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秋葉大叔 | 編輯:林琳
這兩天刷到一檔真人秀,意外地看到香港藝人陳小春、張智霖在消防隊學救火。
不是拍戲,而是真的住在消防隊裡,每天上場訓練。
我看了之後無比同情兩位港星的年紀。
5x10米折返跑訓練,勉強一輪下來,唱跳舞臺上那點體能馬上就不夠用了。
單槓訓練,引體向上,這種難度可就要了老命。
54歲的陳小春,人是吊上去了,像一件衣服晾在那兒左右搖擺,就是拉不起來。
教練說,你倒是拉一個呀。
陳小春拼了命把頭探出了單槓,面部充血,好擔心他一口氣上不來暈過去。
張智霖雖然比陳小春年輕4歲,但是掙扎了兩下,還沒來得及搖擺,直接就掉了下來。
體能訓練笑點拉滿,但到了真火訓練,就有幾分危險了。
跨火欄,穿火網,破窗進入火海救人,普通人焉有不怕的道理。就算保護得再周到,熊熊烈火還是讓人觸目驚心。
陳小春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看著他火中的身影,讓人再次對消防員的職業肅然起敬。
張智霖在破窗時體力透支,導致完成專案超時,他懊惱,“如果年輕一點,也許不會那麼無力,我不想做水準不夠的人。”
這份對年華老去的無奈也很真實。
這是芒果TV打造的新綜藝,讓“披荊斬棘的哥哥們”帶領觀眾深入體驗六個特殊職業。
不得不說芒果TV作為行業的佼佼者,幾乎每一次製作都是大手筆造浪,從內容到營銷均讓同行很難超越。
他們有成熟的市場經驗,知道在如今的輿情環境下,節目怎麼做才能既安全,又有流量。
1、
為什麼芒果TV的綜藝總是收視贏家?
正像芒果TV副總裁方菲說的那樣:
當你用社會的情緒和價值觀去理解一個內容的時候,你就會比其他人更先看到勝利的機會。
《披荊斬棘的哥哥》節目火了,帶火了大灣區男團的五位港星,芒果TV沒有讓他們延續舞臺唱跳,而是穿上反差萌的制服,開起了餐館。
與過去成功的飲食綜藝《中餐廳》相比,《大灣仔的夜》最大的特點,就是這家店的菜不好吃。
沒有大廚跟著,每一期都是五個人現學,現做,不是肉太鹹了,菜太老了,就是蛋炒糊了。
但是,到店的客人和影片觀眾都很開心,五個經歷過歲月洗禮的港星坐在身邊,從家長裡短聊到事業困境,這不就是港劇中的閒話家常嗎。
節目收視大好,很多人說,這五位年近半百的老港星翻紅是因為自帶情懷濾鏡。
這話不假,但也不是全部。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爆紅,一個人能夠抓住機遇,與他的專業實力、個人選擇都密不可分。
陳小春和張智霖有深入人心的作品基礎,而且他們均較早地與內地團隊開展合作。
陳小春早年飾演《古惑仔》的“山雞”一角,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那麼多版《鹿鼎記》,觀眾就只記得他演的韋小寶。
近幾年他頻繁亮相夫妻檔綜藝節目,他能在《披荊斬棘的哥哥》中拿下觀眾喜愛度排名第一,可見他在內地積累的人氣有多高。
張智霖是唱功、演技、顏值兼備的藝人,他極其自律,內地觀眾津津樂道的《衝上雲霄》,他出演時才40歲,十年過去了,同齡人都長出了啤酒肚,他還是公認的“機長制服”天花板。
謝天華18歲出道時是獨立舞蹈演員,在披哥的舞臺上,他的舞蹈功力依然能打。你絕對看不出他已經是54歲的人。
梁漢文20歲就推出自己的首張專輯,如今50歲的他在節目中隨口清唱,就唱出了CD一般的水平。
林曉峰則出身港圈演藝世家,他的姐姐林珊珊是資深經紀人。林曉峰能夠先人一步抓住在內地發展的先機,和她姐姐的經紀策劃有直接的關係。而且林曉峰多年從事綜藝主持工作,綜藝節奏他早就駕輕就熟。
這些圍繞港星打造的綜藝節目和成功的IP,都是以情緒關係為核心的產品。
從小方面看,這些港星的際遇恰恰對應某些打工人的現狀,他們有中年危機,處在被行業淘汰的邊緣;他們的事業在下滑,疫情之後,許多港星沒有工作也是事實。
但是他們從未鬆懈,精神狀態和業務能力都線上,而且身段柔軟,該轉型就毫不猶豫轉型,大眾就會被他們的精氣神所感染。
往大了看,國家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這是整個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這些年港星紛紛往內娛再就業,說明三地經濟正在協同發展,這也是人心之所向。
2、
港星紛紛轉戰內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迴歸舞臺。
向來務實的港星們沒有過多遲疑,他們迅速找到內地發展最迅猛的流量戰場——影片平臺。
已經過氣很久的港星陶大宇,怎麼也想不到他在54歲的時候,因為唱了一首劉德華的歌走調走得奇形怪狀,在抖音上變成一個熱門影片。
他由此在抖音走紅,然後又紅回了香港。
謝霆鋒很早就主攻內地市場,他瞄準了抖音上最受歡迎,回報最快的型別——美食探店。
選的美食也都是普通老百姓消費得起的食物,豆漿油條、麻辣火鍋,愉快地吃喝,都快讓人忘了他是個音樂人。
這其實是經紀團隊對於藝人的定位,抖音背後是巨大的流量市場,當然要迎合抖音大眾的喜好。
沙雕段子也是抖音上很受歡迎的內容,港星都能放下身段,比如梁漢文就很熱衷拍段子,看得出團隊和裝置都很到位。
美女港星則集體掀起懷舊風,比如九十年代風華絕代的女神關之琳,她的團隊顯然有備而來,黃飛鴻的情懷牌一亮,粉絲蹭蹭就漲到了300多萬。
當然,要說牛誰也比不上這個號,直接將內地觀眾的情懷一網打盡。
它就是,香港TVB官方抖音號,坐擁1000多萬粉絲。
二十多年來香港娛樂圈在內地掀起浪潮的風雲人物,所有的影視作品,綜藝晚會,你看過的沒看過的統統都有,完全是一部香江憶舊錄。
以往大家想看還找不到高畫質片源,神通廣大的抖音徹底實現了“普天同樂”,而且就憑TVB這個號的資源,感覺可以十年保持日更。
相比各路港星出盡百寶地更新內容,還有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就是劉德華的抖音號掉了60多萬的粉,原因是他停更了一個多月。
劉德華當然不用靠抖音的粉絲賺錢,但也說明在社交媒體平臺,無論你是誰,觀眾短暫的注意力只與內容的動態緊密相連。
一個擁有海量作品的天王巨星,在最火熱的平臺上如果不夠積極進取,關注程度也會被後起之秀輕易超越,這就是影片時代。
從這些上演花式求生記的港星身上,我們可以看出港娛的輝煌落盡已成定勢。
八九十年代,內娛對國際大都會香港總是帶著仰視,當時還流行一句話:“少壯不努力,一生在內地”。
如今話要倒過來說,努力的港星紛紛在內地開啟“就業三連”——在短影片攢熱度、在大劇組串場、在綜藝裡跑通告。
疫情又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香港口岸遲遲不通關,眾多藝人待在內地回不去,所以屢屢被綜藝或劇組邀約,也算塞翁失馬吧。
有人先行,然後掙到紅利;有人追隨,也能分到好處;有人觀望,他們眼裡一切變化不可理喻。
而我們這一輩人,有幸成為了時代變遷的見證人。
3、
金融學者香帥說過一句話:人類的財富創造從來都和城市緊密相連。
就好比扎克伯格曾說,如果他不是從波士頓搬到了矽谷,臉書不一定會成功;馬雲落腳杭州,是因為長三角遍佈輕工業民營小企業,“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企業願景才得以落地。
今天也沒有人能夠否認,港星轉戰內地,正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的年齡是不可逆的,但是經濟的週期會起伏,行業的風水會輪迴。
一個人能否等來新的機會,關鍵在於他能不能持續地死磕,身段又夠不夠柔軟,哪裡有機會,就去哪裡。
還有,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競技狀態,始終保持在新環境努力求生的精神。只有過氣的人,沒有過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