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生文化是日本列島內形成早期國家即倭國國家群階段的考古學文化,東亞考古學界一般認為其始於公元前5世紀,終結於公元3世紀。隨著科技考古的發展,一方面,以日本國立民俗博物館藤尾慎一郎為代表的研究團隊利用稻作遺存的碳14測年,將彌生文化的起始時間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另一方面,目前有關彌生文化來源的研究往往依據稻作遺存的分佈,試圖構建起一條稻作文化的傳播路線。筆者以為,稻作遺存的出現並不能代表作為一種全新考古學文化的彌生文化的登場;稻作文化的傳播也並非沿著固定的線性路線,而是具有多元化特徵。
彌生文化的形成
隨著更新世冰河期結束,日本列島步入繩紋時代(約公元前12000年—前400年),並形成了採集、狩獵、耕種並重的複合型生產方式,粟、黍、麥等旱地農作物的種植逐漸普及。自繩紋時代末期,以水田稻作農業為代表的彌生文化開始登陸日本九州北部,並迅速在日本列島傳播,最終代替繩紋文化成為列島內的主體考古學文化。基於稻作農業與彌生文化間的密切關係,稻作遺存成為探討彌生文化起源的重要依據。近20年來,以藤尾慎一郎為代表的考古學者利用碳14技術,對九州北部出土陶器中附著的碳化物(包括灰燼、碳化米等)進行測年,獲得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稻作遺存。以此為基礎,相關研究者將彌生文化的起始時間向前推進了500年。這一研究成果在日本引起強烈反響,並形成了修訂彌生文化編年的趨勢。
然而,判斷一種考古學文化的成立,並不能簡單地依據某一類遺存。實際上,在屬於繩紋文化的熊本縣上ノ原遺址與青森縣風張遺址中,就曾檢測出作為旱地穀物種植的碳化米遺存。因此,探討彌生文化的起源,必須全面考察其文化因素的構成。首先,與碳化米相比,水田稻作農業的起源具有更為標誌性的意義。現已發現日本最早的水田遺蹟位於九州北部唐津市玄界灘沿岸的菜畑遺址(約公元前5世紀)。菜畑遺址由眾多4×5米的小水田構成,水田間透過畦分隔,並由水渠連通,水渠與水田間還設定控水的閘門,呈現出較為完備的水田農業系統。
與稻作農業相伴出現的還有全新的聚落形態以及喪葬制度。繩紋文化的聚落多為自然形成的聚居區,缺少明確的規劃與邊界。而彌生文化聚落的外圍往往建有人工的環壕、土壘、木柵等防禦設施,甚至如福岡縣平冢川添聚落遺址引天然河流形成多重環壕,最多處達到四重。此外,彌生文化特別是其中前期的墓葬形制也極富特色,流行墓上設定支石的支石墓(即石棚),並且隨葬品的等級差異愈發顯著,高等級墓葬常隨葬有青銅兵器、銅鏡、勾玉等珍貴遺物,用以表現墓主人的特殊身份。相比權力私有化薄弱的繩紋時代,彌生社會無疑代表著更為先進的文明形態。
綜上所述,單純的碳化米遺存並不能作為彌生時代確立的標誌,考察彌生文化的起源應綜合考慮水田農業、環壕聚落、墓葬形制等方面的文化因素。在現有的考古資料範圍內,尚難以推翻彌生文化形成於公元前5世紀的基本結論。
彌生文化與東亞大陸
除彌生文化的形成時間外,有關其來源也是東亞考古學界長期關注的課題。稻作農業、環壕聚落等文化現象在繩紋時代末期的驟然登場展現出彌生文化並非日本的原生文化,其具有顯著的外來特徵。朝鮮半島在進入無紋土器時代中期(約公元前850年至前550年)後,分佈於大邱至松菊裡一線以南的松菊裡型別逐漸形成以稻作為中心的農耕社會。如密陽琴川裡、蔚山無去洞玉峴等遺址中均發現面積可觀的水田遺蹟。並且,松菊裡型別同樣流行環壕聚落。由此可見,彌生文化與朝鮮半島南部的稻作文明間存在著密切關係。
當然,朝鮮半島稻作農業的產生也是東亞範圍內稻作文明傳播中的一環。現階段有關稻作農業的起源存在南亞說、東南亞—雲南說、長江中下游說等眾多觀點。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就新石器時代而言稻作農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位於長江中下游流域。在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浜等文化中,均已形成規模化的稻作農業。21世紀以來,浙江上山遺址的發現進一步將該地區稻作農業的起源時間延伸至距今一萬年前後。隨著長江中下游流域稻作文明的發展,稻作技術也隨之廣泛傳播。江蘇龍虯莊、山東兗州王因(大汶口文化),以及棲霞楊家圈(龍山文化)等遺址中稻作遺存的發現,揭示出長江下游的稻作技術透過江淮之間傳播至黃河下游地區。而朝鮮半島與日本列島上稻作文明的起源無疑受到了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影響。
不過,有關稻作文明在東亞範圍內傳播的具體途徑,東亞學術界仍存在較大分歧,其主要觀點包括:其一,中國東部沿海地帶的稻作文明傳播到朝鮮半島南部,進而傳播至日本列島,形成彌生文化。這一觀點源於對各類考古遺存展開的綜合研究,因而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支援。如我國的嚴文明、日本的安藤廣太郎等諸學者均支援此觀點。隨著中日間有關人骨遺存對比研究成果的公佈,相關學說獲得了進一步的完善。其二,基於中國江南文化與彌生文化稻作文明間存在著與其他地域相比更為密切的內在聯絡,安志敏、樋口隆康、松本豪等學者均主張中國長江下游及東南沿海地區的稻作文明跨越東海直接傳播至日本列島內。此外,還有學者專門從稻種遺傳學研究入手,指出彌生稻作文明很可能是經日本的西南列島傳入後形成的。
稻作文化傳播的多元性
上述研究多依據稻作遺存的分佈,試圖建構一條固定的傳播路線。然而,不同地區的稻作文明特別是彌生文化表現出複雜的文化多樣性。這在以下考古學現象中表現得非常明顯。首先,彌生文化與朝鮮半島南部在水田農業、環壕聚落、支石墓等方面存在共同特徵,甚至朝鮮半島被視為彌生文化最直接的來源地。然而,彌生遺址出土稻作遺存中普遍存在的RM1-b基因卻並不見於朝鮮半島的稻作品種。而中國長江中下游流域廣泛發現了具有RM1-b的稻作遺存。可見,彌生文化的稻作品種很可能直接源於中國大陸。
透過體質人類學的研究,彌生前期日本列島的彌生人可分為“北部九州—山口”“西北九州”“南九州”三種類型。其中“北部九州—山口”“西北九州”彌生人骨中的線粒體DNA與同時期中國山東半島至長江中下游流域的人骨中的線粒體DNA較為接近。可以推定早期登陸日本列島的彌生人中相當一部分與中國東部沿海地帶族群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一點在支石墓的傳播上也可獲得印證。彌生文化主要流行支石較矮的“棋盤式”支石墓。根據近年的發掘成果,我國東南沿海地帶以浙江瑞安為中心分佈著數量可觀且型別豐富的支石墓,其中亦包含“棋盤式”支石墓。由此古越族被認為是彌生人的來源之一。
儘管彌生文化與中國沿海地帶文明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絡,然而同樣不能忽視二者展現出的顯著差異。例如,雖然各地的支石墓在形態上較為接近,但浙南支石墓中常伴隨出土的印紋硬陶及原始瓷卻始終未見於彌生文化。此外,彌生文化前期在生產中依然普遍使用石刀、石鐮等磨製石器,出土的少量青銅器主要為朝鮮半島製造的細形銅劍、細形銅矛、多鈕細紋鏡等用於彰顯墓主身份的器物。戰國時代已廣泛出現的鐵質工具尚未出現於彌生前期的遺址。
中國東部沿海地帶、朝鮮半島南部、日本列島西部的稻作文明間既存在明確的聯絡,也具有一定的差異。由此可見,當時稻作文明的傳播絕非以某一文化或族群集體遷徙的形式展開,而應是不同文化間交流與融合的結果。早期作為外來文明進入日本列島的彌生人很可能既包括受中國稻作文明影響而形成於朝鮮半島的稻作族群,同時也包括源於中國濱海地帶、以小集團分散遷徙的形式直接或經朝鮮半島短暫中轉後進入日本列島的族群。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有必要從多元文明融合的視角,考察東亞稻作技術的傳播與彌生文化的形成。
(作者單位: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