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紅軍長征路上的遵義會議確定毛主席的領導地位之後,在極其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但是,遵義會議雖然改正了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經過多次血戰後的中央紅軍面臨的局勢,卻沒有絲毫的好轉。
此時,中央紅軍不但經過多次慘烈戰鬥損失過半,而且,在各路軍閥和蔣介石中央軍的數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之下,3萬餘中央紅軍隨時有被敵人包圍殲滅的危險。
正是如此局面之下,毛主席展現出了無比卓越的軍事才華,他指揮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河,一舉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並於1935年4月第2次進入雲南。
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中央紅軍雖然擺脫了最危險的局面,但是,雲南、貴州、四川等軍閥大軍仍堵在紅軍的必經之路上,薛嶽率領的國民黨中央軍依然如同狗皮膏藥一般,始終緊追不捨。
因此,進入雲南之後,毛主席指揮中央紅軍聲東擊西,讓紅軍佯攻雲南首府昆明,使得雲南王龍雲一日數驚,被迫將用於圍堵中央紅軍的滇軍主力調回昆明,從而調開了駐守金沙江的國民黨軍隊主力,中央紅軍因此趁虛而入,巧渡金沙江,徹底甩開了國民黨軍隊。
毛主席是如何指揮紅軍巧渡金沙江的呢?
1935年4月24日,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從貴州富源縣第2次進入雲南時,紅軍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足夠清晰完整的地圖。
地圖對於一支軍隊的作戰行軍和作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地圖,在完全陌生又群山環繞的大西南地區行軍尤其艱難。
去過山區的人都知道,隨處聳立的山峰可以輕易地遮擋視線,讓人難以辨別方向。而且,如果沒有準確的道路,在山區中行動更是效率低下,“望山跑死馬”不僅僅是一個諺語,更是山區人民最真實的寫照。
為此,進入雲南之後,沒有地圖的中央紅軍不得不找當地群眾瞭解路線,再根據群眾的描述簡單的繪製路線圖。但是很顯然,這樣根據百姓口述的地圖不但十分片面,而且在里程、路線標註、地點等多方面都有巨大的誤差。
而這樣的情況,對於正在被國民黨圍追堵截的中央紅軍,顯然是十分危險的,因為,一旦因為錯誤的地圖耽誤寶貴的時間,很有可能讓圍剿的國民黨軍隊圍了上來,中央紅軍將面臨巨大威脅。
就當中央紅軍因為沒有準確的地圖陷入困境時,進入雲南後的第三天,4月27日,紅軍在曲靖西山相關下村截獲了滇軍的一輛汽車。
就是在這輛汽車之上,紅軍不但繳獲了大量等食品,而且,還有此次紅軍最急需的1000多包雲南白藥和1/10萬比例的軍用地圖。
這批軍用地圖不但繪製準確,圖案清晰,而且高達20多份,這一下子解了紅軍的燃眉之急。正是在繳獲這些軍用地圖之後,毛主席和中央紅軍對於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即將進行的戰略規劃有了清晰的認知。
開國少將、當時擔任紅軍總部參謀的呂黎平就曾回憶到:“渡河的決心,於繳獲地圖的當晚就下,行軍路線和渡江地點,當晚就在圖上標定”。
中革軍委憑藉這20多份地圖,確定了巧渡金沙江的行軍路線以及渡河地點,並很快下達了《關於我軍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的指示》。
因此,從中央紅軍在雲南的經歷可以清晰的看出,這批如及時雨一般被及時繳獲的軍用地圖,對於紅軍擺脫敵人包圍,巧渡金沙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要不是這批軍用地圖的出現,沒有軍用地圖的中央紅軍很可能無法準確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渡河地點,很可能在雲南轉戰更長的時間。
而一旦沒能及時渡過金沙江,在數十萬國民黨大軍的進攻之下,中央紅軍也很有可能在雲南遭遇更大的損失。因此,這批地圖的重要性,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那麼,中央紅軍是如何及時截獲這批軍用地圖的呢?
1935年4月,當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雲南之時,此時的雲南全境,正處於第2任雲南王龍雲的統治之下。
然而,此時的龍雲雖然在雲南說一不二,猶如土皇帝一般,但是,龍雲並非沒有自己的憂慮。而此時中央紅軍進入雲南,就對龍雲的對雲南的統治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一方面,有著百姓支援的紅軍一旦留在雲南不走,建立根據地,勢必會對龍雲的統治造成巨大的威脅,而且,以紅軍強大的戰鬥力和人民的普遍支援,這種威脅不但近在眼前,而且極為恐怖。
因此,龍雲對於中央紅軍進入雲南是極為警惕的。這也正是紅軍長征進入雲南之後,龍雲極為緊張,不惜調集重兵防守的重要原因。因為,中央紅軍的到來,確實對於龍云云南王的寶座帶來巨大的威脅。
但與此同時,龍雲對於蔣介石和尾隨中央紅軍而來的中央軍警惕,甚至猶在紅軍之上。
龍雲和蔣介石都屬於國民黨,而且他們還對紅軍的圍剿站在了一邊,龍雲在名義上更是蔣介石的麾下,為何龍雲還對於蔣介石和中央軍如此警惕呢?
原因再簡單不過,因為,名義上擔任國民政府最高領袖的蔣介石,與龍雲這樣的軍閥,天然就處於對立的局面。
真正的統一全國,一直是蔣介石最大的夢想,然而,本身就是靠軍閥起家的蔣介石,在拉攏親信,排除異己,成立獨屬於自己的中央軍的同時,全國各地的軍閥們也紛紛有樣學樣,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軍閥。
這些軍閥擁有的地盤大小各異,麾下軍隊也各有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倚仗私人軍隊,將自己所佔的地盤視為私產,不但肆意壓榨百姓,而且藐視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央政府。
這自然給蔣介石的統治帶來巨大的威脅,所以,中央紅軍踏上長征之路後,在發動重兵對於長征中的紅軍圍追堵截的同時,其實,蔣介石還有著另一個如意算盤,那就是:
趁中央紅軍進入西南各省的機會,以圍剿紅軍的名義派兵進入西南地區,加強中央軍對於西南各省的影響力,與此同時,坐視西南各路軍閥與紅軍拼的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將西南各省真正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
不得不說,蔣介石的這個如意算盤確實打得極其精妙,收穫也極其豐碩,正是靠著圍剿長征中的紅軍,蔣介石的軍隊和勢力一舉深入西南地區。
中央軍尾隨紅軍進入西南地區,對於蔣介石一舉數得,但是,對於龍雲等地方軍閥而言,則無異於晴天霹靂。
因為,人數更多、武器裝備更為先進、且佔據大義的中央軍一旦進入自己的地盤,很可能成為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這將極大地威脅他們土皇帝的地位。
而事實也證明了龍雲等人擔心。就在中央紅軍離開貴州進入雲南時,在“貴州王”王家烈率軍與紅軍的作戰之中損失慘重之際,蔣介石收買多路黔軍軍閥,逼迫王家烈辭去了貴州省主席、第二路軍追剿總指揮、第二十五軍軍長等職務,並命令自己的親信吳忠信為貴州省主席,從而一舉將貴州收治麾下。
至此之後,貴州結束了由貴州軍閥的統治歷史。王家烈悲慘的遭遇,讓龍雲兔死狐悲之際,更讓他對於蔣介石和尾隨中央紅軍而來的中央軍極為忌憚。
所以,龍雲一方面調兵遣將,在雲南各地大肆修建工事,試圖憑藉密佈的碉堡和工事阻礙紅軍的進攻。當時,龍雲在雲南各地修築的工事是不惜血本的,他先後在雲南全省修築的碉堡多達4000多個。
與此同時,由於擔心紅軍深入雲南,對於各路抵抗紅軍不力的軍官和官員,也下達嚴令,當時,龍雲甚至曾以“追剿紅軍不利”為由,槍斃了雲南的一個縣長。而且,在虎頭山等地,龍雲麾下的滇軍也確實與中央紅軍發生過規模不小的戰鬥。
但與此同時,即便對於中央紅軍進入雲南極為忌憚,龍雲依然不願意中央軍入滇。他曾多次想方設法拒絕薛嶽率領的中央軍進入雲南。
據曾在貴州等多地擔任縣長的國民黨官員胡羽高回憶:“薛嶽領軍入滇,龍雲先使人告知曰,薛君個人來省,餘當表示歡迎,若統大軍同來,則可不必”。
然而,龍雲的願望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便他一再婉拒,蔣介石在安撫的同時,仍堅持薛嶽率部進入雲南。一時間,龍雲同時面臨紅軍和中央軍入滇,變得焦頭爛額。
前有狼後有虎,還都不好惹,龍雲應該如何保證自己對於雲南的統治呢?龍雲決定,對於中央紅軍採用“放出去”的方針。
為何是“放出去”而不是一勞永逸的消滅呢?
此時的中央紅軍雖然只有3萬餘人,而且始終在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之下,但是,中央紅軍的戰鬥力毋庸置疑,即便佔據絕對優勢,國民黨軍隊的一次次敗績,無不用無比生動的事實證明了中央紅軍強大的戰鬥力。
因此,按照蔣介石的命令,與中央紅軍拼個兩敗俱傷甚至全軍覆沒,顯然不是龍雲所能接受的,但是,他當然也害怕中央紅軍留在雲南就此不走,佔據他的老巢。
因此,將紅軍逐出雲南全境,就成為龍雲最優的選擇。所以,面對中央紅軍,龍雲一方面請求蔣介石派空軍援助,密切掌握紅軍在雲南的動向。
一方面,採用武力的方式,逼迫紅軍不斷行軍,斷絕紅軍留在雲南的念頭,一旦紅軍出現要爭奪地盤的徵兆,則命令滇軍拼死抵抗。
而毛主席和中央紅軍對於薛嶽的想法自然瞭如指掌。紅軍長征之後,陳賡雅就曾以雲南旅滬同鄉會和同學會的名義給龍雲寫信說道:紅軍長征經過雲南,望你儲存實力重,勿與紅軍過分為難。
而且,出身滇軍的紅軍高階將領、時任紅九軍團軍團長的羅炳輝,也曾給龍雲寫信,表達了紅軍只是過境雲南,不會在雲南久留的意思。
紅軍的這些主動溝通讓龍雲放下一部分心的同時,也進一步堅定了龍雲儘快將中央紅軍“送出”雲南的決心。
但是,雖然龍雲此時已經是雲南王,但他也必須顧及到佔據中央大義且實力遠強於他的蔣介石的態度。
因此,如何在不引起蔣介石的注意的情況下,神不知鬼不覺地將“睡榻之旁”的紅軍送走,就成為擺在龍雲面前的一道難題。
而最終,龍雲選擇了價效比最高、也是對紅軍最有用的方式,那就是獻圖。正如前面所說,地圖對於一支軍隊十分重要,只有擁有了地圖,軍事指揮員才能指揮作戰、規劃行軍路線。
但是,恰恰由於紅軍在雲南的影響力較為薄弱,且時間太過緊迫,因此,進入雲南之後,中央紅軍並沒有合適的地圖,這自然極大的加劇了紅軍在雲南地區的困境。
本身就是行伍出身、靠軍隊起家的龍雲,對於這一切自然心知肚明。因此,龍雲巧妙地採用派汽車運送地圖、雲南白藥等物資的方式,將這個載有至關重要地圖的車輛,送在了紅軍的面前。
對於這一點,建國之後,多次人的回憶也證實了地圖是龍雲主動獻的。
例如,上世紀50年代初,滇軍名將張衝的兒子烏骨,曾親耳聽到他的父親與龍雲的一次閒聊之中,龍雲對張衝表示:1935年紅軍在曲靖繳獲的地圖白藥等物資,是他透過關係預先告訴了紅軍。
而當時押運汽車運送地圖的滇軍士兵趙汝成也曾回憶到,他奉命押送汽車運送地圖,雲南白藥等物資時,本身就存在許多蹊蹺。
例如,這次押送地圖等戰略物資的汽車不但是民用車輛,沒有采用飛機等更便捷的方式,而且居然沒有武裝押運。
同時,汽車行進的路線幾乎是迎著從貴州進入雲南的紅軍總部而來,而且,與他同樣負責押運的李副官行為也十分蹊蹺。
而且,龍雲的行為在多人的回憶中也十分詭異,例如,之所以採用汽車而不是飛機的方式運送軍用物資,龍雲給出的理由是飛行員突然生病。
然而很顯然,這個理由是不成立的,因為,早在1926年龍雲就加強了對於雲南航空學校的訓練,併成立了滇軍的空軍。
到1935年紅軍長征到達雲南時,龍雲麾下的飛行員已經超過50人,飛機也不止一架,所以,即便有飛機或飛行員因故不能飛行,其他人也足以代替,所以,飛行員突然生病的理由顯然難以讓人信服。
與此同時,給薛嶽送地圖卻沿著紅軍的前進方向送去,明知道軍用物資十分重要且道路危險,卻沒有派軍隊護送,龍雲的這些安排,都不太符合常理,也進一步證明了龍雲運送地圖的目的。
而最終的結果顯然也如龍雲所願,中央紅軍在雲南獲得龍雲所現的地圖之後,迅速巧渡金沙江,不但一舉甩脫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而且也從此離開了龍雲統治下的雲南。
至此,龍雲不但一舉擺脫了中央紅軍對其老巢的威脅,而且,也讓進入雲南的國民黨中央軍沒有再賴著不走的理由,可謂完美的實現了預期的目標。
而且在獻圖之後,龍雲對於紅軍和蔣介石有了更深切的認識。他進一步體會到了蔣介石排除異己、借刀殺人的心理,同時,認識到了在極端困難之下依然士氣高昂、戰鬥力強大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
強烈的對比之下,龍雲的思想開始發生轉變,在抗戰時期,這一轉變促成了龍雲贊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時,也讓他更加積極參加抗戰。 解放戰爭時期,更促成了龍雲的反蔣立場和策劃雲南起義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