越好。
直到1872年,莫奈創造出日出印象這幅畫開始,標誌著印象派的誕生,簡單介紹下《日出.印象》這幅畫,這幅畫畫的是勒阿弗爾港的日出,早上太陽剛一升起的瞬間,時間上是非常短的,一幅油畫要畫很長時間,可能幾個月甚至幾年,想讓太陽一直保持不動是不可能的,所以莫奈只能從按照記憶中的樣子按印象來畫,這幅畫從意義上來說,還算是寫實派,只不過是對記憶的寫實,而不是場景的寫實。
也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畫家們就不再追求寫實,開始創新,在畫作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原因是因為在這個時期,照相機誕生了,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作出世界上第一臺銀版照相機,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畫的再像再好,也沒有照相機照得像。所以它的出現,對於當時的畫家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挑戰。
所以這一時期的畫家開始了不斷的創新嘗試,新印象派的修拉,後印象派的梵高。相信大家跟我一樣,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越來越看不懂名畫了,但是不急,聽我接著往下聊。
20世紀,也就是距今一百年左右的1905年,誕生了由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繪畫,強調形的單純化和平面化,追求畫面的裝飾性。同時期的畢加索則是立體派繪畫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將自然物象分解成幾何塊面,從而從根本上掙脫傳統繪畫的視覺規律和空間概念。
上圖就是畢加索創作的《夢》形象極端自由,線條和色彩自由組合的傑作. 畢加索用最簡單的繪畫表現出了一個在夢境和現實中的少女,他獨特的表現手法給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和思維自由性。在2013年史蒂文科恩以1.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8億元)的價格買走了《夢》。光比價格吧,這幅畫還不是最貴的,那麼,咱們看看接下來的這些畫作。
美國抽象畫大師塞·湯伯利,曾經繪製了一幅抽象派畫作,名字叫作《黑板》。可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幅《黑板》油畫上只存在6行無規律的圓圈,卻能賣出7053萬美元(人民幣4.5億)的高價。
德庫寧的《交換》2016年,這幅作品賣了3億美元的天價,摺合人民幣高達約20億元。這到底畫的是啥,為什麼能被拍出如此高價,有錢人的世界,真是想象不出來,我想絕大部分人都會跟我一樣,覺得自己的智商被深深的羞辱了,畫這玩意不是有手就行麼,於是我百度了下,關於《交換》這幅畫如此昂貴的理由是,拋開畫作本身的意義,現如今同一時期的抽象表現主義大師的作品大多都進入到博物館中,而私人手中可交易的作品較少,所謂物以稀為貴。
當然了,名畫作品是藝術,藝術是精神上的享受,單純以價格來衡量藝術作品,這樣的做法就是焚琴煮鶴,低俗了。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藝術?別說咱們普通大眾,就算是藝術圈裡的人,你問他什麼叫藝術,他也不會給你一個完美精準的定義。只能透過藝術品,來感受藝術家的一種情緒,一種對生活的嚮往或不滿,一種對世界對自我的嘲諷等等。所以這只是一個概念,一個想法,一種挑戰,作品本身只是一個載體,是想讓大家透過作品,來思考,是一種心靈的體驗。
當然了,無論是什麼樣的藝術形式,都需要一定的基礎,沒有任何數學基礎就想看懂微積分?沒有任何物理物理基礎就想看懂相對論?同樣的道理,沒有一定的基礎,上來就想看懂畢加索,那也是不可能的。
說了這些,回頭再看那些世界名畫,是不是多多少少有種不一樣的感覺了?似懂非懂,懵懵懂懂,濛濛朧朧不太懂?這就對了,我絕不承認自己是標題黨,七分鐘教你看懂世界名畫,根據大資料分析,一般看完這篇文章不會超過五分鐘,所以不到七分鐘,似懂非懂就挺好。感謝觀看,喜歡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