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以前一直都覺得,大部分外國人還不知道東方人好看的是什麼樣的,雖說他們怎麼看不重要,但多少有點可惜。
在國外大紅的亞裔都是吳卓珊劉玉玲奧卡菲娜那種,真正臉蛋好看的其實也有,比如《蠍子王》中的胡凱莉,但是發展遠沒有前面那幾位好。
吳卓珊和奧卡菲娜
胡凱莉
《致命女人》第一季中的Simone,角色定位應該是位光芒四射的交際花,年少時家貧,憑藉多次婚姻實現階層跨越,之後嫁給了英俊儒雅的同性戀丈夫卡爾,又迷倒了剛成年的小鮮肉湯米。這樣的角色,毫無疑問應該是個美人兒吧?
Simone這妝容,還不如讓我去化
我很喜歡這個角色,我也很喜歡劉玉玲,我也覺得劉玉玲演得特別出彩。但是,我還是想說,無論角色人設有多好,演員演技有多好,這個選角不適合就是不合適,妝容更是糟糕,我懷疑化妝師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化出適合東方人的妝容。總之這個角色在形象上無法說服我。
02
我也很遺憾,主流的美就是高鼻深目,那種傳統的古典的美特別少見,這兩天審美話題在網上的探討非常熱烈,才讓我看到了少見的古典美的面孔。
我特別希望某天能夠流行起“中國美”、“東方美”,不需要一個勁地開眼角、加深雙眼皮、墊高鼻子、削尖下巴。
03
有人說,類似這種對眯眯眼模特的否定會導致無辜的模特失業,但是換個角度想,在很多年裡,長相不夠“眯眯眼”的模特在高階的時尚圈幾乎毫無立足之地,這是不是也是一種不公平呢?
張梓琳奪得世界小姐冠軍那一年,我感到非常意外和驚喜。因為她的臉屬於主流的美,我沒想到外國人會選一張如此主流的、甜美的面孔作為世界小姐。不過後來看張梓琳上節目說,因為她的面孔比較商業,不夠“高階”,所以她也很難往國際名模的方向發展。
04
多元化的美是好事。但是時尚圈何曾真正多元化過呢?至少在亞洲模特這一塊,從來就是一種面孔雄霸天下。
想要真正實現美的多元化,我覺得起碼需要一個從“立”到“破”的過程,你得先讓正統的美充分綻放過,然後再不斷往外拓寬美的邊界吧。永遠偏執地咬定一種奇特、小眾、有爭議性的風格才是美,才是高階,都不給人全面瞭解的機會,這算什麼呢?
再者,多元化的美,終究還是要美。小眼睛的可以美,雀斑可以美,體型豐滿的可以美,豁牙的可以美,時尚圈的職責是把各種不同的美呈現出來,而不是指鹿為馬,硬把醜定義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