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和9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的年代,人們最大的娛樂樂趣就是聽收音機和聽故事,而講到講古就不得不說講古大師——張悅楷,一位大師風采的講古藝術家。
小編小時候父親收音機播放他的講古,在他來看,是津津有味的,在母親來說是噪音的存在。不過可惜隨著時代的發展,講古已經慢慢淡淡出人們的娛樂選項,可以說粵語講古已經成為嶺南地區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悅楷誕辰於1925年9月9日,而過世於1997年5月24日。在許多介紹他的媒體和文章中,是用“誕辰”字眼的,可見他在廣東聽眾心目中的地位,大家對他是多麼的敬重和喜愛。
他出生於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鎮槎龍村,是南派粵語說書的代表人物和藝術泰斗。是當時的廣東話劇院著名話劇演員和國家一級演員。集廣東話劇院藝術指導、廣東廣東分會理事、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文聯委員和中國戲劇學會會員等榮譽職位於一身。
接觸過他的人都知道,雖然他自知講古已經讓他成為大家心目中的“明星偶像”。但是他對街坊就像家人一樣和藹可親,沒有大架子,因此大家都尊稱他為“楷叔”。
1949年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現今的中山大學)土木工程學系。1950年他就在香港一家建築公司任施工技術員,後來聽說華南文藝學院成立了華南人民劇團,鍾情於藝術的他,毅然辭職回到廣州申請加入。
之後楷叔就大展身手,在大型話劇《美國人民的呼聲》中因扮演基德上尉一角出色的表演一鳴驚人。
1957年夏,在話劇領域深耕多年的楷叔被調回廣東話劇院。在這裡張悅楷偶遇了現在的妻子。她是文藝學院音樂系的學生,主修聲樂,副科鋼琴,更擅長的是舞蹈。
說起張悅楷和妻子的相遇也是緣分。某天文藝學院外風雨交加,正值青年的張悅楷正在研究話劇。突然學院圖書館的一堵牆被暴風颳倒了,張悅楷等同志和學生們立即組織起來搶救圖書。需要把一捆捆的圖書轉移到乾燥的地方。
一個穿著睡衣的小姑娘已經被雨打得溼漉漉的。張悅楷看到這一刻甚是感動,便關心地問:"你也是畢業班的嗎?" "不,剛入學不久。"小姑娘邊忙邊擦淋得溼漉漉的劉海。看到她稚氣的模樣,為了學校圖書不管自己的淋雨的舍已為人精神,張悅楷頓時感覺心裡小鹿亂撞。之後兩人結識開始屬於他們的青春之旅。
張悅楷與當時北京的劉蘭芳並稱"北劉南張",他的語言流暢清晰、富有感染力和特別的辨識度。語言刻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聽眾聽到他的講古就感覺身臨其境般。無不傾倒了兩廣粵語地區的聽眾。
當時,廣州人將張悅楷稱為“楷叔”而另一位講古界的巔峰人物林兆明,以講《東周列國志》、《西遊記》、《濟公傳》等而聞名於聽眾心目中,大家尊稱林兆明為“明哥”,倆人合演的相聲、小品等也是公認的經典,被譽為最佳拍檔!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每次聽到楷叔這句,聽眾就知道故事準備開場了,就算有手頭的事也是先放下一邊,聽完故事再說。而當聽到“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聽眾在欲猶未盡之際,特別留意下一次的播放時間。
也許有聽眾好奇楷叔的模仿聲效為什麼能形象地表達故事場景狀況?非常有現場感!
其實楷叔為了方便大家能輕易聽懂故事內容,他透過自己夜以繼日地努力把文言文寫成的小說,轉化為粵語白話文,透過自己的渲染表現出來,讓聽眾能夠聽明白。他可以說是將古典文學帶入千家萬戶的開創人!
現藏於廣東省檔案館和佛山市迎賓館楷叔的個別小說手稿,可以清晰看到楷叔的創作歷程。即使在他患病臨終之際,他還惦掛著自己喜愛的講古工作。
他希望可以灌錄完古龍的《蕭十一郎》這部小說,為大家繼續講古仔。只可惜病痛的折磨,使他無法“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了。
只能在“那一回”無奈為我們留下了十個字: “做不成這本小說了,再見!”1997年5月24日在廣州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2歲。
楷叔的講古故事填滿了那個年代人們的青蔥歲月。在電視、網路等媒體時代來臨之前,沒有人能夠替代講古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沒人能否定他為粵語藝術作出的貢獻。我們也永遠懷念那個平易近人的講古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