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的右岸一般很高;左岸間隔不遠有山嶺瀕臨該江,形成陡坡。在此地,經常看到江面擴充套件為一些小湖,深入內陸數俄裡。有許多支流注入黑龍江的這一段,在這些支流河中最重要者,為右方的貢嘎河和左方的戈林河(一千五百二十英里)。
山脈由下列礦物構成:化石質的灰色砂岩和由赤褐色粘土、石英碎石及角閃石所組成的礫岩。山上橡樹,樺樹成林。還有許多遍生柳樹的島嶼。河谷雖然很窄,但卻提供了優良的牧場,沿江還可以看到許多適宜於定居的地點。
在格林河下方數英里處河中沒有島嶼,河水沿著一個河床奔流,寬度不及一英里。開始時,兩岸丘陵起伏。丘陵上有針葉樹森林,與生在河谷中的白楊、梣樹和白樺樹的淡色形成一種悅目的對照。兩邊都能看到離河或遠或近的山脈的峭壁峋嶙的山頂,就是到了六月,山頂上的一些地方仍然覆蓋著白雪。
柯林斯向左方看去,看見兩座山峰,那裡顯然在冒煙,他認為那是兩座活火山。其他的旅行者沒有提到這種現象;然而這種現象卻是可能存在的。在德楞的下方,兩岸形成多岩石的斜坡。該地多斑岩,這些斑岩是由紋理不齊的長石和角閃石組成的,呈淺綠色。還有大量的綠泥板岩及其和石英的混合巖。
在左岸,群山開始後移,在下方不遠的右岸賈伊村處,群山也向後移。1858年,在賈伊村的舊址建立了索費夫斯克城,該城無疑將成為黑龍江下游的主要商業城市,一條三十三英里長的公路把該城與卡斯特里灣連線起來,這條公路在必要時可以改建為鐵路。①
這裡有許多地塊已給予俄美公司和幾個私商。還允許外國商船駛入,其條件與尼古拉耶夫斯克的貿易條件相同,並正準備新建碼頭和船舶修理所。②
在索費夫斯克(一千六百四十英里)處,黑龍江再度分支,並突然從向東的方向折向北方流去。該江東部支流沿著濱海山脈的支脈山麓流過,濱海山脈的低窪地方已被江水淹沒,變為湖泊,其中最大的湖是吉奇湖、卡達湖和約梅湖。
從索費夫斯克直接流向北方的西部支流被認為是最大的一條支流,它穿過一片廣闊的平原,直至與東部支流匯合為止,匯合後不久便強行衝過阿姆貢山脈,這些山脈於索費夫斯克城以北一百英里處與該河成直角相交。
站在索費夫斯克城上方的賈伊岬上眺望,可以看見這塊平原向北延伸到遠方。頂端光禿的圓錐形山峰,立於周圍高地之上,在諸峰中間有一些孤零的高地清晰可見,狀似被沼澤和密灌木叢包圍的島嶼。
黑龍江的許多支流和湖泊縱橫交錯於這一廣大地區,這些河流在秋季部分乾涸,這些湖泊中最大的是烏達爾(切嘎爾)湖。從吉奇湖的源頭到卡斯特里灣僅有八英里半。羅曼諾夫先生力圖解釋這一事實:黑龍江流向北方,而不是尋找一個顯然更為自然的流入卡斯特里灣的出口。
他是這樣解釋的:黑龍江江水在其向下方奔流時,被東邊對面的濱海山脈和北邊的阿姆貢山脈所攔截,於是溢流於上述廣闊平原之上,從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內陸湖。
在黑龍江奪路入海的流程中,江水淹沒了幾個濱海山脈的橫向的窪地,此即為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吉奇湖、卡達湖和約梅湖。若不是阿姆貢山脈過去在黑龍江江水的壓力下給它讓路,並容許江水找到一個流向北方的出口的話,黑龍江本來無疑終於是會流到卡斯特里灣的。
--------------------------------
①在烏蘇里江與戈林柯之間,有十七個俄國屯兵點,大多數位於該江右岸,皆以附近土著村莊命名。
②《通報》,1859年,《埃爾曼的檔案》,第19卷,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