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說到,德國一戰戰敗,簽訂了極其苛刻的《凡爾賽條約》,新的危機被埋下,等待爆發,首先是被拆分的德國領土,這些領土上居住大量的德國居民,他們渴望日耳曼民族的團聚,不久之後,這個願望將震盪整個歐洲,此時的魏瑪共和國遭受了一系列衝擊,極右翼民族主義分子與德國共產黨人爆發了一次次的街頭衝突,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方面,德國都走到了崩潰的邊緣,福熙元帥的話或許將在不久之後被歷史印證……
不過伴隨時間的推移,魏瑪共和國逐漸開始穩定,德國國情也開始有所好轉,正當德國的政治環境逐漸穩定的時候,一場從美國爆發如同瘟疫般的經濟危機,即將席捲整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無一倖免。
全球經濟危機爆發:
1929年10月,美國股市崩盤,數十億美元瞬間蒸發,銀行,企業,個人都面臨破產,經濟大蕭條降臨,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如同戰爭般擁有巨大破壞力的災難,這是人類第一次面臨金融危機,很快如同瘟疫般從華爾街開始的經濟危機很快擴散到歐洲。
經濟危機並沒有放過歐洲:
補充一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並不是只有德國接受了極其苛刻的條約,奧地利接受了《聖日耳曼條約》保加利亞簽訂了《納依條約》匈牙利簽訂了《特里亞農條約》。
在巴黎和會後,國際社會的矛盾表面得到了抑制,但所有這些“和平景象”都是在武力以及強權下形成的,“國際聯盟”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看似堅固的國際聯盟,其實依舊是被武力與利益強制柔和在一起的一盤散沙,一戰結束的產物二戰的種子——《凡爾賽條約》正在這場經濟危機中不斷髮酵,並即將摧毀這看似強大實則脆弱的“國際關係”。
這次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將成為二戰的導火索,經濟危機在美國爆發之後很快就蔓延到了同美國關係親密的加拿大,日本,以及歐洲,甚至可以說,資本主義國家都被捲進這場災難,隨之而來的是農業危機,工業危機,貿易危機,等等不知道如何解決卻必須去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最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了驚人的2500億美元,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濟危機也只有1700億美元,由此可見,這次經濟危機對全球的影響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何解決經濟危機:
關於如何解決經濟危機,對當時的各國來說是一張不知道如何作答的試卷,因為在此之前根本沒有一個國家遭遇過這些問題,不過資本主義國家很快想出損人利己的法子,為了把這場危機對自己的影響削減到最低,各國的競爭開始了……
資本主義國家們開始搶奪瓜分國際市場,併為了防止別的國家往自己的國家傾銷商品(自己國內的資金與貨物根本都沒辦法迴圈)馬上開始實行提高關稅的政策,用來阻止外國貨物流入本國市場,他們首先要消耗掉國內“過剩”的資產,國內的消耗是遠遠不夠的,除了想辦法讓外國商品進不了,還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國家的東西賣出去,當一個國家這樣想時,或許行得通,但當大家都這樣想時,國際市場就已經不再是一片混亂了,而是戛然而止,徹底不迴圈了,這讓全球經濟貿易停滯不前,資本主義國家的弊端開始顯現出來……
經濟危機為啥會讓經濟不迴圈?資本主義國家為啥會經濟危機?
關於這個問題我舉一個例子,當然肯定不止這一個方面,講個故事:經濟危機期間的某個冬天,一個小女孩問她的父親(父親是一名下崗的煤炭工人)天氣那麼冷為什麼我們不燒煤取暖,她父親回答我們沒有錢,我失去了工作,那為啥我們沒有錢,你失去了工作?因為老闆不發工資,那為啥不發工資?因為老闆也沒有錢,那為什麼老闆沒有錢?因為老闆不賺錢,你們不是努力為他工作嗎?那為什麼他不賺錢?因為我們工作太努力了,挖了太多煤炭,煤炭就不值錢了,因為不值錢了所以就賣不出去,因為賣不出去所以就沒錢,因為沒錢所以沒辦法買煤炭,沒錢買煤炭是因為煤炭太多。資本主義國家的產能過剩和私有制使得經濟危機來臨時經濟根本沒辦法迴圈。
面對這場經濟危機西方國家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 ,並採取了損人利己的措施,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法子,不過“利己”也只是表面,世界早已經因為這場沒有人去處理的經濟危機變得不太平了,四年的經濟大蕭條,讓一戰後短暫的和平過度到了戰爭,各國對彼此發動的經濟戰爭演化成為了政治矛盾,最後因為沒辦法調節,上升為軍事衝突,最後軍事衝突爆發為一發不可收拾的世界大戰。
經濟危機成為法西斯滋生的土壤:
這場經濟危機間接,甚至可以說是直接滋養了在陰暗角落蓄謀已久的法西斯主義。這次經濟危機對一戰的戰敗國德國影響巨大,德國除了面對這次經濟危機以外還要面對讓它奄奄一息的凡爾賽條約,戰勝國們也開始想方設法利用凡爾賽條約以及前面的其他條約讓戰敗國們“分擔”自己的“經濟包袱”。在1932年也就是這場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德國工業產值比1929年下降了50%,這就導致了大量工廠停止生產企業與銀行破產,失業者和無業遊民滿大街都是,此時的統治階層卻想方設法把這次經濟危機轉移到本就因凡爾賽條約生存困難的民眾身上,實行了以下措施:增加稅收 ,削減工資,養老金,以及社會福利等等,以上這些“新政”讓社會矛盾徹底被激化,由於失業人員巨增,民間各黨派也在迅速壯大,不過發展最快的是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也就是納粹黨,它的領導人阿道夫.希特勒恰到好處的煽動民族仇恨,鼓動人們,並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此期間納粹黨不斷打壓或吞併其他民間黨派 ,很快納粹黨就取得了國會選舉的大多數的席位,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他利用手中的權利取締了其他黨派,1934年8月,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如願以償掌握了整個德國,他上臺以後,開始興建公共設施,以此來解決經濟危機和社會就業問題,並修建了第一條高速公路。
但與此同時他的野心卻一點點顯現出來,他開始在暗地裡違反凡爾賽條約,大力發展軍事工業,並同蘇聯簽訂秘密條約,加強軍事交流,此時儘管他羽翼未滿,但他的野心已經一點點暴露出來,更要命的是,此時歐洲國家都忙的焦頭爛額無暇顧及。
同樣這次經濟危機對日本來說也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本就動盪不安的日本政治局勢在這次危機中幾乎難以繼續維持,經濟迅速惡化,難民餓死在街頭 ,全家老小自殺,父母販賣兒女的事件層出不窮,面對這些困境,日本部分勢力產生了強權政治的衝動,這讓以陸軍為首的法西斯主義勢力迅速發展,日本利用歐洲國家經濟危機無力插手亞洲的戰事與當時中國政治的內亂,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並在中國犯下了二戰期間罄竹難書的戰爭罪行,設在日內瓦的“國際聯盟”對日本的侵略行為表示譴責,並勒令日本停止一切侵略行為,但日本代表表示毫不在乎,此時西方國家意識到他們已經無力控制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了,但很快這場“與他們無關”的戰爭將燒到他們的家門口,並席捲整個歐洲。
義大利的統治者墨索里尼也開始有侵略的傾向。
總而言之,這次經濟危機使得許多國家政治面貌發生了改變,也讓一戰後所謂的“國際聯盟”的軟弱本質暴露無遺,其軟弱態度也讓之後的軸心國更加肆無忌憚,這場嚴重的經濟危機讓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發酵成為政治矛盾,並不斷加溫演變成又一場世界大戰,與此同時所謂維持世界和平的“國際聯盟”的成員們也在此時暴露本性,帝國主義無法更改的掠奪與侵略本性也因這次經濟危機徹底撕下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