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道,幾乎每個盲人至少都有一個迷路或分不清方向的故事。
儘管使用了手杖、導盲犬,得到陌生人的幫助,還有像谷歌地圖這樣的導航應用程式,但美國盲人委員會的一名負責人克拉克·拉什法爾說,對很多失明以及視力低下的人來說,迷路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僅僅聽到某個應用程式說“500英尺後右轉”這樣的指令,通常並沒有提供足夠的資訊來保證盲人的獨立性和安全性。
他說:“我們走自己熟悉的路線,因為我們知道這些路線是可以到達的,我們也知道我們熟悉的地標。”
不過,隨著專門設計的新應用程式(考慮到行人和無障礙環境)的推出,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由於繪圖技術和智慧手機攝像頭的改進,很多應用程式已經具備像室內導航、對周圍環境進行詳細描述以及對障礙發出更多警告的功能。
拉什法爾說:“我們還處於早期階段——這些技術在過去10年才剛剛出現。我認為,為殘疾人和更廣泛群體提供更多交通訊息的主流潛力是巨大的。”
一個例子是僅在加拿大多倫多釋出的MapInHood。它最初是為了幫助盲人,但也具有主流吸引力。這款應用程式提供個性化導航,使行人能夠獲得有關很多潛在障礙的資訊,包括人行道交通、建築風險、哪些十字路口有連線人行道和街道的斜坡、腳踏車停放點,以及長椅、餐車和噴泉的位置。它還提供了避免樓梯、陡坡或所有障礙物的導航——這些工具幫助了殘疾人,但也能惠及其他人,例如提著行李箱或推著嬰兒車的行人。
另一款應用程式名為NaviLens,使用彩色的二維碼,智慧手機根據二維碼標識的大小,可以從40或65英尺以外的地方進行掃描。這些二維碼觸發使用者的手機,以提供面前的興趣點資訊,當用戶面對標識時會發出“叮”的一聲,同時還告訴使用者距離興趣點究竟有多遠。
這可以幫助盲人更好地精確定位公交車站或地鐵站入口,同時還令他們能夠在GPS訊號不可靠的情況下,獲得準確的位置資訊,比如身處地下或高聳的城市叢林之中。這些資訊還以多達34種不同的語言提供——這令其可能成為不會說當地語言的旅行者所使用的潛在工具。
但為了讓這款應用程式融入日常通勤,世界各地的城市、城鎮和機構還需要沿著路線安裝帶有二維碼的標識——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報道還稱,還有很多應用程式都是基於現有的開源地圖資料,比如OpenStreetMap,這是由數千名志願者建立的一款免費的、可編輯的世界地圖。
一個潛在的問題是,任何人都可以更改這些地圖,並輸入不正確的資訊,而OpenStreetMap依靠其他貢獻者和志願者以捕捉不準確之處並加以修正。其他使用眾包資訊的應用程式,比如MapInHood,也不得不應對同樣的問題。
這些應用程式前景巨大,但一些人對此持謹慎態度。美國路易斯安斯盲人中心的手杖使用教練羅蘭·艾倫下載了其中的幾個應用程式,但他並不認為這些應用程式將完全取代盲人的手杖。他擔心僅僅依靠價格昂貴的手機技術可能會出現故障,如果電池電量耗盡,可能會導致一些人陷入困境。
他說:“我個人認為,這項技術是隻有在你無法獨立完成時才會使用。”
然而,他還表示,只要這些應用程式是負擔得起的,並提供一些盲人用手杖或導盲犬無法做到的事情,他就全力支援開發這些新技術。他還說,它們必須與盲人使用的其他工具相容。這就意味著這些應用程式應該相對免手動,並且應該有效地傳遞資訊。
除了對失明和視力低下的人有用之外,美國盲人印刷所的全球創新負責人格雷格·斯蒂爾松認為,最終成功的應用程式將是那些除了在無障礙環境之外,還能提供更多好處的應用程式(例如幫助醫院追蹤裝置或協助倉庫追蹤產品),而且幾乎不需要額外的基礎設施(標識、藍芽連線等)來設定。
隨著技術在識別或引導人們透過障礙和路徑方面變得更好,斯蒂爾松說,這類應用程式最終可能被某種自主行人導航工具所取代,就像自動駕駛汽車那樣,但前者用於人行道。
他說:“這可能是下一項重大前沿技術。也許沒有精確繪製出具體的空間,但也許可以幫助盲人進行實時導航。”
他還說,另一項重大前沿技術是室內繪圖技術。如今,很多導航應用程式到門口就停了,就在失明或視力低下的人走到了可能更具挑戰性的時候。
但像GoodMaps這樣的一些應用程式正在開始嘗試為機場、火車站、辦公樓、購物中心和醫院等室內空間建立導航工具。
GoodMaps使用了3D環境繪圖技術來掃描室內建築和空間。透過可以建立地圖,並將其上傳至雲服務上。
建築所有者控制對地圖的訪問,但假設這是可供使用的話,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然後,這款應用程式會將手機上的圖片與雲端圖片進行對比,告訴使用者他們在哪裡,為他們指出方向,或者大聲宣佈他們周圍是什麼。
GoodMaps的執行長何塞·加斯坦比德說:“作為一個視力正常的人,你將能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地進入更多建築,並找到路,因為我們正在努力實現無障礙導航。”
他還說,該公司還在開發一款針對沒有視力問題的使用者使用的應用程式,並預見在這樣一個世界中,某人可以進入商店尋找特定的物品,無需在過道間徘徊,就能直接導航到那裡。
報道認為,這個願景能否實現,取決於有多少人點選下載。(編譯/殷夏)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