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決策的時候大多依據非常有限的資訊,在情緒驅動下拍腦袋做決策,所以事後看來大部分決策都是碎片化的、非系統性的。
但人在分析外部世界和他人行為的時候都成了戰略專家,認為他人的決策一定是系統的、有邏輯的,然而這種系統、邏輯基本都是想象出來的。其實,他人與自己是一樣的。
人生在世,對於這種事,只要知道:
(1)這世上絕對存在不需要讀書也很聰明、不需要努力也過得很好,甚至不需要錢就能快樂的人;
(2)那個人絕對不是你。
(3)大多數人都是“馬後炮綜合徵”
經濟學家布萊恩·阿瑟的研究表明,人並不善於進行歸納性邏輯思考,卻是認識和追求時尚潮流的高手。(比如短影片中,微博中無數的腦殘粉,腦殘網紅)
所以人是一臺天生的根據觀點而來的演繹機器。《決策制勝》一書裡,經濟學家做了一系列實驗,證明資訊的增加並不能提升預測結果的準確率,而只能增強自信心。
行為經濟學這些年越來越火,得到了主流學界的認可。但是實質上即使到現在,大部分理論都只是從一些行為當中做出的一個稍微深層的歸納。這點可以參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泰勒的書《“錯誤”的行為》,頂級的研究尚且只能從現象當中歸納出部分可能潛在的邏輯,所以大部分自以為能從一些片段性的資訊中分析出他人和世界的系統性邏輯的人,何嘗不是自以為是呢。我們都一樣吧。
人類有一個特有的怪癖。事情發生之後,我們總是相信,在事情發生之前,我們就已經對結果一清二楚。經濟學家把這種癖好稱為後見之明的偏差,或者說馬後炮綜合徵。所以,我之前一直覺得不具有先驗性的理論意義不大,討論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