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廣東江門是著名僑鄉,開平現存1833座中西合璧碉樓。2001年6月25日,開平碉樓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2007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村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世界上有著很高聲譽。
開平碉樓與村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張玉榮
穿過竹林、繞過水塘,《小康》記者來到開平碉樓所在地自力村。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型別,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2001年6月,開平碉樓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07年6月,“開平碉樓與村落”在紐西蘭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樣一項紀錄,標誌著廣東省實現了世界遺產零的突破,為中國增添了一份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全世界擁有了一份中西合璧的文化遺產。
中西合璧,國際移民文化的一個遺產
開平碉樓與村落表現為中國鄉村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在建築、規劃、土地利用和景觀設計等方面的一種完美結合和獨特範例。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伊斯蘭等多種風格,有著極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明朝時,開平因位於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三不管地帶,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洪災多發,一些村落出現了防匪防洪的多層塔樓式建築—碉樓。到近代,碉樓更成為開平村落的標誌性建築,具有了防匪、防洪、居住、辦學等多功能,尤以防衛和居住功能最為重要。
開平碉樓的發展史,不僅是一部華人血淚史,更是一部華人華僑與不公平生存環境的抗戰史。
19世紀中葉,開平青壯年大量移民北美洲和大洋洲當勞工。但自19世紀後期,相關國家的自由移民政策改變為對華工的歧視性限制,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排華政策迫使眾多開平華僑紛紛回鄉,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了僑房建設的高峰期。為了防禦當時的土匪,開平的華僑和鄉親將碉樓建成了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特殊建築。
“華僑華人不僅是國際移民,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開平碉樓與村落’體現了華僑文化的特點,也是國際移民文化的一個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申遺”首席專家、五邑大學教授張國雄說。
開平的華僑旅居歐美各國,因此這裡的碉樓都帶著濃郁的歐美風情,現存1833座碉樓既有中國傳統的硬山頂式、懸山頂式,也有國外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還有中西結合的庭院式、別墅式等。
有“開平碉樓第一樓”之稱的瑞石樓,是開平建築藝術價值較高的碉樓之一,整體造型帶著濃厚的西方建築風格,包括古羅馬的券拱、愛奧立克風格的柱廊,巴洛克風格的山花等,其中又融入了中國建築文化元素,“瑞石樓”三字剛勁雋秀,很多樓層還雕刻著“富貴吉祥”、“世界大同”等新文化時期傳統語彙。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對《小康》記者說:“在僑鄉江門開平,祖屋(碉樓)是海外華僑的‘根’,保護修繕碉樓有利於凝聚僑心民心,加強與華僑聯絡家鄉情誼。碉樓申遺成功,帶動江門開平旅遊業快速發展,對於解決當地村民就業、助力鄉村振興和促進當地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修舊如故,延續鄉愁保護歷史文脈
對於這樣一個“國寶”級別的建築群,修繕工作自然慎之又慎。
“對於世界遺產開平碉樓的修繕,各方都非常慎重,既要遵守文物保護修繕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又牽涉到華僑私人物業問題,深受社會各界關注。修得太新有人說修壞了,修得太舊以為沒修,同時在修繕中要注意碉樓與村落的和諧,留住鄉土氣息,這些都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參與修繕的廣東省古蹟保護協會理事歐陽侖告訴《小康》記者。
放眼所見,碉樓群整體非常和諧,幾乎看不太出新舊修復的差距。不過一座傾斜的碉樓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居安樓,建於1922年,是旅居斐濟的華僑方文旋迴鄉建築的居樓。當地自力村的居民們都搬遷到了碉樓群附近的仿古建築中,有的開起了餐館民宿,有的擺賣起民俗特產。居安樓屋主的後代陳水蓮就經營一間方太碉樓餐館。
“以前這裡保護不太好,歪了,地基都沉下去了,屋裡面都是老鼠蝙蝠燕子築的窩,已經很久沒人住了。”陳水蓮指著居安樓說,並帶著《小康》記者樓上樓下轉了一圈,樓內基本保持著中西合璧的建築樣貌。她說樓房是她老公的先輩所建,後代們都搬遷出來了,政府在近年來組織了具有二十多年文物古建築修繕資歷、實幹專業的施工團隊進行修築,壓實了地基,修補了裂縫。
《小康》記者發現這棟樓基本保持著傾斜面貌,為何不把它扶正?歐陽侖解釋說,當時也有商討是扶正還是維持傾斜,但最終還是選擇保持特定歷史時期的樣貌,類似於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保留那種歷史的美感。
秉承“民生為先、修舊如故、活化利用、留住鄉愁”的理念,歐陽侖介紹說他的團隊注重修繕保護歷史建築,延續城市文脈,儘可能地恢復、還原歷史建築原貌。“開平碉樓的結構營造理念接近現代,建築材料也有使用鋼筋水泥。修繕過程中我們在保證文物安全前提下,採用修舊如故原則,儘可能保持文物的原真性,以非常接近的材質和工藝來保證原汁原味。同時也採用了創新的修繕方法,比如採用鋼管靜壓反壓樁抬梁施工技術,以提高基礎抗荷載能力。”歐陽侖說。
“我們國家文物修復的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迅速,短時間內實現了與國際接軌,特別是在當下,政府非常重視古文物保護,重視延續鄉愁保護歷史文脈。”曹勁說。
編輯/麥婉華
作者:張玉榮
責任編輯:田小介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