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峪
楊家峪村位於齋堂鎮東南部深山之中,四面環山,村域面積7.09平方公里,聚落整體形狀如一隻蠍子樣。據明代一殘碑記載,該村始建於遼代,最初為楊姓族群部落,最興旺時在清末民初,當時人口也不過百戶。
楊家峪人戶不多,卻集聚了古道文化、宗族文化、道教文化及建築文化等眾多遺產,堪稱是原生態古山村中的精品。楊家峪人淳樸、勤勉、善良,因自古有尊儒奉道的民風,所以有“耕讀之村”、“長壽村”、“姝女村”和“明清古建築村”等諸多美譽。
楊家峪自古便是遠近聞名的耕讀之村,村內有供奉龍王、樹王、蟲王的廟宇和儲存完好的貞節匾,而升官喜報、炕上書桌、碾房題字等古蹟更是體現了這個村子深厚的文化底蘊。由於沒有怎麼經歷過戰爭,楊家峪是齋堂古建民居儲存最完好的村落之一。
葦子水
沿109國道,順著永定河谷,進入雁翅古鎮,在芹峪口檢查站右轉6公里,即來到京西太行山深處寂靜的明清古村——葦子水。這個可和“爨底下”相媲美、同根的古村,原名“葦滋水”,據說是因為原來村中有一東西走向的大水溝,常年流水,蘆葦茂盛,而稱之“葦滋水”;如今水溝乾涸了,蘆葦也沒了,村名在人們的流俗之中就演變成“葦子水”。葦子水是明清時期的古村落,村子民居分佈在九龍八盆之中,依山建有46座明清四合院,有5座基本完好。村中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河上架有13座橋,其中5座水泥橋,8座石橋。隨河溝寬窄變化,橋身的長短隨之變化。石橋的建築材料均為石頭,沙子,大灰,形狀多為拱橋。材料簡單,一般就地取材,石頭塊頭不大,經過能工巧匠之手的雕琢而形狀各異。
葦子水村的民居分佈在九條山溝中的山間盆地上,溝盆之中依山建有46座明清四合院。其中,5座基本完好。這些院落比較完好地保留了古樸厚重的建築風格,比較直觀地反映了當時的鄉村面貌。
葦子水村有文字可查的最早記載為明朝萬曆二十年(1592年)。據說自明朝該村宗祖高氏從山西洪洞大槐樹遷徙到此,歷經600餘年繁衍,百戶同宗,無其他雜姓混入,幾十代人輩輩傳衍,家族譜系清晰明確。由於相對封閉的環境,村民友善互助,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生活寧靜、平和、安詳、自然。該村人文景觀很有特色,由於地形是盆地構造,自古就有九龍戲金盆之傳說,村子民居分佈在九龍八岔之中,每一條溝岔中都依山建有明清四合院,雖歷經磨難大部分得以儲存下來。其鮮明的明清風格讓人倍感世事滄桑。這些樸素的古建民居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民俗文化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除此之外,村中一榆兩槐四古柏,菩薩廟背靠著龍王廟,還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這裡淳樸的民風和以明清四合院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給發展民俗旅遊帶來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葦子水村不大,村子沿一條東西走向的山溝而建,溝口即是村頭。村頭的石橋旁,聳立著一顆百年老槐樹。歲月風雨的侵蝕,掏空了老槐樹的軀幹,遠遠看去,它就像一個佝僂著身軀守立在村頭的老人,向過往的行人敘說著自己的滄桑:這個宗族源自山西洪洞。老槐樹是葦子水村的標誌。一條用山石壘砌,深寬近兩米的流水溝,沿著山溝從村頭延伸到村尾。水溝上每相隔不遠,就砌有一座石橋,供行人通行。這樣的小石橋一共有十二座。葦子水村的石橋在橋樑建築上也是別具特色的。所有的石橋都不是石條鋪砌,也沒有橋墩,全靠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石頭髮券壘砌而成,並且石橋的券拱弧度不一,最小的僅有5度。溝是乾涸的,聽村中老人介紹,以前溝裡常年水流豐沛,蘆葦叢生,葦子水村因此而得名。
葦子水村歷來有“一榆兩槐四古柏”之稱。“一榆”是棵龍爪榆,數百年來它一直庇護著一座四合院。“兩槐”除了村頭的參天古槐外,村中的另一株槐樹矮小得有些可憐,樹幹只有拳頭般粗,可它卻與村頭的槐樹同齡。聽村中老人講,幾十年來就見它這般大小,像這個村子一樣,不曾有過多大改變。“四古柏”傲立於四處山頭,它們卻生長在一條直線上。
燕家臺村
曾名為二龍臺,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群居住。村子坐北朝南,這裡有獨特的峽谷龍門澗,有歷史文化遺址張仙洞。自然風景優美,文化韻味獨特。燕家臺村坐北朝南,村北坡上有古長城,還有個山口叫“老坡口子”地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對面山與山之間有條深塹,上搭窄橋,因橋很窄,稱之“步橋”。有兩條河自東、西龍門澗奔流而出,將燕家臺環抱其中,猶如“二龍戲珠”是風水極佳的好地界兒。
村後曾有官兵駐紮,故稱“官山”。松樹坨因古松茂盛而得名,傳說松樹坨是條臥龍,挖土露出石頭崗子,所以又叫“崗子嶺”。燕家臺村附近有諸多的奇觀異景,大壑深幽,造化神奇
燕家臺村還有儲存較為完好的金元風格古宅民居。從院落中的影壁及牆腿石雕、門墩石都能夠感受到燕家臺村古老的民俗民風,反映出百姓世世代代期盼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
據說1882年的正月,河北省張家口狼山“山西梆子劇團”的著名藝人袁老疙瘩來到了燕家臺,在燕家臺獻藝後,教村裡的藝人唱戲。這樣,燕家臺的河北老調和山西梆子相融合,形成了獨有的燕家臺梆子。
感謝閱讀,動動小手,整理不易,點贊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