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期間德軍的實力在歐洲非常強悍,在這方面每一個軍迷都深有了解,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比較領先,設計也非常前衛,尤其是把裝甲機械化作戰發揮到了極致,而且德軍單兵素質也很高,再加上先進的技術和武器裝備,自然就有很強大的戰鬥力。
那麼本期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二戰期間東線德軍所投入使用的那些武器裝備,其中包括輕武器、火炮、坦克戰車、以及飛機等,他們的機械化程度很高。
單兵武器/輕型武器
Kar98K卡賓槍
它是二戰期間德國陸軍步兵所採用的標準制式步槍,基於毛瑟1898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而Kar98K屬於一種卡賓槍。它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彈容量5發,有效射程800米,槍口初速755米每秒,槍口前部還可安裝刺刀或槍榴彈發射器,也有一部分精度較高的Kar98K被改裝成狙擊步槍使用,從1935年到1945年,在10年的時間裡,Kar98K大約生產了1450萬支。
G43半自動步槍
G43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研發,是德國士兵採用的一種半自動步槍,它採用導氣式短行程活塞式原理,採用10發彈匣供彈,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有效射程800米,槍口初速745米每秒。在戰鬥時G43半自動步槍的精準度很高,實用性強,要超過當時蘇軍的SVT-40半自動步槍。
MP38/40衝鋒槍
MP40是二戰著名衝鋒槍之一,也被德軍士兵稱為“施邁瑟衝鋒槍”,在1936年生產,它的前身是MP38衝鋒槍,兩者之間的外觀完全相同。這種衝鋒槍的設計也很超前,在握把和護木部分,使用了工程塑膠結構,減輕了重量,還增加了實用性。發射9×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採用32發垂直彈匣供彈,有效射程150米,但它的射速慢,每分鐘理論射速只有500發彈藥,但在150米的距離內,仍可以對敵形成火力壓制。
MG34通用機槍
MG34通用機槍在1934年到1935年期間研製,並在1935年裝備德國陸軍,它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可以使用50或200發彈鏈供彈,或者是75發圓形彈鼓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800~900發,槍口初速755米每秒,有效射程1000米,在戰鬥時可以放置在三腳支架上或使用雙腳支架射擊,到二戰中期,MG34通用機槍大多數都是安裝在坦克裝甲車上,作為車載武器。
MG42通用機槍
MG42是二戰期間最強悍的通用機槍,基於MG34通用機槍的基礎上衍生而來,但效能要比前者高出一大截,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可以使用彈鏈或彈鼓供彈,每分鐘射速能達到驚人的1500發,有效射程1200米,還能配合光學瞄準鏡使用,戰鬥時能使用三腳支架、雙腳支架,或者將兩挺MG42組合成高射機槍。
FG42傘兵步槍
FG42是二戰期間德國傘兵部隊所裝備的一種特殊步槍,它既可以作為機槍使用,又可以作為全自動步槍使用,而且後坐力小,精準度高,發射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使用20發彈匣供彈,在全自動射擊時,每分鐘理論射速能達到900發,有效射程600米,機匣頂部還能安裝蔡司瞄準鏡,這種步槍在當時深受德國傘兵的信賴。
STG44突擊步槍
STG44是兵器史上,第一種具有現代意義的突擊步槍,它發射特製的7.92×33毫米短彈,這種彈藥威力小於傳統栓動步槍,但大於衝鋒槍,屬於一種中間威力彈藥,它能單發點射和全自動射擊,而且後坐力小,便於操控,每分鐘理論射速550發,有效射程350~500米,後期型號還能安裝蔡司光學瞄準鏡,或夜視瞄準鏡,STG44是當時最強大的單兵武器。
魯格P08手槍
魯格P08手槍早在一戰期間就作為德軍指揮官的標準配槍,到了二戰仍然在使用。它的效能出色,可靠性強,發射9×19毫米魯格手槍彈,彈匣容量8發,有效射程50米,這種手槍不僅受到德軍士兵的喜愛,就連戰場上的美國大兵也非常想得到,它成為了士兵的一種尊貴榮譽。
瓦爾特P38手槍
瓦爾特P38手槍的誕生,是為了代替老舊的魯格P08手槍。它也一樣發射9×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彈匣容量8發,有效射程50米,全槍重量800克,全槍總長216毫米,在上世紀30年代末期,這種手槍一般裝備給德國軍官、後方指揮官、坦克手、以及機槍手等。
瓦爾特PP/PPK手槍
它屬於瓦爾特旗下的高階手槍,在上世紀30年代開始裝備,但並沒有大量裝備德軍作戰部隊,而是配發給德軍裡面的一些高層軍官使用。當中還分為PP型和PPK型,發射7.65×21毫米手槍彈,彈匣容量7發,有效射程50米,槍口初速280米每秒,全槍長度15釐米。
毛瑟HSC手槍
毛瑟HSC和瓦爾特PPK同樣是一種高階手槍,主要裝備給後方的高階指揮官或高階將領,該槍在30年代末期研製,1940年開始生產。毛瑟HSC也一樣發射7.65×21毫米手槍彈,彈匣容量8發,有效射程50米,全槍重量0.596千克,全槍長度165毫米。
鐵拳30/60反坦克火箭筒
“鐵拳”是二戰德軍單兵當中最獨特的一種反坦克武器。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簡易,而且一次性,它除了可以用於反坦克外,還能打擊碉堡和防禦工事。攜帶長度為800毫米,戰鬥長度為1050毫米,總重量為5.1千克,彈頭具備破甲能力,有效射程30~50米,可穿透200毫米厚的裝甲。
RPzb43型反坦克火箭筒
它的別名叫做“坦克殺手”,是德軍第2種最常用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射程能達到150米,發射RPGR4322型破甲彈,可穿透230毫米厚的裝甲,而且它可以多次裝填彈藥使用,相當於現代化的火箭筒。在二戰期間,“坦克殺手”要比“鐵拳”更加實用,可以對當時大多數的坦克造成破壞。
M24手榴彈
M24手榴彈在1924年正式定型,裝備德軍單兵。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帶有一個長長的木柄,然後頂部是炸藥部分,這種手榴彈除了德軍在二戰期間使用外,亞洲戰場所使用的手榴彈也M24型,後期還有很多它的仿製型。
M39型“卵形”手雷
它是德軍二戰期間在東線大量使用的第2種手雷,由於它的外形獨特,所以被稱為“卵形手雷”。它的尺寸為75毫米,重量435克,內部裝有260克的TNT炸藥,爆炸後的破片殺傷範圍大概有8米。
35型火焰噴射器
35型火焰噴射器由德國在一戰後研製,在30年代中期裝備德軍,它的重量為38公斤,可以裝填11.8升的燃料,射程能達到25~30米遠。當年在東線戰場上,這種火焰噴射器被大量採用。
哥利亞遙控炸彈
它算是德軍在二戰期間的一種高科技,本質上是一種履帶型遙控車,車空間內可攜帶50千克的炸藥,透過遙控裝置和長長的電纜,在遠處遙控,對敵方目標進行爆破,可以有效的對付建築物、輕型裝甲和防禦工事。它採用電力馬達驅動,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6公里,但它屬於一次性武器。
坦克/裝甲車輛
一號輕型坦克
1號坦克誕生在20世紀30年代,作為德軍一戰後的第1代輕型坦克。並且分為3~4個不同型號,它的主武器搭載了兩挺MG13型7.92毫米機槍,備用彈量2250發。動力系統搭載Keupp m305汽油引擎,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37公里。戰鬥全重5.4噸,車組成員為兩人,包括駕駛員和機槍手。
二號輕型坦克
2號坦克在30年代中期服役,它比1號更重,防禦和火力更強,主武器安裝了1門20毫米機炮,副武器為一挺7.92毫米機槍,戰鬥全重7.2噸,車組成員為3人,機動方面也比1號坦克更強。
38t輕型坦克
雖然38t裝備在德軍,但它並不是德國製造,而是由3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達兵工廠生產,戰鬥全重為9.4噸,成員為4人,主武器安裝1門37毫米坦克炮,副武器為7.92毫米並列機槍,在二戰期間,38t輕型坦克跟隨德軍作戰部隊一路征戰。
三號中型坦克
3號中型坦克在1935年研製,1937年被德國裝甲部隊採用,它的主武器為1門50毫米長管火炮或37毫米短管火炮,後期型改為了75毫米短管火炮,輔助武器2~3挺7.92毫米MG34通用機槍,車組成員為5人,戰鬥全重15噸,在早期的東線戰場,3號中型坦克數量很多。
四號中型坦克
4號中型坦克在1939年被德國裝甲部隊採用,它的主武器是1門75毫米短管炮,後期還有75毫米長管炮,輔助武器為兩挺MG34通用機槍,戰鬥全重為17.7噸,後期還根據原有基礎衍生出8種不同型號。4號坦克在二戰期間是德軍最常用的中型坦克之一。
“豹”式中型坦克
“豹”式中型坦克也叫做5號中型坦克,在1938年進行研製,1943年服役,是二戰期間效能最出眾的中型坦克,戰鬥重量達到了44.8噸,它的重量完全達到了重型坦克的級別,防護性僅次於重型坦克。主武器安裝了一門KWK42型75毫米坦克炮,輔助武器裝備兩挺MG34通用機槍,動力部分還搭載了1臺邁巴赫的700匹馬汽油發動機,在機動方面上更強。
“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在1937年研製,1942年被德軍裝甲部隊採用,是二戰期間效能最出眾的重型坦克,在當時,無論什麼型號的坦克與虎式1對1單挑都不是對手,不僅防護性優秀,而且火炮射中遠,精度高。戰鬥全重56噸,搭載邁巴赫的700匹馬力汽油發動機,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38公里。
“虎王”重型坦克
“虎王”重型坦克在1937年研製,到1943年12月被德國裝甲部隊採用。這種坦克要比之前的“虎”式更強悍,重量達到了69.8噸,還採用了傾斜式裝甲設計,防護性也比之前的“虎”式更好,主要武器是一門88毫米增強型坦克炮,射程更遠,穿甲能力更強, 不過“虎王”重型坦克在二戰末期才開始參戰。
sd.kfz221型裝甲車
Sd kfz221裝甲車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裝備德國軍隊,它具備較強的多用途能力,能勝任偵察任務、支援任務、搜救任務、警戒任務等,武器方面可以安裝MG13型7.92毫米機槍或者20毫米機炮,車身裝甲厚度5~8毫米,戰鬥全重4噸,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90公里。
sd.kfz231型裝甲車
Sd kfz231是一種6輪裝甲車,它基於常用卡車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在1936年到1943年大概生產了607輛,武器部分有1門20毫米機炮和1挺MG34型7.92毫米機槍。動力部分搭載一臺150馬力的水冷汽油發動機,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90公里,車身裝甲厚度5~14毫米。
sd.kfz233型裝甲車
Sd kfz233是一種8輪式重型裝甲偵察車,在1936年開始裝備,車身全重8.3噸,武器安裝1門kwk30毫米機炮和1挺MG34型7.92毫米機槍,動力部分搭載一臺150馬力的水冷汽油引擎,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85公里。
sd.kfz234“美洲豹”裝甲車
Sd kfz234是二戰德軍最優秀的輪式戰車,代號為“美洲豹”。戰鬥全重12噸,車身裝甲防禦達到30毫米,最高時速每小時80~90公里,主武器安裝了1門50毫米火炮,副武器為1挺7.92毫米MG34機槍。這種裝甲車也能模組化改裝,比如安裝反坦克炮、防空炮、迫擊炮等等。
輕重火炮/高射炮
Flak 36型20毫米高射炮
它是二戰期間德軍所採用的一種20毫米高射炮,當中還分為單聯型,雙聯型和四聯型,全炮重量1.5噸,炮口初速830米每秒,有效射程2200米,後期這種高射炮還被安裝在軍艦上,4號坦克底盤上,還有一些戰車上,成為了自行高炮。
Flak 41型88毫米高射炮
它的簡稱為88炮,是二戰期間最有名的多用途火炮,它不僅可以用來防空,還能用來平射反坦克,反工事等,火炮口徑88毫米,全炮長度7.7米,俯仰角-3度~+85度,炮口初速820米每秒,而且它的射速快,最快速度每分鐘可發射15發炮彈,防空射程9900米,平射射程14810米,它還可以安裝4個輪子和電力推動裝置,增強作戰速度。
Pak 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
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在1938年研製,1940年裝備德軍部隊,全炮長度4.75米,寬度1.85米,炮組成員3~6人,火炮高低射界-8度~+27度,全炮重量813千克,發射穿甲彈的炮口初速為600~1130米每秒。
Pak 35型37毫米戰防炮
在二戰期間,它是德軍所裝備的一種牽引式輕型火炮,全炮重量432千克,火炮為42倍口徑37毫米,能發射常規高爆彈和37毫米穿甲彈。Pak35的重量輕,實用性很強,在二戰期間被德軍大量裝備,到戰爭結束大概生產了2萬門以上。
PAW 600型80毫米反坦克炮
PAW 600在二戰期間由克虜伯所研製,是一種高低壓反坦克火炮,口徑為80毫米,發射特製的反裝甲榴彈,炮口初速419米每秒,有效射程6200米,這種反坦克炮在二戰末期研發,其中有一部分用於東線戰場,當時對蘇制的T-34中型坦克造成了很大消耗。
le.FH18型105毫米榴彈炮
它是二戰德軍的主力牽引式火炮之一,在上世紀20年代末期研製,一直使用到二戰結束。該型火炮的戰鬥全重為1.52噸,全部長度2.9米,寬度1.98米,火炮俯仰角-10度~+40度,炮口出初速469米每秒,最大射程10671米,炮組成員為8人制。
S.FH.18型150毫米榴彈炮
它也是二戰期間德軍炮兵的主要重型榴彈炮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第1種發射火箭增程彈的榴彈炮,正常的有效射程為13250米,發射火箭增程彈有效射程能達到19000米。全炮長度7.8米,寬度2.3米,火炮總重量6.3噸,火炮俯仰角為-3度~+45度,最快射速每分鐘4發,炮口初速520米每秒。
Gr.W.34型80毫米迫擊炮
二戰期間德軍的迫擊炮比較少見,但在戰場上也裝備了迫擊炮,比如Grw34型80毫米中型迫擊炮,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列裝,一直使用到二戰結束,大概生產了71630門左右,幾乎每一個戰線上都有Grw34迫擊炮的身影。
NBW411型150毫米火箭炮
NBW411型150毫米火箭炮,在上世紀40年代初期裝備德軍部隊,屬於一種牽引式火炮,由6個發射筒組成,炮架帶有兩個輪子,可用履帶車或卡車拖拽,炮彈散佈面積大概是130×80米,從40年代初期到戰爭結束,NBW411型150毫米火箭炮大概生產了9000餘門。
自行火炮/突擊炮
Panzerwerfer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
它簡稱為42型自行火箭炮,基於Sd kfz3噸半履帶裝甲車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在車身尾部安裝了一個150毫米10聯火箭彈發射器,火箭炮可以左右旋轉270度,上下仰角-12~+80度,車艙內還可備彈20枚火箭彈。全車戰鬥重量7.1噸,它搭載了輕型坦克的發動機,每小時最快行進速度40公里,車組成員為3人,包括1名無線電操作手兼司機,還有車長和發射手。
三號/四號突擊炮
這兩種突擊炮,一個是基於3號中型坦克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另外一個是基於4號中型坦克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它的主要用途是破壞碉堡、防禦、最主要的是針對敵方坦克,它可以安裝一門短管75毫米坦克炮或75毫米長管坦克炮,能發射各類穿甲彈和高爆彈,輔助武器為兩挺MG34通用機槍,車身戰鬥全重23噸,裝甲厚度10~80毫米。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是在38t輕型坦克的底盤上改進而來,安裝了一門75毫米反坦克炮,輔助武器為兩挺7.92毫米並列機槍,戰鬥乘員為4人。車身戰鬥全重為15.7噸,車身長度6.38米,搭載了一臺EPA AC2型汽油發動機,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42公里,車身裝甲8~60毫米。
“強虎”自行突擊炮
“強虎”突擊炮,別名也叫做“突擊虎”,它基於“虎”式1重型坦克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它在1943年開始研製,到1944年僅生產了18輛,但它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自行火炮。主武器是一門380毫米的臼炮,備彈量14發,輔助武器是一挺7.92毫米MG34型通用機槍,備彈量600發。車身裝甲25~150毫米,搭載了一臺邁巴赫的HL230型12缸汽油引擎,最大功率700馬力,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40公里。二戰期間的強虎自行突擊炮,主要用於摧毀遠處的防禦工事和大型建築等,雖然它很笨重,但火炮威力非常大。
“野蜂”自行火炮
“野蜂”自行火炮是根據4號或3號中型坦克的底盤上改進而來,它在1942年期間研發,在1944年被大量投入使用。車身使用裝甲板焊接了一個敞篷式戰鬥艙,內建一門SFH18型150毫米榴彈炮,作戰成員為6人,戰鬥全重24噸,車身裝甲厚度10~30毫米,輔助武器在副駕駛的位置上還有一頂MG34型7.92毫米機槍,動力方面搭載了一臺邁巴赫HL120 P30型V12汽油發動機,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42公里。
“灰熊”突擊炮
“灰熊”突擊炮基於4號中型坦克的底盤改進而來,戰鬥全重28.2噸,主要武器安裝了一門150毫米短管榴彈炮,輔助武器為兩挺MG34通用機槍,主炮備彈量38發,機槍備彈量600發,車身裝甲厚度40~100毫米,引擎部分搭載了邁巴赫HL120型12缸汽油發動機,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40公里。
“蟋蟀”自行火炮
“蟋蟀”自行火炮是基於38t輕型坦克底盤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在車身頂部拼裝了一個由裝甲板焊接而成的敞篷式戰鬥艙,裡面安裝了一門SIG33型150毫米步兵炮,還有一挺7.92毫米MG34並列機槍,車身最大裝甲厚度30毫米,動力系統安裝了一臺邁巴赫的HL320 P30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700馬力,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45公里。
“旋風”20毫米自行高炮
“旋風”自行高射炮同樣是基於4號中型坦克的底盤改進而來,在車身頂部安裝了一個半球型炮塔,內建四聯Flak38型20毫米高射炮,備彈量3200發,火炮俯仰範圍-10度~+90度,炮塔可360度旋轉,副武器還有一挺7.92毫米機槍,全車戰鬥重量22噸。
“黃鼠狼”3型自行反坦克炮
“黃鼠狼”3型反坦克炮也是基於38t輕型坦克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戰鬥全重8.2噸,安裝了一門75毫米Pak40型反坦克炮,備彈量40發,輔助武器為一挺MG34機槍。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邁巴赫HL62型汽油引擎,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40公里。
“象”式重型坦克殲擊車
“象”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在1942年進行研發,1943年開始裝備,它基於早期虎式P型坦克的底盤改進而來,戰鬥全重68噸,主要武器安裝一門88毫米Pak43型反坦克炮,輔助武器是一挺7.92毫米並列機槍,主炮備彈50發,機槍備彈600發,動力方面搭載了兩臺邁巴赫的HL120TRM型發動機,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30公里。但這種坦克殲擊車僅生產了91輛,多數都用於東線戰場。
“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在1943年研製,1944年定型並裝備德軍重灌甲營,它基於“虎王”重型坦克的底盤上改進而來,戰鬥全重71.7噸,主要武器是一門128毫米重型反坦克炮,輔助武器有1挺MG34作為並列機槍,還有1挺MG42作為高射機槍,在二戰期間,它是最強悍的重型坦克殲擊車。
軍用車輛
VW82型“水桶車”
VW82型水桶吉普車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完成設計,主要裝備德軍作戰部隊,從上世紀30年代到1945年,該型吉普車大概生產了52000輛左右。它搭載了一臺1.131升的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25馬力,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100公里,而且這種車輛造價低,能大量生產。當時在各大戰線上都有VW82型水桶吉普車的身影。
166型兩棲“桶車”
166型就是82型的改進版,將常規車體改裝成了一個船體,並在尾部安裝了兩個螺旋槳式推動裝置,使它具有淺水浮渡能力,還增強了它的越野能力,在作戰時,車身還可安裝一挺,MG42或MG34通用機槍作為防禦武器。
梅賽德斯170VK乘用車
170VK是專為德國軍隊所研發的一種通用車輛,它在30年代中期亮相,最大特點就是4個輪子都具有轉向能力,越野能力特別強,搭載了賓士汽油引擎,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110公里,一般這種車輛都在後方作為指揮車或軍官常規乘用車。
歐寶-閃電3噸級卡車
這種卡車作為德軍二戰期間的主要運輸載具,在1930年研發,1937年裝備德國陸軍,從30年代到1944年,歐寶閃電卡車大概生產了25000輛左右,而且它具備很強多用途能力,除了運兵外,還有無線電車、密碼車、野戰車、指揮車、以及救護車等等。
歐寶-閃電3.6半履帶卡車
它是歐寶閃電卡車的半履帶型,為了讓它有更強的越野能力,能透過更復雜的路況,所以拆除了後面的輪子,改為了履帶,工作效率提升了很多,而且剛好適應東線戰場的極端路況。
Sd.Kfz8噸半履帶式火炮牽引車
這種半履帶車卡車在上世紀20年代早期就已經研發,主要用於拖拽重型火炮,車艙還可以乘坐8名炮組成員,它具有較強的越野透過性,能快速將火炮拖車到作戰區域,這種半履帶卡車在東線戰場德軍使用的特別頻繁。
Sd.Kfz 251半履帶運兵車
Sd.Kfz 251是一個裝甲車族,雖然是基於正常卡車的底盤上改進而來,但它已經形成了一個系列,當中包括20多種不同型號,正常屬於一種裝甲運兵車,但它具備多用途能力,還能搭載反坦克炮作為突擊車,安裝高炮作為機動防空武器,還能搭載火箭炮或迫擊炮,改為自行火炮。在二戰期間,Sd.Kfz 251半履帶車表著德軍的標誌。
Sd.Kfz.2半履帶摩托
Sd.Kfz.2是德軍最有特色的摩托車,後面使用履帶驅動,僅能乘坐兩個成員,一般用於通訊、聯絡,或者在機場拖拽飛機等。搭載了4缸歐寶-奧林匹亞1.5升汽油引擎,具有6個前進擋,兩個倒車擋,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70公里,全車自重1.56噸,車身長度3米。這種摩托車在二戰期間很受德軍士兵的喜愛。
戰鬥飛機/常規飛機
BF-109戰鬥機
BF-109是二戰德國空軍最優秀的輕型戰鬥機之一,它的綜合性能超過了當時盟軍大多數主力戰機。BF-109在1935年首飛成功,1936年進入德國空軍服役。動力部分搭載了一臺DB-605D型螺旋槳式發動機,最大功率1850馬力,最快飛行速度每小時710公里,武器系統分別安裝兩挺MG17型空勤機槍,還有兩門MG151型20毫米航炮。它可以勝任攔截任務、護航任務、空中格鬥、以及對地攻擊。
TA-152戰鬥機
TA-152是二戰末期德軍所裝備的一種,高空、高速活塞戰鬥機,在1944年末期開始量產,它搭載了一臺DB-603型高功率液冷發動機,燃油量更大,靈活性更強,最快飛行速度,每小時能達到760公里,實用升限148200米。TA-152的主武器安裝一門30毫米MK18型航空機炮,備彈量90發,副武器為兩門MG151型20毫米航空機炮,備彈量175發。
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斯圖卡是二戰最著名的俯衝轟炸機,也更是德國空軍當中的驕傲,採用單發螺旋槳式引擎,機組為兩名成員,搭載一臺1200馬力的螺旋槳式發動機,最快飛行速度320公里每小時,機身還能搭載500千克的炸藥,在閃電戰當中,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立下戰功。二戰中期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大部分都部署在東線戰場,每當它俯衝對地攻擊時,那種刺耳的尖嘯聲,讓盟軍士兵聞風喪膽。
Ju-88多用途轟炸機
Ju-88是二戰德國空軍當中的一種多用途轟炸機,在1935年期間開始裝備,之後跟隨德國空軍不斷的執行轟炸任務,在東線、西線、以及北非都有Ju-88的身影。它的動力系統搭載了兩臺Jumo221B型螺旋槳式發動機,最大功率1175馬力,最快飛行速度每小時450公里,最大航程2030公里,武器系統搭載了3挺MG13型7.92毫米空勤機槍,可以攜帶20顆SC50型航空炸彈或4枚SC500型航空炸彈,機身內部還搭載UG202通話機和FUG220SN2型電臺。
HE-111轟炸機
它是二戰期間德國空軍最大的轟炸機,雖然德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但HE-111通常扮演戰略轟炸機的角色。本質上它是一種中型轟炸機,不過巡航時間比較長,還能搭載更多的彈藥。動力部分安裝了兩臺900千瓦的Jumo211F螺旋槳式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405公里,機身可承載三噸的炸彈,防禦武器有一門MG151型20毫米航炮,一挺MG系列13毫米空勤機槍,還有5挺MG15型7.92毫米空勤機槍。
JU-52運輸機
Ju-52是二戰德軍所大量裝備的一種運輸機,它的設計十分特殊,除了在機翼兩側分別有一個螺旋槳式發動機外,在機身頭部也安裝了一個螺旋槳式發動機,當年它還被德軍士兵戲稱為“容克大嬸”。在二戰之前,Ju-52也屬於民航飛機,但在戰爭期間衍生出軍用運輸型號,可以承載德軍空降兵和軍用物資,機身背部還安裝一挺MG131型7.92毫米空勤機槍,機身兩側還分別安裝一挺MG15型7.92毫米空勤機槍,通常都用於自衛。
Fi-156偵察機
Fi-156偵察機也叫做聯絡機,是二戰期間德軍所使用的一種單發上單翼陸軍偵察機,從1936年到1945年,該型偵察機大概生產了2000餘架。機身總長9.9米,翼展14.25米,機身高度3.05米,空重93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325千克,動力系統搭載一臺阿古斯AS-10C-3發動機,最大功率179千瓦,最快飛行速度每小時175公里,武器一部分還搭載一挺MG17型7.92毫米空勤機槍用於防禦。
那本期有關二戰東線德軍所投入的武器裝備,就為大家盤點到這裡,如果你還有哪些不同想法,或者想要補充的,請在評論區中表達,想要了解更多武器裝備內容,請記得關注,下期繼續為大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