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商業執行
1月30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執行。華龍一號是我國研發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
每臺華龍一號機組裝機容量116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近100億千瓦時,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相當於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華龍一號投入商業運營,不僅標誌著我國核電創新取得了重大戰略性碩果,而且有助於推動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及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
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發出邀約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北京時間2021年3月31日0時起向全世界天文學家發出邀約,各國科學家均可提出申請,經稽核後使用“中國天眼”開展觀測和研究。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中國天眼”變身“世界巨眼”,正式向全世界開放。這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的承諾,也是以實際行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體現。可以預見,全世界天文學家攜手共進,在不久的將來它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科學發現和驚喜。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
歷經9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經歷驚心動魄的“9分鐘”,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北京時間5月15日成功著陸在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區,在成功率不到一半的人類航天器火星著陸任務中寫下中國奇蹟。
從2020年成功發射,到2021年被火星捕獲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首次拍攝火星高畫質影像,再到實現火星著陸,“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邁開腳步,“天問一號”一步一個腳印實現既定目標。“天問一號”任務的成功,實現了從地月繫到行星際的跨越,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具里程碑意義的進展。
人造太陽創造新世界紀錄
5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成功實現可重複的1.2億攝氏度101秒和1.6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執行。這一次,新紀錄將1億攝氏度20秒的原紀錄延長了5倍,進一步證明了核聚變能源的可行性,也為邁向商用奠定了物理和工程基礎。
進行核聚變發電的兩大難點是實現上億攝氏度點火和穩定長時間約束控制。本次實現1.2億攝氏度101秒等離子體執行,是中國首次在國際上採用全金屬主動冰冷第一壁、高效能鎢偏濾器等關鍵技術。
空間站建造大幕全面拉開
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3名航天員乘坐飛船,順利進入核心艙,成為第一批進入空間站核心艙的航天員。首批航天員在完成兩次太空出艙後,結束3個月之久的太空駐留順利返回地面。10月份,3名航天員接棒飛行,進入空間站又開啟長達半年的太空生活。
這一年,空間站建造大幕全面拉開,長征五號B、長征二號F等火箭,分別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兩批航天員、兩艘貨運飛船送入太空,在太空軌道搭建出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實現了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既是空間站建設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國航天發展的重大突破。中國航天以自立自強的科學精神,交出了一份讓國人振奮、世界讚歎的精彩答卷。
科技成果評價機制進一步完善
8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圍繞科技成果“評什麼”“誰來評”“怎麼評”“怎麼用”完善評價機制,作出了明確的工作部署。
科技成果評價在科技創新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指揮棒作用。指揮棒指向哪,優勢科研資源就會聚集到哪。《指導意見》的出臺,將為進一步釋放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促進高質量科技成果產出,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評價對科技創新的引導、轉化、應用等作用,探索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加快推動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首次實現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
9月份,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線上發表我國科學研究成果論文,在實驗室首次實現了從二氧化碳到澱粉的從頭全合成,使澱粉生產從傳統農業種植模式向工業車間生產模式轉變成為可能。這項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將對下一代生物製造和農業發展帶來變革性影響。目前,這一研究成果尚處於實驗室階段,距離落地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實現從1到10的發展和從10到100的跨越,還需科學家持續攻關。
祖沖之二號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問世
10月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佈,該校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合作,構建了66位元可程式設計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實現了對“量子隨機線路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計算複雜度比谷歌公開報道的53位元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提高了6個數量級。
量子計算被認為可能是下一代資訊革命的關鍵技術。2019年和2020年,美國和中國相繼推出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和“九章”,實現了“量子優越性”,其中“九章”使用的是光量子技術路線。而“祖沖之二號”的成功,使中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光量子和超導量子位元體系這兩條技術路線上同時達到“量子優越性”里程碑的國家。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創新高
10月17日,在湖南衡南縣第三代雜交水稻試驗示範基地,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達到1603.9公斤。同一生態區內,連續2年雙季畝產超過1500公斤,意味著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攻關目標已經實現。
提高水稻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袁隆平院士畢生追求的夢想。從1964年發現“天然雄性不育株”開始,幾十年裡,袁隆平帶領團隊先後發明了“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和“兩系法”雜交水稻,建立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此次雜交水稻雙季畝產再次重新整理紀錄,將激勵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紮根沃土、砥礪前行,為我國農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
在11月3日舉行的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作為新中國航空科技事業奠基人之一,顧誦芬一生默默耕耘,只為做成一件事,那就是“設計中國人自己的飛機”。王大中60多年來傾情為核能,帶領團隊走出了我國以固有安全為主要特徵的先進核能技術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成功之路。
科學大師和重大成果相互映照,折射出中國科技發展的不凡成績,也進一步堅定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自信。(經濟日報記者 沈 慧 姜天驕 常 理)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