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金武
近日,“《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報告(2021)》釋出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在報告中指出,北京作為我國科技資源最為豐厚的地區,具有率先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潛力,但面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發展需求,依然任重而道遠。當前,北京的科技、人才優勢還有待進一步發揮,創新發展的短板尚需進一步補足。
理性看待研發投入佔比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提出,到2025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形成,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基礎研究學科佈局與研發佈局實現最佳化,基礎研究經費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達到17%左右,力爭在核心領域取得重要技術突破和引領性原創發現,為有效解決重點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提供源頭支撐。
關成華表示,從現實看,目前北京基礎研究投入相對不足,跟蹤式研究居多,開拓性研究較少。2020年,北京研發投入總量為2300多億元,總量較高,但從投入結構來看,對基礎研究環節的投入相對不足,僅為16.04%。
根據《2019國際科技創新資料洞見》報告,北京的平均標準化論文影響力在全球20個創新城市中僅排名第18位,說明北京的學術生產總量與學術影響力之間存在鴻溝,跟蹤式研究居多,開拓性研究較少。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也指出,在北京的研發投入中,院所高校研發投入佔85%,企業研發投入佔15%。而企業研發投入中,有一大部分是在京企業總部的研發投入。北京的優勢是知識創新,短板是技術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城市與房地產經濟研究室主任劉彥平強調,“科技資源並不一定就是創新優勢”,要把科技資源轉化成創新優勢,才能真正帶動研發能力提升。
創新鏈產業鏈融合不足
此外,北京也存在創新鏈與產業鏈結構性脫節的現象,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需進一步加強。資料顯示,“十三五”時期,北京流向本市的技術合同成交額佔比不足三成。可見,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比例偏低是當前北京面臨的現實問題。
關成華認為,事實上北京創新的主力軍是高校和科研機構,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相對偏低,造成創新鏈與產業鏈的結構性脫節。
“雙鏈融合不足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趙弘也表示,周邊沒有完善的產業鏈和創新鏈,是北京的一個短板。
“創新不能導向到硬科技創業上、‘卡脖子’技術的攻關上,就會導致發展脫實向虛。”趙弘呼籲,北京的產業鏈創新鏈要高度融合,這樣才會把創新資源匯入到解決實際問題上。
京津冀協同創新是三地發展的重要牽引。關成華表示,目前京津冀協同創新仍需加強,產業鏈分工協作效率亟須提升。
“京津冀三地雖然都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作為各自的主導產業,但未能形成基於主導產業的產業鏈分工,區域協作網路綜合密度不高,跨區域地方政府協作程度也有待加強。”關成華說。
“未來,京津冀三地要實現產業鏈、創新鏈、園區鏈、服務鏈、政策鏈的多鏈融合,實現北京創新向周邊輻射,解決北京創新鏈、產業鏈受限的問題。”趙弘建議。
科技人才結構性缺口突出
近年來,北京科技人才結構性缺口比較突出,國際科技人才合作困難的態勢開始顯現。
“雖然北京擁有雄厚的人才基數,但關鍵核心領域人才缺口依然較大,特別是在人工智慧、生物等諸多新興技術領域的頂尖科技人才較為缺乏。”關成華指出。
根據科睿唯安公佈的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共有6167人入圍,北京僅有274人,佔比僅為4.4%。當前,受逆全球化思維及疫情的影響,北京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科技合作,尤其是科技人才的合作將面臨更多難題。
此外,疫情影響或長期持續,嚴重阻礙北京融入全球創新網路。根據2020年中關村科學城對506家企業的調研資料,有海外業務的企業約210家,其中有69%的企業受疫情影響,海外業務出現延後或停滯現象。世衛組織的預測,疫情影響或將長期持續。
“因此,如何突破疫情阻隔,進一步融入全球網路也是北京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關成華說。
來源: 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