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即將過去的2021年,光伏製造環節的投資與擴張,用“兇猛”一詞並不為過,甚至是“瘋狂”。
從2020年的擴張開始,“內卷”一詞風靡光伏產業,這也是一種“囚徒困境”,雙碳引領下,兇猛的擴張和進擊還能為未來爭取發展與生存空間,不擴張可能就意味著“等死”。
黑鷹光伏最新統計發現,2021年,光伏製造環節的總投資規模超過7200億元。這樣的投資力度,幾乎是2020年的兩倍;幾乎是2017、2018和2019三年投資力度的總和。
光伏成為確定的大賽道,各路資本爭先恐後瘋狂湧入。在年度超過7200億的光伏投資規模中,單個投資規模在億元以上的光伏專案已超130個,10億元以上的專案近100個,100億元以上的專案約有25個。
低碳經濟與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未來的大趨勢,未來已來,未來充滿希望,但瘋狂擴張下,未來也充滿殘酷競逐。以下是黑鷹光伏獨家統計的2021光伏製造各大環節的投資狀況,供讀者朋友們參考。當然,在光伏產業中,一些製造環節的投資專案可能未公開,歡迎讀者在留言區補充。
一.全產業鏈一體化專案投資規模近2000億,每個專案投資手筆動不動就是幾百億,這樣的力度在這個產業中前所未有!
黑鷹光伏在此前的文章中分析過,縱觀產業大勢,我們明顯可以看到,由於光伏外部環境鉅變,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很多企業都在加速構建一體化,筆者統計發現,2021年已有7家企業釋出光伏全產業鏈擴張公告,每個專案投資預算都在100億元以上,7大全產業鏈專案總投資預算達1908.5億元。
最新的訊息是,12月27日,東方日升公告稱,擬在包頭投資固陽金山工業園區增量配電網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示範專案 (二期),專案總投資初步預計為446.5億元。
12月14日訊息, 江蘇陽光集團在巴彥淖爾投資351億,將投建10萬噸多晶矽及15GW拉棒、元件等。
同期訊息,合盛矽業擬於2022年3月在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投建矽基新材料產業一體化專案,計劃投資355億元,預計2024年全部建成投產。
(左至右:合盛矽業董事長羅立國、信義光能董事長李賢義、海螺集團董事長王誠)
此外,光伏玻璃寡頭信義光能大手筆入局產業鏈更多環節,12月13日,雲南政府與與信義光能簽訂年產20萬噸多晶矽和2萬噸白炭黑,日熔化1400噸浮法玻璃、2400噸光伏蓋板專案,三個專案總投資230億元。
而在12月3日,作為中國最大的建材企業集團之一,海螺集團鳳陽縣政府與在滁州簽約“光伏綠色產業園”專案。,該專案包含石英岩深加工、光伏元件、太陽能發電、港口碼頭和光伏電池片等6個子專案。
二.多晶矽環節湧入不少新玩家,投資規模超2000億元,可能還會有更多資本資本進入這一環節,用不了多久,多晶矽也進入瘋狂內卷。
矽料是過去這一年半整個產業最能“卡脖子”的環節,也成為最能把握“定價權”的環節,這一時期矽料漲價的幅度,一次次超越產業各方的想象。“擁矽為王”的東方希望、大全、通威、協鑫、特變等國內多晶矽主廠商也在這一波持續漲價中獲取了可觀利潤。
有利可圖,大量資本也進入到這一環節,這個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面孔”,比如:青海麗豪是誰?晶諾新能源是誰?
公開資料顯示,青海麗豪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4月,計劃總投資180億元分三期建設年產20萬噸高純晶矽生產專案。一期投資45億元,計劃於2021年7月動工,2022年12月建設完成。
特別注意:2021年9月17日,青海麗豪新增7位股東,其中浙江正泰和上虞晶盛分別位列第二與第三股東,具體持股比例沒有公開。據業內訊息,青海麗豪幕後老闆為IDG資本,而操盤手擔任過某多晶矽龍頭企業的負責人。據知情人士透漏青海麗豪將借鑑內蒙某矽料企業的施工、運營模式,目前已經從內蒙通威、新疆東方希望等矽料龍頭企業高薪聘請了不少專家、工程師,目前正在按部就班建設中。下圖是青海麗豪生產基地:
此前,黑鷹光伏統計發現,2021年中國多晶矽在建和計劃中的專案已超過25個,若全部投產,2025年中國多晶矽產能將達到330萬噸左右。330萬噸多晶矽可以生產超過1100GW矽片。
我們最新統計發現,從投資規模和投資力度看,2021年多晶矽新專案投資規模都以萬噸計,單個專案總投資在100億元以上的就有十個之多,若加上上述東方日升、信義光能等在矽料環節的投資,多晶矽環節計劃投資規模必然超2000億元。
三.矽片瘋狂“內卷”,大量資本湧入,雙龍頭格局受衝擊,2021投資規模超800億元,2022產能可能超500GW。
矽片環節原本是“雙龍頭”引領局面,隆基和中環的先發優勢非常明顯,二線梯隊虎視眈眈,更多競局者躍躍欲試。黑鷹光伏梳理發現,部分企業在2020年以來總計擬投建的矽片專案超過300GW。
2021年,矽片環節也湧入不少新的投資者,比如阜新新能源、金陽新能源、和邦生物、雙良節能、江蘇新潮等等。
此外,據業界廣為傳播的訊息,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三一集團意欲在雲南上馬30GW單晶矽片專案,其產能規劃為:2021年佈局5GW單晶,2022年佈局15GW單晶,2023年再佈局10GW單晶。
面對各路入局者,老牌龍頭也不遑多讓,僅中環股份明年就會有135GW的產能兌現,隆基股份明年則會達到120GW。兩家“龍頭”的矽片產能就超越250GW。如上表,參考“能源一號”梳理的資料,不完全統計,截止2022年底,矽片產能或將達500GW以上。
四、電池和元件環節的投資擴張有過之而不及,億元以上的專案超過60個,約7個專案投資預算在100億元以上,總投資預算必然超過2500億元。
面對光伏供應鏈的劇烈波動與博弈,電池與元件環節在過去一年中頗為煎熬,"兩端受氣”。2021年9月底,隆基、晶科、天合、晶澳、東方日升等五大光伏元件企業釋出公開信聯合呼籲,光伏行業健康發展迫在眉睫。
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特別強調,光伏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不平衡,最新表現為,今年以來產業鏈不同環節盈利率差異很大。高盈利環節大量社會資本湧入,未來幾年將釋放大量新產能,再度導致供過於求。其次,某些環節價格暴漲,給行業終端需求帶來負面影響。
事實上,同上遊矽料、矽片等環節的兇猛擴張同步,電池和元件環節的投資擴張也頗為強勁,甚至有過之而不及。黑鷹光伏統計發現,2021年光伏電池片與元件環節億元以上的專案超60個,約7個專案投資預算在100億元以上,全部專案總投資預算超過了2200億元,若加上未披露具體投資額度專案,總投資預算必然超過2500億元。
根據出貨目標,僅隆基、晶科、天合、阿特斯等幾家龍頭企業,2021年的出貨就可能超過175GW。對於過去一年半上游矽料價格暴漲,以及下游元件環節可能的強烈洗牌,以及集中度的提升,曾有讀者向黑鷹光伏表示:
元件產能本來就嚴重過剩,沒競爭力的獨立元件商減產也很正常,過分解讀說是矽料的原因有失公允。過去5年來矽料一直賠本賺吆喝屍橫遍野就剩下最後這幾家身板硬挺得住的,下游矽片、電池、元件賺了這麼多年的錢,這矽料剛漲了幾個月的價,就各種不利於行業發展的聲音一片喊打,難道矽料環節就只配給矽片、電池、元件當墊腳石麼?說到底,矽料、元件輔材漲價,倒是元件行業大洗牌的好時機,沒有上游一體化業務的獨立元件廠商,如果死了,也只能怪自己戰略上不如隆基、晶澳、晶科、天合等等!無他。
五.玻璃環節競局者眾,“雙寡頭”格局下,各路企業也紛紛擴產超600億,未來行業慘烈洗牌成必然。
從2020年底至2021年初,行業曾有個說法,現在是進入了有玻璃就有元件,沒玻璃就沒元件的“新時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往往是玻璃企業“求著”元件大廠簽訂“長協”,但從2020年的秋天後至2021年很長一段時間,反過來了。
若稱“強者”,我們可以在光伏玻璃企業中列出信義光能、福萊特、彩虹、金信、南玻等五家企業,按光伏玻璃原片產能計算,“玻璃五虎”佔據了行業全球整體產能的80%左右。但若要稱“寡頭”,唯有信義光能和福萊特,他們在國內及全球光伏玻璃市佔率分居冠、亞寶座。
供應鏈激烈博弈,光伏玻璃價格整體波折上揚,這樣信義光能和福萊特兩家寡頭在過去這一年半的時間賺的鵬滿缽滿,這不僅表現在市場和經營層面,也表現在資本市場,兩家企業的創始人身價也由此暴漲。
從產能擴廠看,2021年光伏玻璃環節的投資超過600億元,其中百億以上的大手筆有三個,50——100億的專案三個。在新進入者中,曹德旺掌舵的福耀玻璃頗受關注。
六.在重資產週期長的領域,企業聯合投資大勢已至,聯合投資規模超300億,此外裝備及研發中心等投資規模為154億。
綜合上述投資資料,黑鷹光伏還看到,在重資產週期長的領域,聯合投資大勢已至:2021年公佈的光伏擴張專案中至少5個專案是兩家及以上企業聯合投資的,總投資規模超300億元。比如通威股份與晶科能源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就共同投資年產4.5萬噸高純晶矽專案、年產15GW矽片專案,以及開展相應供應鏈合作達成共識。
另外,保利協鑫與上機數控簽訂一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擬於內蒙古共同投資建設30萬噸顆粒矽的研發及生產專案,專案總投資預計為人民幣180億元;新特能源也與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簽訂了《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矽專案暨內蒙古新特矽材料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書》等等。
這一切都預示著,光伏風雨二十年,光伏產業格局正經歷巨大變化,這也標誌著,中國光伏正式步入全新的“競合時代”,這對未來產業格局或將產生深遠影響。本文最後一部分為裝備及研發中心等投資專案及規模,如下,供大家參考: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轉載自黑鷹光伏,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資訊平臺聯絡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