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吳振強來說,嗩吶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東西。“我從小就喜歡嗩吶,現在還是很喜歡。”多年以後,回憶起少時學習嗩吶和奔波顧事的經歷,吳振強用了兩個“喜歡”。從那時起,他就覺得嗩吶是一種神奇的東西,“一吹起來,心裡所有的煩惱都沒了。”
吳振強是慶陽市西峰區有名的嗩吶藝人,慶陽七縣一區的人家但凡有紅白喜事都會邀請吳振強出馬。他的嗩吶不僅走出了慶陽,也走出了國門。2017年4月10日,吳振強受邀在中央音樂學院演出;2018年6月24日,他又前往蒙古國,在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演奏《家園新曲》。
“別人眼裡的下九流,我一吹就是40年”
“我最初學嗩吶的時候,這個行當別人看不起,在他們眼裡吹嗩吶和剃頭一樣都屬於下九流,很多人都勸我不要幹這一行,但我就是很喜歡嗩吶。”吳振強自小由奶奶帶大,小時候常常有戲班子在村裡唱戲,他喜歡聽嗩吶,一聽就是小半天。
吳振強的讀書生涯是在初中畢業後宣告結束的,“其實那時候我已經考上高中了,家裡實在沒錢供我念書,我就想著去學嗩吶,有一技之長總是好的。”
他15歲的時候就跟著師父學嗩吶,四處顧事,每天有幾毛錢的收入,全都用來幫助奶奶補貼家用。那時候能穿的衣服就那麼一身,冬天在衣服裡縫上裡子,塞些棉花做成棉衣,夏天的時候再把裡子拆掉,取出棉花來年再用。
吳振強的冬鞋是奶奶用布做給他的“棉窩窩”,他外出顧事就穿著它。那時候由於交通不便,一班子人經常要在主家留宿。有一天夜裡,班子裡的師傅不慎將菸頭丟進他的一隻鞋子,鞋子被燒著,吳振強沒鞋可替換,只好兩隻腳輪流穿那隻剩下的棉鞋。那種刺骨的冷吳振強到現在都記得。
2006年的時候,慶陽嗩吶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振強也成為慶陽嗩吶傳承人。從當初學嗩吶到今天,四十個春夏交替,嗩吶依舊是他願意傾注所有心血的事業。
“現在條件好起來了,人們認可慶陽嗩吶,也認可我,但我對不住我的家人。”吳振強談到家人總是很愧疚。外出顧事需要四處奔波,有時候上午有演出,下午還有場次,遇上白事的時候第二天下午才能回家。以前家裡種地,吳振強必須按時去主家顧事,家裡的農活很多時候全靠妻子和老人,現在土地都流轉出去,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還是主要依靠妻子。
“音準統一了,慶陽嗩吶的聲音能傳的更遠”
最初師父們不懂樂理,傳授嗩吶是沒有曲譜的,全憑念“扎子”,這是口傳心授的。這種傳授方法對學生本身的音樂天賦要求很高,吳振強屬於有天賦的學生,剛接觸嗩吶就可以僅用七天吹出完整的曲牌。那時學習嗩吶需要從師父口中的調調裡聽出對應的音符,吹奏出錯的時候師父也只是糾正手指所在的孔位,徒弟對嗩吶曲牌的學習屬於熟練性記憶,並沒有掌握樂理。
一個嗩吶班子通常由七八個人組成,一個班子裡的嗩吶杆長度基本一致,哨片大小也一樣。最初是沒有標準音的,不同班子的嗩吶哨片大小不一樣,吹出的聲調也不統一,師父吹奏的聲音高,徒弟的就也高,師傅聲音低,徒弟也相應低一些。幾個班子一起演奏的時候聲音高低不一致,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我和我的兩個師兄自發把哨片規範化了,音準統一使用降b調,不論幾個班子一起演奏,慶陽嗩吶聽起來都更和諧。”
吳振強(右一)和梁平正(左一)等討論嗩吶演奏問題 受訪者供圖
吳振強和馬自剛、李海成兩位師兄曾一同拜在梁平正老師門下。“梁老師懂樂理,他演奏的嗩吶非常專業,我們從梁老師那裡學到了更多專業的吹奏技巧,也學會了很多傳統曲牌。”吳振強現在每年都有260次左右的演出,最多的一年是283次,“我想把慶陽嗩吶的聲音傳到更遠的地方去。”吳振強說。
“慶陽嗩吶的大旗要好好交到下一代手中”
吳振強的兒子自幼喜歡聽嗩吶,初中畢業後在慶陽市啟明藝術學校學習,通過樑平正老師的課堂掌握了嗩吶演奏技巧和很多演奏曲牌。後來就跟著吳振強顧事,慢慢學會了傳統曲牌的演奏。
2018年,吳振強一口氣收了12名學徒,他和師兄們都有自己的傳習所。2020年,吳振強的傳習所正式開班,到現在已經有16名學徒了。其實更早的時候他就收過幾名徒弟,目前已經各自獨挑大樑,都成為傳授嗩吶技藝的師父。
“大家比較信任我們,很多人都願意讓我們教孩子學習慶陽嗩吶。”吳振強的傳習所傳授嗩吶技藝非常注重基礎,從理論開始傳授,先教學生識譜。在他看來,只有樂理掌握了,真正上手實踐的時候才更精準快捷。
嗩吶這一行當講究一專多能,吳振強不僅精通嗩吶,在二胡、打擊樂、秦腔等方面也頗有建樹,傳習所以嗩吶技藝傳授為主,同時也輔以二胡、打擊樂的教學。
2018年招收的學徒當中已經有兩個小孩早早把嗩吶列入自己的人生規劃。“我以後想當兵,就做文藝兵,在部隊裡還可以繼續演奏嗩吶。”高高瘦瘦的男生剛剛初中畢業,到今年八月份就已經學嗩吶三年了。另一名女學徒也學習嗩吶三年有餘,二胡已經考過四級,“我對嗩吶特別感興趣,以後也想開自己的傳習所。”
“慶陽嗩吶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面大旗我要好好交到下一代手中。”談到未來,吳振強滿懷信心。
(作者任佔超、哈丹丹、屈青青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楊夢甜、茹佳為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指導教師周兆瑜、杜興彥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