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悅 黃暉
“故古者聖王制為列等,內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等級分明。”2000多年前,西漢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賈誼在其所著的《新書》中,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階級”之說。但實際上,階級在東方何時出現,已無從可考,畢竟,當原始社會里有了剩餘勞動成果之後,就自然出現了階級的概念。
初秋的葉縣餘莊村,明亮廠房裡,隆隆的機器聲預示著一派繁忙景象。9月2日,記者到餘莊遺址發掘現場,考古人員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現代文明相伴下,4000年前先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正逐步向世人揭開。
2019年12月,為配合葉縣標準化廠房的建設,平頂山市文物保護工程諮詢服務中心在對標準化廠房所徵地塊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表土層下存在大量文化層堆積,確定為一處早期遺址,後經確認,該遺址是一處龍山文化遺址。
為保護餘莊遺址地下文化遺存,明確遺址的文化內涵,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8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葉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組成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發掘,並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2020年10月7日這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技術員鬱紅強像往常一樣開始發掘工作,他可能沒想到,在這座標號M10墓葬中,他將揭開一位4000年前貴族生活的神秘面紗。
“古人很早就有了視死如生的傳統,因此他們的陪葬品,很多都與平常的生活息息相關。”負責本次發掘工作的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吳偉華介紹說。在M10這座迄今河南境內已發現的隨葬器物最豐富、等級規格最高、禮制色彩最明確的龍山文化墓葬中,陪葬品主要分為食器、酒器兩大類,壺、罐、盤、高柄杯等類別明確。這說明,當部落絕大多數成員還在為填飽肚子而努力時,這批早期的貴族們已經過上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宴生活。
餘莊遺址與其它區域存在文化交流現象。遺址中出土的紅陶杯、陶塑、彩繪觚形壺、平口鬹、玉器以及厚葬的習俗,是受到了南方石家河文化的影響所致;出土的蛋殼陶、黑陶杯柄應該是來源於山東龍山文化。
據介紹,遺址內還分佈著其他較多龍山文化墓葬,集中分佈區域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70米,面積約14000平方米。考古發掘清理近40座墓葬,其中有成組分佈的大型墓葬,每座墓均隨葬有成組的陶禮器,且各類器物具有固定的數量搭配關係,反映出在龍山時期中原地區社會分化嚴重,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規範的禮制。
目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地方正在對餘莊遺址進行進一步發掘,很有可能有著更大的驚喜等著考古工作者們去發現。
編輯: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