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射洪縣)人。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有《陳伯玉集》傳世。陳子昂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彰顯了唐時推崇的“漢魏風骨”,被譽為一代“詩骨”。
陳子昂青少年時家庭較為富裕,這造成了他輕財好施、慷慨任俠的性格。他屬於浪子回頭式人物,後來發奮攻讀,博覽群書。同時關心國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樹。24歲時舉進士,任麟臺正字,後升右拾遺,勇猛直率,直言敢諫。當時武則天當政,任用酷吏,濫殺無辜,陳子昂不畏強權,屢次上書。武則天計劃開鑿蜀山經雅州道攻擊羌人,他又上書反對,主張與民休息。他的言論切直,常不被採納,並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垂拱二年(686年),曾隨左補闕喬知之軍隊到達西北居延海、張掖河一帶。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叛亂,又隨建安王武攸宜大軍出征。兩次從軍,使他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獲得較為深刻的認識。聖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親病逝。在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對他橫加迫害,最後冤死於獄中。
陳子昂一生裡最富有傳奇的事蹟,發生在他第二次參加京試期間。
唐代的進士考試,卷子不密封,考官除了看考生的卷子外還要看他的名氣,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有達官貴人的推薦。因此參加進士考試,首先就要在長安出名,使自己的詩文讓一些有名望的人知道。那如何才能“暴得大名”呢?
唐高宗末年,陳子昂在長安街頭踟躕徘徊,偶然見有人捧胡琴求售,索價高昂。其實,這個賣琴的人說不定就與陳子昂一樣,抱有成名的渴望。達官貴人、文人騷客,爭相傳看,由於價格離譜,卻無人敢於下手。陳子昂看了琴之後,二話沒說,傾囊便把琴買下。圍觀者嘖嘖稱奇,陳子昂覺得差不多了,大聲道:“我生平擅長演奏這種樂器,只恨未得焦桐,今見此琴絕佳,千金又何足惜。”眾人異口同聲道:“願洗耳恭聽雅奏。”陳子昂說:“敬請諸位明日到宣陽裡寒舍來。”
第二天,果然賓客滿座。在酒酣耳熱之際,他手捧昨天新買來的琴說:“我陳某雖無二謝(謝脁、謝靈運)、淵明之才,也有屈(原)、賈(誼)之志,自蜀至京,攜詩文百軸,奔走長安,到處呈獻,竟不為人知。彈琴,我雖擅長,恐汙尊耳。”說罷舉琴就摔,“嘩啦”一聲,把琴摔得粉碎,在眾人目瞪口呆之下,他才把自己的詩文遍贈賓客。眾人愈以為奇,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一摔千金,此人必是豪貴、奇人,奇人所作,必為奇詩奇文,不觀也知其妙。”於是爭相傳誦。一日之內,子昂詩名滿京華。其中“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之句,使人讚不絕口。
不久,陳子昂中進士,以上書論政,為武則天所賞識。他的詩是唐代革新派的先驅,對唐詩發展頗有影響。
糖畫起源於四川,民間又稱“糖影兒”“糖餅兒”。顧名思義,糖畫就是以糖汁做成的畫。它亦糖亦畫,可觀可食,是廣泛流傳於巴山蜀水、備受老百姓喜愛的民間工藝食品。相傳它是在古代“糖丞相”製作技藝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這一民間工藝在四川主要流行於成都市、新都、雙流、金堂、溫江、郫縣、都江堰市、彭縣、綿陽及自貢、瀘州、重慶、樂山、內江等地。
相傳陳子昂在家鄉時很喜歡吃黃糖(粗蔗糖)。不過他的吃法卻與眾不同。首先是將糖熔化,清潔光滑的桌面上倒鑄成各種小動物及各種花卉圖案。待凝固後拿在手上,一面賞玩一面食用,自覺十分有趣。
後來陳子昂到京城長安遊學求官,因初到京師人地兩生,只做了一個小吏。閒暇無事時便用從家鄉帶去的黃糖如法炮製,以度閒暇。一天,陳子昂正在賞玩自己的糖畫。誰知宮中太監帶著小太子路過,小太子看見了陳子昂手中的小動物,便吵著要。太監問明瞭這些小動物是用糖作的時候,便要了幾個給太子,歡歡喜喜回宮去了。誰知回宮後小太子將糖吃完了,哭著吵著還要,驚動了皇上,太監只好上前如實回稟。皇上聽完原委,立即下詔宣陳子昂進宮,並要他當場表演。
陳子昂便將帶去的黃糖熔化,在光潔的桌面上倒了一枚銅錢,用一支竹筷粘上送到小太子手中,小太子立即破涕為笑。皇上心中一高興,脫口說出“糖餅(兒)”兩字,這就是“糖餅(兒)”這一名稱的由來。由此陳子昂便得到了升遷,官至“右拾遺”。唐朝及後來朝代設定的小官,分左、右拾遺——諮詢建議官員,字面意思是撿起皇帝的遺漏(政策失誤),相當於當代的監察兼助理機構。左右拾遺為正八品官職,除了元代,漢族統治者朝代皆以左為大,右為小。所以左拾遺比右拾遺大一些(元代以右為大)。後來,陳子昂解衣歸裡後,為了紀念皇上的恩遇,同時也因閒居無聊,便收了幾個徒弟傳授此技。這些徒弟又傳徒弟,並將它傳向四方。有的乾脆以此為業,走村串鄉做起“糖餅兒”生意來。這“糖餅兒”生意雖小,但因曾得到過皇帝的賞識,所以生意十分興隆,學的人越來越多,並代代相傳,這一技藝從此就流傳下來。
這一傳聞雖然有些添枝加葉,但附會到蜀人陳子昂身上,沒人認為不合理。
(來源:《成都筆記》蔣藍/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