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款“苗疆魅影”系列的長裙,面料由褶皺雪紡布料和棉麻布料相結合,圖案是苗族刺繡紋樣中的螃蟹花和鳥圖騰,加上具有苗族文化寓意的抽象幾何紋,以打籽繡和疊布繡的手法繡於長裙之上。
“苗疆魅影”的設計者是90後彝族女孩李仕婭。她來自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那裡生活著35個民族。在這樣一個多民族的環境中長大,李仕婭從小就對民族文化感興趣,她如今是一家設計工作室的創始人,主要從事民族刺繡、蠟染文化元素再設計。
今年7月,李仕婭來到2000多公里之外的江蘇無錫,成為江南大學-文化和旅遊部中國非遺研培計劃的一名學員,參加《服裝工藝製作與設計》的培訓。當少數民族的染織繡技藝遇上大學課堂,奇妙的“化學反應”就發生了。
年輕傳承人發現,服裝還能這樣玩
故事的緣起可以追溯到5年前。2016年,文化部(現為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印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2016-2020)》,遴選50-60所高校和20-30所設計創意企業,完成兩萬人的研修研習培訓任務。當時,文化部非遺司巡視員馬盛德表示,研培計劃將以“活態傳承”“走進生活”“以人為本”為理念。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張毅,多年來從事時尚紡織品設計與傳統紡織設計文化研究。在他看來,對少數民族而言,染織繡技藝是最好的抓手之一。作為研培計劃的專家組成員,李仕婭就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
透過在江南大學的系統學習,李仕婭瞭解到各種服裝的工藝製作流程和操作方法,以及不同文化在服裝設計上的表現和運用。“感受到服裝製作嚴謹和靈活的同時,我也感嘆服裝設計原來還可以這樣玩。這打破了我對服裝設計的認知,讓我從中得到啟發,受益匪淺。”
李仕婭說:“在江南大學的學習,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設計師,在設計出好作品之前,首先應該培養自己的審美,擁有發現美的雙眼,具備創造美的能力,深刻體會到美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的本質。”
張毅坦言,來參加研培計劃學習的少數民族學員,接受教育的程度不一。40歲以上的學員,不少人沒能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但可喜的是,40歲以下的學員,絕大部分有初中或高中以上的教育經歷,不少都具備大專以上學歷,李仕婭就畢業於本科院校。
“接受基礎教育的水平,反映了學員接受繼續教育的能力。”張毅說。
據他介紹,對於年紀偏大的學員,學校主要透過拓展眼界、增強學養的課程,使他們的產品從設計、功能等方面融入當代生活;而對於40歲以下的年輕學員,則可以透過專業課程提升他們對現代傳統工藝設計方法和理念的理解應用。
比如,針對湘西地區、貴州地區的青年傳承人,研培計劃以“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為指導,開設服飾設計、服飾原型裁剪工藝、服飾立體裁剪工藝等課程,鼓勵傳承人把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為當代生活設計和製作新產品。
傳統當隨時代發展,才能適應時代需要
“染織繡是少數民族的傳統生活技能,過去幾乎是他們家家戶戶的生活方式。隨著中國現代化程序的推進,民族地區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而問題在於,發展帶來生活方式的變化,使少數民族染織繡技藝逐漸失去了工業化之前的必要性,面臨著傳承和發展的問題。”張毅說,傳統染織繡技藝必須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
李仕婭覺得,民族刺繡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符號不能變,因為這是民族刺繡傳承下去的基因。“每一個刺繡圖案都有來歷或傳說,都蘊含著民族文化。”李仕婭介紹,在“苗疆魅影”中,苗族的螃蟹花、鳥圖騰以及抽象幾何圖案都象徵著苗族對自然、對生殖的崇拜,與女裝長裙這個載體相呼應。
但同時,李仕婭改變了“苗疆魅影”的傳統配色,大膽嘗試了本季時尚的對比色調——紅黑撞色;提煉了刺繡圖案,簡約而突出主體;並探索刺繡和更多材料結合的可能性。在之後“親子系列”的設計上,她就用蠟染、植物彩色套染的方法,讓密蒙花的黃和靛染的藍碰撞融合。
張毅說,從非遺保護與傳承的角度出發,少數民族染織繡要保持傳統技藝,但並非所謂的“原汁原味”。“其實沒有原汁原味,傳統本來就是跟隨時代不斷髮展的,50年前的染織繡與100年前的就不一樣。在今天,就要鼓勵他們採用具有現代特徵的新設計、新技藝與新材料,對傳統染織繡技藝進行創新發展,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
今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到,“繼續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推動傳統美術、傳統技藝、中藥炮製及其他傳統工藝在現代生活中廣泛應用。”
李仕婭的“苗疆魅影”系列作品,在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展覽中獲得二等獎,還得到了一位苗族女歌手的青睞;之後的“親子系列”產品,更貼近生活,實用性進一步提升,被更多消費者接受和喜歡。
張毅說,染織繡是工業化之前的生活必需品,也是最容易融入當代生活的傳統工藝專案,“所以我們要鼓勵少數民族用本民族特有的技藝,生產符合時代要求、符合當代消費者需要的傳統工藝產品和文化創意產品”。
目前,以傳統染織繡技藝設計和製作的服裝、包袋、日常用品,是最受市場追捧的文化旅遊產品。“這些產品在設計與製作之前,需要進行相應的市場調研,瞭解消費者對於染織繡產品的偏好、預算等需求。”張毅說。比如,有調研報告顯示,文化旅遊市場最受歡迎的是定價60元以下的產品,佔總體消費的80%以上。因此,非遺傳承人只有做到產品設計製作與定價的平衡,才能更好地拓展市場、擴大消費群體。
研培計劃只是一個開始
讓張毅高興的是,這些從大山走進大學的非遺傳承人們,在順利“畢業”後又回到大山,古老的非遺在誕生它們的地方“復甦”,重新走向當代生活。好訊息經常傳到張毅的耳朵裡。
貴州學員袁熔在鳳凰古鎮開的蠟染坊,增加了更多設計新穎、符合時尚審美的蠟染服飾,銷售成績不錯;湘西學員滕靜蓉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苗族挑花作品在國內多次獲獎,本人也成為縣級非遺傳承人;湘西學員王金平擴大了自己的民族服飾企業,成為湘西州設計和生產民族學生服飾的定點企業……
江南大學一直推行“三二一”培訓模式,將學員的學習時間分成3個階段:第一階段3周時間,在校進行強基礎、拓眼界的課程學習;第二階段兩個月時間,回鄉進行作品創作;第三階段1周時間,回校進行結業作品展覽和素養提升學習研討。
“每個研培計劃的學習週期需要3到4個月,其間還要組織教師和研究生對傳承人進行回訪指導工作。”張毅說,“可以說,只要成為我們的學員,江南大學的師生就會跟他們一直保持聯絡。不僅侷限於培訓過程,在培訓結束之後,學員也會經常與授課教師溝通交流,甚至研究生與導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也經常到學員所在地進行田野調研。”
研培計劃只是一個開始。張毅透露,目前正在開展的江南大學研培計劃“2.0版”,利用學校在國內設計領域的優勢,把少數民族傳統工藝文化融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教學。近兩年來,江南大學的師生已經為貴州與海南的學員設計創作了200多件(套)非遺文創產品設計方案,將使用權無償捐獻給當地染織繡傳承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