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科技創新的主體是企業,而科技創新的眾多資源在科研院所,公共研發平臺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新生事物,正在成為科技創新的“新勢能”。
這個“新勢能”是隨著我國向創新型國家邁進應運而生的。往小了說,“新勢能”可以解決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難點”;往大了說,中小微企業能否形成“千軍萬馬”式的創新態勢,事關整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新勢能”則有助於這些“科技小草”成長為“創新叢林”,從而形成“萬類霜天競創新”的良好生態。目前,青島的公共研發平臺建設只邁出了第一步,要想放大“新勢能”,必須釐清其中一些關鍵問題。
公共研發平臺建設必須充分發揮好“兩個作用”。首先,要發揮好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平臺發展要充分尊重市場化規律,無論是人才配置、交易價格還是核心競爭力的培育,都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平臺要透過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來贏得發展機會,不能只依賴政策扶持。只有經過市場大潮的洗禮,平臺才能有活力,才能更好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支援和服務。其次,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頂層設計、政策配套等各方面形成體系。應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動員更多擁有科學儀器裝置的科研院所乃至有條件的企業加入到公共研發平臺的建設中來,讓更多科學儀器裝置進入“共享”行列。
此外,仍有很多企業應用平臺的共享意識不強。這一方面是企業自身問題,另一方面,也與平臺資源分散難以有效對接有關。青島的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但技術創新問題極為複雜,這既需要良好的體制機制保障,也需要有“研發連結者”那樣的團隊來建立有效連結。
新生事物發展久了,就可能形成新生態。當科學儀器裝置共享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相信公共研發平臺會多起來,企業應用會多起來,“研發連結者”也會多起來,這樣一個全新的創新生態定會充滿活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