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和風尚,是一種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會潛移默化地對家庭成員的成長產生重要影響,也由此造就了不少“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佳話。翻閱山東大學的歷屆學人、校友名冊,會從中找到不少優秀家庭的傳承故事,祖孫、父母、夫妻、兄妹,一家幾代人同上山大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些家庭在薪火相傳中,也將山大的優良學風、校風融入了對後輩的培養中,讓不少學子樹立了堅定的志向,獲得了向上的動力,為他們成長為棟樑之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期推送,小編就帶你去探訪那些“學霸”家庭,瞭解他們與山大的神奇緣分!
(按入學時間排序,同時則按姓氏首字母)
耿浩源:一家三代四位山大人
耿浩源是山東大學數學類專業2021級新生。他是家中三代中第四位山大人,他的爺爺是山大71級化學系校友,外公是65級化學系校友,父親則是94級國際金融系校友。
耿浩源報考山大,也與家人的影響有關,爺爺、外公和父親都曾給他講過他們那個年代在山大經歷的一些故事,這使他對山大的瞭解日益豐盈充實,這些美好的嚮往和期待促使耿浩源最終選擇了山大。
倪道涵:和父母、妻子做校友
倪道涵是山東大學社會學專業2021級博士新生。“我的妻子畢業於山東大學,父親是80級的老山大人,母親是79級山大醫學院學生,現在我們一家四口人都成了山大校友。”
受到家人的影響,倪道涵從小就有一個“山大夢”。“本科畢業後第一次讀研究生並不順利,中間也經過了一段時間才考上,到了讀博階段,我心裡也總有這種念想,看透過自己的努力能不能實現這個目標。”如今,34歲的他終於實現了這一願望。這次倪道涵帶著女兒來到了報到現場,他希望15年後女兒也能再次來到山東大學作為新生入學,延續一家人的山大情緣。
陳宇城:10年兩代山大人
陳宇城是山大外國語學院2020級本科生,她的哥哥和嫂子都是山大藝術學院2010級校友。
陳宇城的哥哥和嫂子相識於這裡,且山大向來以文史見長,文科專業和辦學模式都很吸引人,因此她小時候就很嚮往山大,在填報志願時自然將山大列為了自己的目標。
馬邦興:哥哥的優秀引領他前進
馬邦興是管理學院2020級本科生,他的哥哥是山大2009級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的學生。
哥哥考入山大時,馬邦興上小學,那年9月開學,他第一次隨哥哥來到山大,從此堅定了報考山東大學的夢想。哥哥一直是馬邦興的榜樣,哥哥在大學時就身兼班長、學生會負責人等多種職務,還不時拿回刊載著他主持會議照片的學校報紙,這都給了馬邦興激勵和引導。
劉峻騏:祖孫的隔輩山大緣
劉峻騏是山大生命科學學院2020級本科生,他的祖父是山大經濟學院1977級校友,還有一位兄長是山大泰山學堂物理取向的學生。
劉峻騏的祖父是恢復高考後山大的第一批學生,在校期間刻苦勤學,畢業後以祖國建設為己任。祖父的風骨讓劉峻騏敬佩,也是他的精神榜樣。
宋春雨:是父女也是校友
宋春雨是山大管理學院2020級本科生,她的父親是山大國政學院1991級校友。
小時候,宋春雨常隨父親到濟南出差,也多次在山大校園內遊玩。在爸爸的影響下,宋春雨被山大莊重的氣質深深吸引,自小便熱愛嚮往山大。
張嘯宇:一家三代成校友
張嘯宇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級本科生,他的爺爺是1964屆電子系校友,爸爸是1993級電子系校友。
父親和爺爺的經歷和教誨對張嘯宇影響頗大,正因如此,“山大就是心中的目標。”他希望在晶片等高精尖產品領域研習,為國家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陸懋蓀:一家八口結緣山大
陸懋蓀是山大化學系1955級校友,曾在山大工作28年。他的二姐陸懋雲於1950年考取山東大學醫學院,三哥陸懋慈於1951年考取山東大學地質系(地質系在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合併到長春地質學院)。陸懋蓀的二女兒、女婿就讀於山東工學院(後改名山東工業大學,併入山東大學)計算機系。侄兒就讀於山大物理系,侄外孫女本科就讀於山大生命科學學院,現在美國哈佛大學做博士後。
在山大120週年校慶之際,山大青島校友會倡議為青島校區捐贈樹苗,經商定,陸老全家8位山大人決定每人出資1000,各捐贈一株略表感恩之心。涓滴細流匯成大海,母校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眾多這樣無私感恩的山大校友。
傳承好家風,弘揚優良學風,願家國情懷、崇實品格、擔當精神、創新素養的“山大基因”對更多青年學子產生有益影響,願更多學子在這裡成長成才,傳揚山大精神,做國家棟梁!
歡迎關注“山東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第一時間獲取關於山大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山大視點、媒體看山大、山東大學青島校友會官微、中國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