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集《132萬造紅磚毛坯房》爆改,把《夢想改造家》這個節目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
其實做為夢改的老粉,房君曾看過不少拍案叫絕的設計與改造,今天就隨便拿出一個老案例,替夢改“洗一洗”。
也讓那些喊著“是你們不懂藝術,這在10年後必成為經典”的朋友看一看——有時候藝術與實用,是可以相輔共存的。
委託人陳友雲,是一名常年在海上漂泊的船長。
一年中他起碼有200天在海上度過,與家人聚少離多。
陳友雲一家四口居住在福建省連江縣苔菉鎮北茭村,這裡說好聽些是個出名的小漁村,但其實從遠處看,就是一個有著懸崖峭壁的小島嶼。
而他們的房子就位於險峻的懸崖邊礁石上。
由於福建地處沿海地區,年年都會遭受多次颱風的襲擊。矗立在海岸邊的陳家同周圍所有鄰居家房子一樣,飽受颱風和海水的侵蝕,日積月累變得殘破不堪。
脆弱的房體急需加固與防潮,屋頂裂縫有嚴重的漏水問題,甚至是牆體內的電線都存在著安全隱患。
儘管有著諸多居住上的困擾,但陳友雲一家仍舊覺得,大海是他們的衣食父母,而每天開啟窗就能看到大海,是一件無比幸福快樂的事情,所以他們從未想過搬離。
在採訪中陳友雲的子女說到,
“家是父母一輩子的寄託,他們希望等父親老了不再出海了,這個家能成為他的避風港。”
在瞭解到委託人的訴求後,建築師董功接受了這次改造挑戰,踏上了第一趟實際勘測的路途(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設計團隊,後文會詳細介紹到)。
船長陳友雲家保留著福州沿海一代的習俗,開啟大門是一樓大廳,但這個大廳除了婚嫁或重要活動使用外,平時都是關閉閒置的。
若要進出,一般都是從一樓的小餐廳進入。
廚房緊挨著小餐廳,兩個走廊分別通往招待客人用的大餐廳,和室外一個面朝大海的大陽臺。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這樣的地方居住似乎應該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
然而走向大陽臺——這個本該用來燒烤喝茶曬太陽的地方,卻因排水問題常年積著無法褪去的雨水,邊邊角角都有了青苔和腐壞的痕跡。
一樓還有一個原先深受長輩喜愛的老人房。天氣好的時候,站在陽臺上,就能遠眺到中國臺灣馬祖島。
但由於房屋年代已久,當年的裝修也不復牢固。颳大風下大雨時,水會直接從老人房的窗戶漫進來,相當危險。過於潮溼的環境,也讓老人不得不搬離。
陳友雲一家四口主要的起居空間在二樓。
經過較為昏暗的樓梯(由於牆內埋電線有潮溼的安全隱患,所以陳家僅有少數地方能接上明線),來到有著無敵海景的二樓,這裡每個房間都是面朝大海,風景宜人。
但仔細檢視每個房間後,發現同樣的問題依舊存在。
經腐蝕的金屬防盜窗,雖每一年都在重新換漆刷漆,卻依舊抵擋不住風雨的侵蝕;
房間屋頂上,又是開裂,又是掉漆;
屋內的儲物櫃,由於溼氣太重都不敢放上東西,只能當擺設用;
木地板,自然也是無法倖免;
甚至連客廳的彩電,每兩三年都得更換一次;
懸掛在牆外的明線,建築師輕輕一拉,甚至還會掉下不少牆漆來。
由於這次改造不同於董功以往的圖書館、教堂等藝術類設計案例,這回關係到的是一家子今後實實在在的生活需求。
考慮過後,他決定先行返回,再帶著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的副總工程師肖從真前來二次勘測。
在肖從真的協助下,董功完整的瞭解到了這座老宅的房屋結構,以及整個地基的現有狀況及現存問題:地基不穩,牆體各種裂縫,無論是對抗颱風還是地震,都極有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改造,刻不容緩。
由於董功平時的工作大多在北京進行,這次異地來到南方小村莊改造,如果要從外地請施工團隊來,不僅路途遙遠不便,成本也會大大增加。
因此董功和肖從真決定先在當地尋找施工方施工,並對施工的規範和細節做了一一的交流並確認。
改造開始。首先,根據委託人一家想要“蓋三層洋房”的訴求,設計師用模型模擬拿出了整整5稿方案。
在確定好最優方案後,從基礎的改造地基開始,穩紮穩打。
房屋的南北兩側採用內牆混凝土加固,東西兩面使用外牆混凝土加固。
董功還多次拜託肖從真專家根據房屋原本柱身的裂紋分佈和走向,進行承重和抗震試驗,最終實現了完美安全的方案。
天然的海景也必須最大程度的利用起來,於是董功給房屋多處進行了窗戶面積的擴大。光擴大不行,還得保持一定的深度,以便隔開雨水。
一家人夢寐以求的三層拱頂,雛形也澆築完畢。至於為什麼選擇拱形頂,原因很簡單:
1、牢固。從古至今,拱形在結構上都是最優的受力方式;
2、節約。拱形對於結構的用料是相對比較節省的,能夠降低改造成本;
在黃岐半島的最北端,跟大海時刻親密接觸著的小村莊裡,這座曾經險象環生的“懸崖上的家”,終於在一年後,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當一家子走在久違的回家之路上時,大夥懷揣著激動,也懷揣著忐忑。
直到真正看到眼前這套房子,所有多餘的擔心都放下了,眼裡閃著光,嘴裡由衷的說著,“真的好美”!
開啟開闊的大門,內裡是寬敞的一樓露臺,在這裡曬個太陽是極好的。
設計師選用了具有沿海風情的大石圈了一個矮矮的圍牆,既不遮擋視野,又更有了“家”的專屬味道。
還記得這兒的習俗嗎,進門大廳不擺放東西,只留作重要場合使用。
設計師沒有忘記這個習俗,給大廳留出了十足的空餘空間,並選用一個木質的書架作為與內部客廳的分割。
經過採光極好的前廳,來到餐廚區域。仔細看,這還是一個雙廚房的設計。
靠近窗戶花園一側是符合中式家庭煎炸烹煮的廚房,水槽等裝置一應俱全。
外頭的開放式廚房,是子女們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簡單下廚做些東西,再也不用擔心油煙問題啦。
能容納10人就餐的大餐桌,轉頭便能直接望見大海。明晃晃的亮光,把攝像機都給照曝光了,截圖大夥兒湊活著看看。
一樓的老人房,也大變模樣。
為了能夠使老人得到更好的睡眠,特地設定了雙人床,床底還增加了儲物收納空間。無敵寬闊的大窗設計,讓老人即使躺在床上,也能欣賞到大海的美景。
董功還為老人設計了一個衛生間,左側靠牆的大裝置可以輕鬆拉成擁有扶手的座椅,專為老人淋浴設計,再也不用擔心老人站久了勞累或者滑倒等現象,太貼心了!
推開小門便是彎曲的大陽臺,這一望無盡的海景,房君是真的慕了!
一樓已經這樣超出想象,大夥期待著二樓會有怎樣更多的驚喜。
挑高的樓梯設計,走著便是風景
到了二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個小客廳,象徵著老船長的舵就在那兒掛著。
看著電視,聊天著,轉頭便能直面大海。
主臥及兩間子女臥室,每一間都有超大的觀景窗。
內嵌式的設計,可以自由擺放喜愛的書籍和擺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形容的應該就是這樣一副樣子。
主臥還帶著一個小陽臺,船長休船在家時,沏上一壺茶,在這一坐便是一下午。
兒子臥室的朝向原先比不過姐姐與父母的房間,推開窗,只能瞧見這座小村莊的模樣。
但小陽臺的設計,卻讓他開心的驚呼:“我比你們看的更遠,看的更多。”
看完了實用的起居二樓,一家人走向三樓。
三樓,那個滿足了全家人的期盼,又充滿了未知和無法想象的神秘地帶,究竟被設計師賦予了怎樣的魔力?
走上樓梯,超開闊的視野和無敵採光一下子映入了一家人的眼簾。
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家能有一個彷彿博物館那麼大的頂樓。
拱頂設計,使這層空間通透又帶著些莊嚴。混凝土拓印的木紋,又恰到好處的中和了冰冷感。
一臺跑步機,放在面朝大海的位置。一家人還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慢慢添置,將這裡打造成無敵海景健身房,運動分分鐘就變成快樂的事兒了!
夾層處設定了一個單獨的耳窗空間,放上木板,使得這裡成為了一個暫時的休閒區域。此外,設計師的大面積留白,也是考慮到一家人後續招待、收納等多種實際使用需求。
屆時,他們可以根據自家的需要,再對三樓空間進行一個軟隔斷的分割槽。
來看看這個美不勝收的大陽臺吧。
東南兩側的海景從巨大的窗戶映入室內,多功能的座椅和茶几也讓這個空間多了幾分愜意。
扶著小樓梯走上多功能空間閣樓,大量的玻璃磚最大程度的將光線和景色引入室內。
未來這裡會發展成什麼,需要改造成什麼,便留給未來來創造吧。
老船長在看完改造後,激動地說到,“房子這麼好,都想多待在家裡,多待幾天了。”
暮色降臨,萬家燈光。
老船長一家打開了家中的燈,從海上遠遠望來,這裡彷彿就是一座瞭望燈塔。就像是家人在呼喚著海上的船長,早日歸家,早日平安的回到溫暖的家。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文章開頭,房君曾說,這是一個偉大的團隊,答案就藏在節目組兩年後的回訪特輯中。
沒錯,爆改這個東西,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
剛改完時,歲月靜好,哪兒哪兒都好。
但隨著時間,使用者居住習慣,保養方式等等,很容易立馬被打回原形。
於是兩年後,節目組對老船長一家以及這套房子,再次進行了回訪,看看一家人的生活究竟如何。
一進門,院子裡的花花草草變得更多了,添了不少勃勃生機。屋內窗明几淨,有了更多生活氣息,但卻沒有破壞原先的設計。
主持人提出了網友最擔心的問題——颱風雨水海浪,是否對家的結構和外觀造成了侵蝕?
女兒興奮的說,這兩年來進行過保養,每回都會跟董功設計師進行諮詢,他不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專業指導,還曾兩次派駐場建築師上門指導。
就算是在節目已經結束,播出之後,董功還在家中借住了三個月,以便更好的完成收尾工作,並切身處地的瞭解是否有實際居住上的不便。
直到現在,一家人在家中拍攝了好看的照片影片,或者有什麼需求上的諮詢,都會及時與董功進行分享聯絡。甚至在臺風來臨前,董功都會帶著團隊為他們一家提供專業的防颱指導。
我想這才是設計師、建築師真正的意義。
將藝術與實用相結合,傾聽他們的需求,滿足他們的需求,發散他們的需求。創造出使用者想要的、不止想要的、從前壓根不敢想的樣子來。
有和房君一樣認同並喜歡這期改造的,記得點個贊+在看呀,為設計團隊鼓掌,也為這些真正值得誇一誇的案例鼓掌。
本文圖片來源:
《夢想改造家》節目、PChouse家居畫報、網路等
不視為與圖中人物建立任何商業合作關係,侵刪
文章來源:簡二家
編輯留言
歡迎大傢俬信小編,來聊聊裝修這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