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
齊桓公在管仲和鮑叔牙的輔佐下,越來越富強,成為春秋時第一個強國。他很聰明,並沒有把周王朝滅掉,自己稱王,而是曲線救國變成真正的武林盟主。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 即尊重周天子,與諸侯國共同抵禦外族(夷)的侵略,幫助弱小諸侯。這個框架使得諸侯國都心悅誠服地尊重齊恆公。
所以這個題的答案是B,尊重周王。在那個時代裡,周禮的影響意義深遠。《琅琊榜》裡也有一段,朝堂辨“禮“。孔子也向老聃問“禮“。
馬上就過年了,對於成年人來說,年味越來越淡,其中一項,其實就是社會對習俗的淡化。時間成了優先順序最高的事情。小時侯,奶奶、父母在新年裡會擺供桌,還有各種拜年的規矩,現在我即使有心,都不知道怎麼做。
第二題
春秋時期的地圖是這樣的。
齊桓公把山戎打敗後,密盧逃到了孤竹國。孤竹國就是伯夷叔齊的家。看看地圖,離商還是挺遠的。中山國在燕的南方,密盧要是往外逃,不會逃向這裡。楚國和鄭國也都是燕的南方。山戎是遊牧民族,生活在燕國以北。華夏民族是要把他們往外打。
第三題
齊桓公被黃花領進了孤竹國都城,發現是空城,這是黃花的計謀。書上有原文。孩子們一般不會選錯。
第四題
齊桓公又被管仲救了一把。透過讓老馬帶路走出了旱海。春秋時的國君都是親自上陣打仗,每個國家都是在戰亂中強大。跟秦以後的國君不同。
第五題
這道題小徐選錯了。她選了B。
選項B出自曹操的《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選項C出自田忌賽馬。
孩子在面對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選擇都比較堅定。當選項看起來都對時,就會猶豫出錯,原因是,題目要問的是什麼,這個線條還沒有理清楚。
小徐的閱讀理解一直不太好,很多時候,她會自己說出一個我想不到的理由。這個也是因為以前尊重她的想法導致,理解能力與主流不一致。在和小朋友討論問題時,她經常說一個極搞笑的答案出來,每次聽到,內心都在問,她腦子是進水了嗎?[流淚]
我是一個不要求孩子聽話的媽媽,因為孩子終歸要有自己的路,那才是堅定的路。所以小時候不怎麼約束她的想法,但現在看,是一個大坑,閱讀理解不得分。自己的坑還得自己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