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義務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的問題,如今,35年過去,群眾對“上好學”的需求日益迫切。與此同時,教育焦慮和教育內卷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那麼,義務教育加減法能否緩解焦慮、走出內卷?
不只有一條路
“主要是高等教育資源少,分配不均衡,跟當前社會需求不協調,不是小修小補能解決的。”作為高一學生的母親,小翔媽媽坦言,初高中教育改來改去還是治標不治本,但是,減少初高中學習年限她是贊成的。
恆恆15歲,在恆恆爸爸看來,緩解教育焦慮、打破內卷的關鍵在於從源頭普及高中教育,讓每個孩子都有上升的空間,在心智成熟之後有能力選擇自己的職業道路,而不是像如今這樣被迫中考後分流。
恆恆爸爸認為,教育的目的不應該是淘汰那些不適合學習的孩子,而是讓那些孩子也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過早根據成績分流,只會扼殺孩子們的上升通道。
在高中教師佳欣眼中,推行十年制義務教育這一建議的出發點是好的,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孩子的升學壓力,“現在升高中太難了,十年制義務教育可以真正讓孩子接受素質教育,而不是被各種輔導班填滿童年。”
不過,佳欣認為,上述建議短期內很難落實,相關部門應該進一步提升高職、高專的教學質量,真正讓孩子們學好技術。此外,藍領工人的社會地位和薪資待遇也應提高。
河南一所小學的校長肖麗認為,內卷問題並不是學校教育制度造成的,而是由教育資源緊張造成的。
“中考決定了只有一半人能上高中。如果不去重點高中基本和985、211大學無緣。也就是說,高中的目的就是刷掉一半人,讓能上高中的考大學,讓上不了高中的去職業學校。所以,才有唯分數論,一分刷掉很多人。”
對於現行中考高考制度,肖麗認為是公平的。她說:“至少保證在這個教育環境下能夠適應的孩子可以勝出。解決內卷,恰恰是應該讓學生和家長有更多選擇,而不是隻有這一條路可走。”
明月是一個3歲孩子的母親,她表示,目前還有很多地區的孩子不能接受優質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所以,當下的重點是提升九年制義務教育水平,然後再考慮普及高中,也就是所謂的十年制義務教育。
她強調,有必要透過中考對學生進行分流,而分流的時間需根據我國教育水平和學生的綜合情況而定。
“在我們國家就算上了高中,考不上大學的也有很多人,而且在目前的就業環境下,就算考上大學又能怎樣?人生的道路很寬闊,並不是只有這一條路可走。”明月坦言,孩子如果有某方面的特長,不一定非要參加高考。
競爭常態
對於推行十年制義務教育,有的網友表示支援,認為有兩點值得讚賞。一是縮短學習時段。十年時間分配是五年小學、五年中學,初中和高中在一起,比起將初中和小學劃在一個學段更有科學性。因為教育的終點比起點更重要,站在需求的角度才能更好地規劃和整合一個孩子的學習生涯。
二是就近入學,均衡資源。擇校的父母們長久以來忽視了一件事,就是在他們擇校的同時,也使得高素質的家長和孩子讓學校的競爭力增強。
提升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比鼓勵教育競賽,培養出一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做題機器進入大學要有意義。只有基礎教育均衡,才能讓進入大學的孩子有一個充滿自主意識和學習熱情的新開始,而不是在疲於應付“升級打怪”的過程中迷失自己。
有網友認為,普及高中推行十年制義務教育可以讓社會階層差距進一步縮小,階層流動性增加,推遲內卷。他給出3個理由:首先,很多孩子上了職高、職專,由於沒有高考壓力,可能學不到技能和本領,這是家長和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推行十年制義務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素質,讓孩子高考後再被分流去職業技校更能滿足藍領需求。
其次,初中很多孩子心智不成熟,如果過早分流,會失去考大學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很可惜。推行十年制義務教育能夠讓更多人有機會考大學,部分孩子即使高考成績不理想,但有了高考成績還可以申請國外的大學。
最後,中考分流讓家長的焦慮期提前至小學甚至幼兒園,加重幼兒學習負擔。推行十年制義務教育可以推遲分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推遲內卷的作用。
當然,對於十年制義務教育不乏反對的聲音。有網友認為在國家財力不允許12年義務教育的情況下,推行十年制義務教育,不如完善職業高中、中專等職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而將高中作為選拔考試不納入義務教育。
一方面,將職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可以完善職業教育的各項建設,提高職業教育水平,讓職業教育真做到職業化;另一方面,高中仍在自費階段,讓想考大學的學生去考大學,同樣也可以降低所謂的焦慮和內卷,而不是非要在年限上做考慮。
還有網友說,應該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推行十年制義務教育,提升新一代受教育程度,這是對的做法。然而,對於透過推行十年制就可以解決內卷,他則不贊同。在他看來,卷是競爭的常態,人生不同階段總會有競爭。“強扭的瓜不甜”,應尊重個人的選擇。義務教育加減法,著實考驗決策者的智慧,需精準考量,謹慎決策。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 《民生週刊》記者 於海軍 □ 實習生 武子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