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國(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1年),是西漢初年我國南方建立的諸侯王國。秦末大亂,秦將趙佗趁勢割據嶺南,自立為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廣州)。趙佗本是秦朝鉅鹿郡東垣人(今河北正定),早年受命率軍平定嶺南,就地戍邊。他主政嶺南長達67年,被毛主席譽為“南下幹部第一人”。
南越國時期,嶺南社會、經濟取得巨大發展,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越王井、南越國宮署遺址等,生動展現了兩千多年前嶺南地區悠久輝煌的歷史文化,也充分體現了嶺南人民高超的治水智慧。
2000年4月,考古人員在廣州市越秀區發掘出一處南越國大型木構水閘遺蹟。經考,這是世界上迄今發現最早、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一處木構水閘遺存,是2000多年前南越國城市防洪、排水設施的一部分。洪水季節開啟水閘,城中積水可由城內排向城外;珠江潮水升高時,閘板閉合,可以防止倒灌;城中缺水時,提起閘板又能汲水入城。
水閘地處秦漢時期的珠江北岸線,地勢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可分為引水渠、閘室和出水渠三部分,南北長35米,閘口寬5米、建在灰黑色河道淤土上,其上疊壓有東漢、晉南朝和唐宋等晚期建築遺蹟。
整個水閘採用木材搭建,構築方法是先豎起一排方形木樁,用榫卯嵌入枕木,在木樁外側橫疊三塊寬約60釐米的擋水木板,再填土夯實,保證閘室側牆固定。水閘的閘門位於閘室中部,兩側方柱由上至下鑿有凹槽,用於插板閘水,可啟可閉,可裝可拆,是當時十分成熟高超的水閘控制洩流技術。
閘室底部用木頭組成矩形框架基座,由於水閘地基原本是淤泥軟土,為保證軟基建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工程透過“換土固基”的方式,將閘室底部的淤土清除,回填灰膏泥和山崗粘土,加強抗滲,減少沉降。
水閘在材料的選擇、鬆軟地基的處理、技術路線的處理、總體佈置、洩流處理、閘室穩定處理等方面,都與現代的建閘標準和要求基本相符,反映出秦漢時期的水閘建造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食水磚井:越王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是中國古代先民生產、生活的真實寫照。在秦統一嶺南以前,廣州百姓還是以喝江河水或池塘水為主,飲水的清潔衛生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天下大一統後,趙佗將中原地區先進的築井技術引入嶺南並加以發揚,在廣州市區應元路西面的廣東省科學館內有一口古井就是以趙佗來命名,被稱為“越王井”。《嶺表錄異》中記載,該井“深百尺餘,磚甃完備,雲南越趙佗所鑿。廣之井泉率滷礆,唯此井冷而且甘”。
除此之外,在1995年考古發現的“秦漢南越國宮署遺址”中,也發現了多口南越國時期的水井。考古隊員從其中一口井內抽取了水樣進行化驗,發現水質符合現代飲用水標準,且水中礦物質成分含量較高,可以說是兩千年前的礦泉水。為什麼南越王宮的水井歷經兩千多年仍能見清泉活水?這與其優質水源、濾水結構和保護措施密不可分。
優質水源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凡井水有遠從地脈來者為上,有從近處江湖滲來者次之。”南越王宮中的水井現存深度最淺9米,最深達14.3米,創下中國秦漢考古發現深度之最。水井附近地表以下約20米即為基岩層,而井底距今地表深19.3米,可以推測出這口井當時鑿深至基岩層表面,它穿過潛水層、不透水層,到達承壓水層,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的影響極少,水源穩定、水質清潔衛生,是理想的飲用水源,滲湧上來的水十分清澈甘甜,能與今天的礦泉水相媲美。
獨特濾水設施
南越王宮水井的獨特濾水設施是優質水的重要保障。在發現的水井底部均有細砂鋪蓋,為過濾雜質提供了重要作用。在井底鋪細沙雖可起濾水作用,但打水時容易攪動井水揚起細砂汙染水質,因此聰明的嶺南先民又在細砂上蓋一層石板,以防砂粒上揚,確保井水清潔,只在石板面上鑿幾個泉孔,讓井水慢慢滲湧上來。
建築材料
南越王宮的水井井壁與井穴之間的空隙均採用純淨的山崗土夯築,這種土土質細密、質黏,不透水性極好,可以有效阻隔大氣降水和地表水沿井穴滲入井內汙染水源。此外,考古還發現原水井上方築有井臺和井亭,以防止雨水直接落入井中汙染井水。正是有了這些保護措施,才保證了南越王宮的井水無比清甜。
親水景觀:南越國御苑
1995年和1997年,廣州市老城區中山四路西段北側清理發掘出南越國時期的一座大型石構水池和一條約160米長的曲流石渠遺蹟,兩者相互聯接,共同構成南越國御苑,是目前中國考古發現年代最早、儲存較為完好的宮苑例項。這兩次發掘分別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1996年“秦漢南越國宮署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越國宮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環境,設計了獨特的大型石構水池和曲流石渠,構築精巧,規模宏大,令人讚歎不已。
石構水池
1995年,在廣州市中心的一處建築工地,考古人員發掘出秦漢南越國時期大型石構水池的一角。池壁和池底為石片,呈冰裂紋裝鋪砌,池壁有17度緩坡,池底有向南延伸的木質導水暗槽。
1997年,在石構水池的南面,考古人員發掘出超160米長的石渠。石渠由紅砂岩石砌築,截面淨高0.7米,寬1.4米,底部鋪滿灰黑色卵石。石渠之水從北面石池底的暗槽流入,最終由西端的暗槽流出,來無影、去無蹤,其中巧妙的構思和精心的設計,造出石渠各段不同流速、不同波形和不同聲響的動態水景。
石池南端與石渠北端以木質導水暗槽相接,閘口分內外兩層,內層是用一石條打鑿成“凹”字形的方框,兩側及底部均鑿有凹槽,用來安裝控制水量的木閘板。外層是石箅,中間鑿有箅孔阻隔樹葉堵塞木暗槽。
石渠中段有兩處弧形石板構成的渠坡,猶如水利工程中的滾水壩,當水流翻過石陂時可掀起湧浪,形成碧波粼粼、水聲潺潺的人工水景,營造山谷溪澗的效果。
渠壁有三處缺口,缺口內斜鋪石板,東端有一彎月形石池。石渠北面石池的水在池、渠水面高差產生的作用下經暗槽流入石渠。由於暗槽截面狹窄,又會因“窄管效應”導致水流加速湧入石渠,並在暗槽出口不遠處急轉,衝擊石壁而發出聲響、產生漩渦,形成獨特水景觀,同時也有利於保持水流流速。
當水流轉過急彎,流入彎月形水池時,過水截面寬度變大,流速會明顯減緩,水中泥沙也會逐漸沉積。渠水經過彎月形水池後繼續迴轉向西,雖流速減緩,但穿行於左右散佈的大卵石之間,水流方向不斷變換,產生波動和渦旋。
石渠西端盡頭設有閘口,外接木暗槽,將渠水排出宮外。水閘分內外兩層,內層鑿凹槽放置木閘板以控制排水量,外層為石箅,可阻擋樹葉堵塞木暗渠,設計巧妙。
曲流石渠的整體走向是由北向南,再折向東,注入到一個彎月形的石池後,又轉而向西,蜿蜒曲折地貫穿了整個南越國王宮的御花園。從建築的角度來看,南越國宮苑體現了我國園林藝術的精髓,是古代山水園林建築之精品。
來源: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