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有沒有因為電商狂歡節往購物車裡裝東西,都無法阻擋對線下消費的新鮮感,因為同質化的電商體驗的中心始終是“物“,當走到消費者越來越善變的新消費主義時代,人才是生活的主宰。文和友把城市的記憶摺疊成一個立體的盒子裡,為消費者打造了一個獨立的時空,人們在裡面消費的正是喧囂的鬧市體驗和即時可獲得的社交籌碼;無數淘系品牌走到線下開設實體店,一方面想要升級品牌形象,一方面彰顯出急切地想要和消費者構建夠溝通場域的野心;時尚品牌的店面不僅越來越大,而且玩法越來越多。誰說實體經濟已死?我看不僅沒有,好像這陣風還越刮越“大”了!
新零售絕不是實體店的翻版
實體店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想必這是很多人的疑問。畢竟每個人手裡的智慧手機已經越來越像阿拉丁神燈,精準解讀你的願望。但是在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提出了“新零售”概念,也就是用資料去完成商業三要素——人、貨、場的重構。過去零售行業的邏輯和鏈條是以商家和生產商為中心的,如今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將購物形式從線上突破到線下,畢竟“慾望”是不分線上和線下的。所以有專家言,未來實體零售店不僅會繼續存在,而且承載的意義將會更加豐富,銷售盈利僅僅只是其中一個目的,更多是成為線上電商的體驗店、品牌形象店,起到引流和品牌展示的作用,甚至成為人們社交或者休閒的場所。我們或許可從巨頭甚至是新消費品牌頻繁的動作中窺見一些苗頭。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稱,電商巨頭亞馬遜目前正計劃在美國開設數家大型實體零售店,以擴大其在服裝、家居用品和電子產品領域的影響力。經營方式將類似於百貨店,而首批百貨店預計將在俄亥俄州和加州開業,這些商店的面積約為3000平米。雖然這個規模和美國傳統百貨商店比不算什麼,但是別忘了亞馬遜本就是手握大資料的電商巨頭。向實體店的轉變可有助於亞馬遜收集更多客戶的資料,向消費者推出更具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其實回顧亞馬遜的零售路徑,你不難發現它想要實體化的野心。2015年,亞馬遜開設第一家實體書店,目前仍然繼續擴大中;2018年開設第一家四星級特級商品店和無人便利店;2017年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並在3年後推出了實體生鮮雜貨店。如今在擁有30來家實體店的時候還想進軍百貨商場,這是看中什麼呢?
如果說電商巨頭不乏試水的資本,那麼近兩年在中國新消費品領域玩得風生水起的凍幹咖啡品牌三頓半同樣有進軍實體店的野心。在上海最有名的網紅街道安福路,三頓半開了自己第一家線下咖啡概念店,店鋪名稱為“into_the force(原力飛行)”。店內產品除了現制咖啡、招牌盒裝速溶凍幹咖啡和麵包以外,還有陶瓷杯、帆布包等周邊產品。但是這也並不是三頓半第一次開設線下門店,早在2019年,三頓半就在起品牌起源地長沙開出Demo咖啡店。從規模以及概念上看,長沙店鋪更像是以後三頓半會發展的常規門店型別,而上海概念店是作為品牌的形象擔當,承載著一定的引流功能。
三頓半長沙概念店
無論是亞馬遜還是三頓半,走的都是用線上資料反哺線下,線下又可為線上引流這樣一個路徑。新零售似乎確實就新在不以渠道來劃分商業模式,而是在如何解決消費者的“慾望”上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