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晚,第十屆四川文學獎、第八屆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兩獎”獲獎名單出爐。16件作品獲得四川文學獎,13件作品獲得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四川文學獎中,林雪兒的長篇小說《北京到馬邊有多遠》(四川人民出版社)、賈飛的短篇小說《遠燈》(《西部》雜誌)、彭志強的詩集《二十四伎樂》(人民日報出版社)、李銀昭的散文《一冊清涼》(四川人民出版社)、沈榮均的散文《天青色等煙雨》(清華大學出版社)、陳果的報告文學《古路之路》(天地出版社)、王林柏的兒童文學作品《買星星的人》(天天出版社)等作品榜上有名。阿來的《蘑菇圈》、阿克鳩射的《懸崖村》、阿微木依蘿的《簷上的月亮》獲得特別獎。現在,就讓我們去聽聽四川文學獎部分獲獎者此時此刻的感想吧。
▲林雪兒,實名王雪珍。中國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第十八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四川省作協全委委員。有小說散文發表在《人民文學》《十月》《中國作家》《上海文學》《鐘山》等文學核心期刊,入選年度選本。著有散文集《雪落拉薩》、中短篇小說集《黑天使》,長篇小說《婦科醫生》《親愛的寶貝》《北京到馬邊有多遠》,分別獲郭沫若文藝獎、巴金文學院文學獎、四川文學獎等。現樂山市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林雪兒:用心用情,寫出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小說
從事長篇小說創作近十年,《北京到馬邊有多遠》是第三部長篇,能夠獲獎,算是給寫作生涯挽了一個彩結。我是一個醫生,前兩部長篇《婦科醫生》和《親愛的寶貝》都是我熟悉的領域,相對來說,更多的是生活經驗的累積和理想化的嚮往。而《北京到馬邊有多遠》,是扶貧類的題材,同題書寫,怕的就是雷同。扶貧要做的事基本是一樣的,改善交通、住房、教育及文化。貧困的原因也差不多,因病致貧、因災返貧、因懶致貧,如果從事出發,可能沒有新意。怎麼寫出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寫出扶貧這件事對於參與者與被扶貧者深遠的改變?可能是機緣巧合,正好有中紀委下派的第一書記到了樂山,到了馬邊。我從人物出發,寫從北京來的年輕人,與鄉村各種生態的碰撞,文化的交融,鄉村改變的同時,人也改變了,而且是長久的。書出版之後,這批年輕人還組織一起學習,結合小說中的主人公樹理想找差距,對寫作者來說,也是十分安慰的了。
年輕人最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和詩歌。”許多青年人在城市打拼,高強度的工作和加班是常態,只有到了深夜躺在床上才有機會發問,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有意義?遠方到底是什麼樣子?那些令人神往的愛情在哪裡?《北京到馬邊有多遠》寫了一個青澀的有些文藝的年輕人在扶貧的路上,有了自覺的家國情懷的故事,給予他的愛情也很浪漫,一個從未謀面卻有著“遠方”情結的姑娘,對林修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業的理解和支援。年齡大的人看這個書,覺得林修是傳統意義上經典的迴歸。
對於接下來的寫作,生命不息,創作不止吧。有一部待完的長篇,關於抗戰時期的樂山,只是因為還在臨床一線工作,沒有連續的創作時間,容易斷片,進入有些困難,所以慢慢寫。
▲賈飛,全國青聯委員,中國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4屆中青作家高研班學員。北京城市學院客座教授,江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四川文理學院客座教授。已出版長篇小說《中國式青春》《除了青春,一無所有》《蓉城之戀》,短篇小說集《遠燈》,詩集《錦裡》,歷史隨筆集《歷史大咖的另一張臉》《歷史大咖的另一張臉2》《天才鑑定歷史檔案》等。作詞歌曲《寬窄》《心中的貴福》《初戀》《以夢為馬》《紅鯉》5首。領銜電影《佔哇的春天》的編劇(文化顧問)工作,並獲得亞洲微電影藝術大賽優秀獎。有辭賦《翰林灣賦》《酒賦》發表於報刊。獲得包括四川文學獎在內的省級以上文學獎10餘次。
◆賈飛:將書寫人民、書寫民族的信念植入內心
我最開始寫作,僅僅只是愛好。後來,寫作是為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再後來,因為衣食無憂,工作穩定之後,寫作便成為了一種職業,緊接著昇華到了一種信仰。北宋張載曾說過,寫作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寫作越到後來,就變成了一種責任。這種責任,根植到內心深處,希望透過文學作品,能夠溫暖更多的人,讓他們感受到一縷陽光。
一個作家,不僅僅靠天賦。天賦可以讓一個作家成為優秀的寫作者,但絕對不能成為偉大的思想者。一個偉大的作家,其實也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最近幾年,我通讀了中國古代史,中國文學和哲學代表著作,以及中外具有影響的文學作品,發現文學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這哲學。一部好的文學作品,不僅是一部有趣的歷史,更是一部深刻的哲學探索。在我看來,作家除了天賦,更需要經歷,包括生活經歷、工作經歷,等等。一個人不瞭解自己,不瞭解社會,不瞭解現實,其實對於文學,也就不瞭解了。所以,文學的很大一部分,需要作者有自省與自悟的能力。
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剛剛在京勝利召開,我備受鼓舞,覺得一個作家,首先應該有家國情懷,將個人的命運,與時代的命運,祖國的興盛,等等,是聯絡在一起的。具體到作品,要有溫潤的土壤,要有秀麗的江河,更應該有赤誠的心。書寫人民,書寫民族,不是空話,而應該將這樣的信念,植入內心,去感受,去體會,去發掘。
至於未來的創作計劃,目前,我已經簽約了一個長篇小說,並正在寫,已經寫了一半,主要是1808年到2028年共計220年家族歷史的。具體內容,也不能透露太多。另外,我也與另外一家出版機構,簽了一個歷史系列,共計十部,第一部《先秦諸子》接近完稿,估計明年春天能出版上市。同時,我也正在醞釀一部反腐題材文學作品。還有就是我的短篇小說《遠燈》,已於今年秋天與北京某影視公司簽了影視版權,將由著名導演拍攝成院線電影,明年公映。
▲彭志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成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協全委會委員,著有杜甫詩傳《秋風破》、長篇歷史散文《蜀地唐音》、永陵樂舞詩傳《二十四伎樂》等詩集、散文集多部。曾獲《北京文學》2018年度詩歌獎、《詩刊》社第三屆“李杜詩歌獎”、2015年度十大作家、2019年度十佳華語詩集、四川文學獎等。
◆彭志強:寫作者要踐行“大歷史觀”和“大時代觀”
四川文學獎,是每三年評選一次的重要文學獎,反映並代表著四川作家詩人們三年來的創作成就。這次以成都音樂舞蹈文化為根基,創作的詩集《二十四伎樂》參與評選,最終能夠獲獎,真是備感榮幸,我想這個獎將鞭策我,至少在文學創作上不能懶惰,而且要在選題、技巧、文字、文學價值與社會價值等方面精益求精。
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現場,聆聽到“大歷史觀”、“大時代觀”這些更具體的新觀點和新使命,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意義。“大歷史觀”,在我看來,就是以史為鏡,以史明志。這些年來,我寫詩、作文(尤其是缺乏靈感寫不下去的時候)多是向詩聖杜甫學習,因為杜甫就是一個愛國愛民的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某種意義上說,杜甫詩歌裡的仁愛精神體現的核心,正是記錄時代變化、關愛人民生活、關心國家發展,是一個一心為國為民的偉大詩人,其儒家思想與博愛精神,可以讓我反覆孕育新的文學作品。為了寫好杜甫,以四五千行新詩致敬詩聖,我曾歷時三年行走考察研究杜甫生平蹤跡,創作了杜甫詩傳《秋風破》、詩集《草堂物語》。我的聚焦金沙遺址出土文物的詩集《金沙物語》,填補中國首個建在地表的皇陵永陵的文學空白的詩集《二十四伎樂》、長篇散文集《蜀地唐音》,可以說都在懷古撫今,從歷史的視角進入,又返回我們的現實生活。
至於“大時代觀”,首先是深入人民中間,切身感受這個新時代的生活,因為每個時代都在呼喚更多書寫人民的優秀作品。對照學習“大時代觀”,如何不斷髮掘更多代表時代精神的新現象新人物,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美學風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的新時代藝術形象,這對我來說,還有更多紮根人民的生活需要去學習體驗。我想,只要認真踐行“大時代觀”,深入人民群眾中間去聆聽去體驗那些充滿新時代鮮活畫面的生活,就一定會發現更多新時代的人物(包括新工業時代人物)值得傾情用心書寫。
今後的創作,依舊是深耕蜀文化,像文學考古一樣去深度挖掘。比如杜甫和草堂,明年會出版一部五六十萬字的長篇作品《杜甫傳》,也計劃在後年出版詩集《詩煮三國》、長詩《諸葛亮》,以及以成都當代都市生活為藍本的長篇小說(名字暫且保密)。
▲李銀昭,冰心散文獎獲得者,成都市作協小說專委會副主任。在《天津文學》《美文》《四川文學》《青年作家》《西南軍事文學》發表散文、小說百萬餘字。先後20多次獲國家和四川文學、新聞獎。現為四川經濟日報社社長、總編輯。
◆李銀昭:蜀地、蜀道對我的文學創作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對於這次獲得四川文學獎,我是感到十分意外,也很激動。四川是一個文學大省,有許多作家的散文都寫得非常好。這次獲獎對我來說是一種鼓勵,鼓勵我不斷去寫,不斷去讀。
散文集《一冊清涼》於去年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記錄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閃光時刻”,由點及面,由小見大講述生活感悟,人生感受。在消費時代人心浮躁的當下,我們更應該用一種寧靜的心態,去發現生活中的美。
我除了是一個寫作者外,還有一個身份是新聞工作者,平常呢,都在忙一些新聞寫作。而文學寫作對我來說,是一個安頓心靈的地方。於是,我就把業餘時間拿出來,安安心心讀一些書,寫寫自己,寫寫心靈裡面的文字,寫一些爭取能夠比新聞留得更久的文字。
未來,蜀地、蜀道對我的文學創作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因為我出生在四川,生活工作在四川,我對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很有感情,尤其是我出生在川中的丘陵地帶。今後,我想好好地書寫那裡的人和他們的生存狀態,他們的喜怒哀樂。並留下這些人的故事,把時代記錄下來。比如最近我發表在《收穫》雜誌上的一篇1萬多字的散文,叫《母親的蜀道》,寫的就是蜀地和蜀地上的人。
▲沈榮均,中國作協會員,四川省作協全委會委員,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代表作《天青色等煙雨》《傾城的土著 》《斑色如陶 》等。長篇小說《雙魚座青花》入選四川省作協重點扶持專案,四川文學獎、冰心散文獎、孫犁文學獎散文獎、大鵬生態文學獎、在場主義散文獎等獲得者。現居四川眉山。
◆沈榮均:從鄉村敘事到時代美學的一次轉型
四川有著優良的散文基因。這次,文藝史隨筆集《天青色等煙雨》能獲四川文學獎,我是沒有想到的。我知道散文這一塊競爭十分激烈,這些年四川湧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家作品,老作家文筆越來越凝練,年輕作家又勢不可擋,而且一批詩人和小說作家也有散文斬獲。所以,從昨晚到今天,老實說,我一直處於興奮和感激中。
《天青色等煙雨》,我自視為個人寫作的一次轉型。我是寫詩歌和散文出身的,年輕的時候主要的敘述物件是鄉村物事,後來又參與了新散文、原生態散文、在場散文的文字論爭和創作實踐,最近幾年一直在尋求突破。我熱愛傳統士大夫文化,特別是古典美術,包括詩詞書畫陶瓷美術等。我們常常以中國傳統士大夫“詩意的棲居”來敘述日常生活,“詩意棲居”有一種模式就是“器物與人的美好關係”。陶瓷文物,我是當作那個時代的日常生活事物來品讀的。當然,這也給自己設定了一道難題,怎樣透過器皿的溫度,回溯過去,觸控那些生動、攜帶先人情感的細節。這或許需要想象和思考的可逆性。可逆性的寫作嘗試對我來講很難,因為每一次提筆,都是一次對自己去除顯著地“活在當下”意識遮蔽的挑戰,當然也是對自己每一天不如意的對沖。我選擇從古陶瓷這個切口進去,試圖以文學想象,去賦予那些古代工匠作品的溫度、柔光和尊嚴。作為一冊遊離於古玩鑑賞和文學隨筆之間的邊緣讀物,這本書努力繞開文物技術細節和枯燥的常識,去還原作品生產的時代環境,以及工匠和器物主人內心的審美感受,透過千年歲月抽象出物品傳遞的東方手工藝精神。我的作品表面是及物的,實際是喻人寄情的,有評論家甚至發現文中反覆出現書生、女性這樣的審美符號。由人與物,衍生到人與人,兩種語境讓我的敘述增加了難度,似乎給讀者也設定了閱讀障礙,但我樂於這樣的穿越、流連和互動。其實,我不只在《天青色等煙雨》裡有這樣的語境,在一系列關於中國傳統士大夫人物隨筆寫作裡更是如此。“讀書人”“書生”或是現代悲劇性審美個體的角色常態。不管現實角色是三教九流還是五花八門,“讀書人”“書生”應該成為完善自我認知的符號,至少骨子裡應有如此情結。總體來說,這本書的存在,就是關於中國古陶瓷時代美學經驗的傳遞。筆下的時代美學,可能與別的文化學者不太一樣,他們更強調比較學意義的“說出”,而我更在乎作家個體“這一刻”的語境,也就是“物我”交流。讀者看到的文字,可能更多像小說一樣的狀態描摹,像散文一樣的婉轉敘述,像論文一樣的學術昇華,像詩歌一樣的情感張揚,這也是我的關於器物的藝術隨筆區別於其他隨筆讀物的地方。我一直對我的散文轉型不敢確認,這次獲獎,尤其是評審組組長蔣藍主席的高度評價,可以說是解了我心頭的一個疙瘩。要感謝評委們的肯定。
《天青色等煙雨》,是我正在走出版流程的一個長篇《雙魚座青花》的文化準備。我手下正在完成中的是一箇中國士大夫人物隨筆系列,不是人物全傳,是審美橫縱截面,已經寫完了包括李白、杜甫、蘇軾等人物,正在著手曹雪芹,讀了二三十本紅學曹學著作,還不敢動筆。估計書寫完還要一兩年左右。另外,還可以透露一下,下一個長篇是完全不同於《雙魚座青花》文字的,雖然還是寫文化遺產,但物件是我們四川的非遺專案,大概要涉及一百年來這項非遺的時代變遷,已經準備了多年,目前還只是開了個頭。我一般同時手頭有那麼兩三個寫作專案在籌劃,只是我是機關文字工作者,業餘寫作全靠熬夜,我也不知道最後能不能完成。好在涉獵傳統文化,我有濃厚的興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要把握傳承和創新的關係,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總書記關於文藝創新的新思想,堅定了我的寫作方向。我想我會一直將發掘古物的美好時光,在學古中創新的興趣保持下去。
▲陳果,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作家》《星火》等報刊,入選多種選本;獲中國作協、四川省作協創作扶持,獲人民日報、中國作協徵文優秀作品獎,以及四川文學獎等;作品多次入選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專案,以及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著有《天梯之上》《勇闖法蘭西》《古路之路》等多部報告文學作品。
◆陳果:我的寫作,依然會關注一些被人忽略但不該忽略的角落
《古路之路》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主要聚焦於坐落在大渡河大峽谷絕壁之上的四川省漢源縣永利彝族鄉古路村的出行之路、脫貧之路和未來之路,反映了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後,古路村村民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援下、在基層黨員幹部的帶領下,奮進拼搏,著力改善交通出行條件,實現安全飲水和安全用電,打造出了一條自然生態和民族文化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我在《古路之路》中也說過,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需要創作者持續關注、孜孜求索。四川文學獎的評獎受諸多因素影響,我想這一次,我的目光投向鄉村,恰好和評委的視線隔空相遇,是我的幸運。
我認為,寫作者應該有比獲獎更大一點的目標追求,比如寫得更逼近自己的內心,比如讓文字更乾淨整潔。
至於接下來的寫作,還是會和以往一樣,關注一些被人忽略但不該忽略的角落。可能是歷史的,也可能是當下的。
▲王林柏,電子科技大學物理電子學碩士,畢業後成為一位程式設計師。在2012年,孩子3歲時,嘗試為他寫童話故事,從而走上兒童文學創作之路。曾獲第十屆全國兒童文學獎、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圖書)獎、第九屆四川文學獎、第三屆青銅葵花銀葵花獎、第二/三/五屆“大白鯨”幻想兒童文學獎、第16屆/18屆臺灣牧笛獎、第44屆香港青年文學獎、第八/九屆《少年文藝》“周莊杯”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獎、第九屆信宜圖畫書獎、第五/六/七屆“大白鯨”原創繪本獎等榮譽,第三屆《兒童文學》“溫泉杯”全國童話擂臺賽獎等榮譽。
◆王林柏:為了孩子,寫有溫度的故事
得知自己的兒童科幻小說《買星星的人》本次獲得第十屆四川文學獎,心情非常激動。
我是一個標準的理工男,本科和碩士都是物理專業,畢業後的職業是嵌入式軟體程式設計師,作為程式設計師,我寫的最多的是軟體程式碼,稍微寫一點文字,還是給程式碼做註釋。
不過在2012年,我兒子3歲之時,我想做一件很酷的事情,為他寫故事,作為送給他成長的禮物。於是我嘗試拿起了筆。
這些年一路走來,有坎坷,有收穫,有四顧惘然之時,也有醍醐灌頂之刻。但有一點,卻不敢稍有遺忘:我是為了孩子而寫。
因為孩子而寫作,我自然希望他們喜歡,所以我會嘗試站在他們的位置上審視自己的作品,語言是不是幽默,內容是不是有趣,會不會感到厭煩;但同時我又是一個父親,我作品的第一個讀者往往是我的兒子,所以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夠傳遞給他一些有溫度的東西:親情、友誼、勇氣等等。
我記錄所有一閃而過的靈感,然後再努力編織成一個故事。
譬如這本《買星星的人》,源自我小時候讀童話《小王子》產生的一個朦朧的感受,又源自一次自駕旅行,我們一家三口一起聽《小王子》的故事,並一起討論,一起感受那種美好和憂傷。於是,我的心中便產生了一個聲音,寫一個關於星星的故事吧,有些傷感,又有些溫暖;有些美好,又有些遺憾;有執著,有迷惘……
不過我一直沒有動筆。
直到2018年,我無意間看到了一則舊聞:在2015年底至2016年初,人類發現的最美的彗星之一,卡特琳娜彗星首次也將是唯一一次進入內太陽系,她從我們身邊劃過,距離地球最近距離不到5千萬公里,然後飛向茫茫的宇宙,從此一去不回。我們此生再也無法觀測到她,我們的子孫後代,直至人類滅絕,可能都將無法再見到她。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包圍了我,這像極了我們的人生,有太多的東西,無限美好卻又轉瞬即逝。
於是,我將這件事作為故事的背景,完成了《買星星的人》。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做不成天上的星,也許只能做林間的一點螢火,但倘若有人看到,能夠在那個瞬間感受到一點美好、一點溫暖,留下一星半點的記憶,那便足夠了。
倘若只是仰望星空,我們會感到傷感、震撼、遙遠、美好、神秘,唯獨少了一點溫暖。但如果此時你念起一個人,想起一段故事,那便有了溫度。
後續,我會繼續寫作,寫科普,寫科幻,寫童話,寫繪本……但我會時時審視自己朝向的目標:為了孩子,寫有溫度的故事。
人生是美好的,過程卻是艱難的,我十分幸運,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得到許多前輩和老師的認可和幫助,更令我萬分感激。這次獲得四川文學獎,對我來說,既是鼓勵又是鞭策,我也一定會在兒童文學這條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阿克鳩射,本名阿剋日布,出版長篇小說《霧中情緣》《逐夢彝鄉——索瑪花開的地方》,散文集《翻閱生活的註腳》《溫暖的火塘》,報告文學《雄鷹奮飛在脫貧奔康路上》《懸崖村》《天梯》《情滿彝鄉 醉美谷莫》,長詩集《阿克鳩射作品選》、畫冊《精準扶貧瓦吉瓦 彝家喜迎新跨越》等。作品先後榮獲涼山州“五個一工程獎”、第十四屆涼山州人民政府優秀社會科學二等獎、第五屆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學獎、第八屆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學獎、第十屆四川文學獎特別獎、“2019四川好書”、第十五屆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2020年度四川黨建期刊集團優秀圖書作品獎、“2019中國好書”、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報告文學駿馬獎、第八屆徐遲報告文學獎、中國廣播電視大獎、榮獲2021全國“農民喜愛的百種圖書”。
◆阿克鳩射: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創作文藝精品
在朋友圈裡獲悉報告文學《懸崖村》和彝文報告文學《天梯——來自大涼山阿土勒爾村的脫貧攻堅故事》獲得第十屆四川文學獎特別獎和第八屆四川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彝文作品獎”後,我首先感謝四川省作協對我的厚愛、感謝評委和廣大讀者對《懸崖村》和《天梯》的厚愛。尤其是《天梯》的獲獎,更是對廣大彝文作家詩人的一種鼓勵。
《天梯》能夠獲獎對我的激勵很大,它不僅是我國第一部用規範彝文寫成的彝文報告文學,也是第一次彝文報告文學作品在省級文學獎中獲獎,實屬不易。我是一名彝漢雙語作家,在創作《天梯》中,不僅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還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去年與出版社簽訂了出版合同後,因我的母親突然去世,對我打擊很大,差一點《天梯》就“流產”了,所以《天梯》能夠獲獎是我獻給天堂裡的母親某色新各最好的紀念品。正如我在後序中所寫的那樣:《天梯》不僅是獻給懸崖村的親人們、扶貧工作者,也是獻給在我創作時不幸去世的我母親的最好的禮品。
追尋涼山脫貧攻堅的歷程,能夠清晰地看到在黨的領導下,“大涼山阿土勒爾村”的村民以超凡的脫貧毅力和奮鬥精神,走出貧困,“一步跨千年”的鉅變。所以,我更得感謝創造歷史的“大涼山阿土勒爾村”親人們!
這一次能夠榮獲四川文學“雙獎”。這是我參加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回昭覺縣後,收到的最好和最大禮物,真是身逢盛世,感謝所有關心關愛和幫助我的親人朋友們。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昭覺縣人,我是一枚幸運的“種子”,不僅在改革開放的春天裡成長,而且有幸參與、見證、報道了自己出生併成長的彝家山寨發生的巨大變化,並和“懸崖村”結下了不解之緣。
今年參加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讓我特別的感動和激動!這也是我第二次近距離看到習總書記和聆聽他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我鼓舞和力量,同時也讓我深感作家的責任重大。我有責任和義務把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落實到具體的文學創作中去。作為一名來自最基層的彝族作家,必須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推動文藝創作的強大動力,在新時代新徵程上為社會、為人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
我所在的昭覺縣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也是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2月11日親臨考察調研過的地方,新時代家鄉的經濟社會發生了鉅變,這樣欣喜的社會變革與深厚的彝族歷史文化為我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
我想今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彝族作家,我將繼續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另一方面,還是要從自己熟悉的民族文學領域和場域出發,多深入到基層、瞭解人民、傾聽人民的心聲、關心人民的疾苦、感知人民的喜怒哀樂,多瞭解日新月異的生活,多瞭解人民的酸甜苦辣,認真去傾聽、去思考、去書寫。
從總體處思考人民、從具體處表現人民,更要向經典文藝作品和傳統文化學習,深深地植根於大涼山彝族文化,深入生活,研究生活,主動把自己融入到人民群眾中去,與人民群眾心心相印,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通,深入挖掘契合時代要求的精華,運用豐富的手段加以藝術的展現,廣泛積累素材,提煉靈感,既要自覺擔當起虔誠的文化尋根重任,堅定、堅守、傳承,又要解放思想,打破禁錮,走出地域、民族的限制,積極回應各族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進一步用心用情用功創作出優秀的文學作品,為人民樹碑立傳,回饋人民。
在今後的創作工作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時代同步伐,真正為人民抒寫,我還將推出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報告文學和散文方面的作品,進一步創作出講好四川故事的優秀作品,為推進四川文學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和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出一個少數民族作家應用的文學力量和貢獻。
▲阿微木依蘿,本名盧少英,已出版《出山》《羊角口哨》《蟻人》《我的父親王不死》等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簷上的月亮》等。曾獲第十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中短篇小說獎、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民族文學》2016年度散文獎等獎項。
◆阿微木依蘿:藝術是孤獨的心靈之花
我是從散文創作開啟的文學之旅,《簷上的月亮》是我的首部散文集,可以說是我寫作的起點,為這本書付出了許多心血,勞神費力,要感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這本書,謝謝編輯們的付出,如今它一連獲獎,算是一種美好的勉勵,獲得了第十二屆駿馬獎,以及第十屆四川文學獎特別獎。感謝四川省作協關注和支援。
文學往往產生於失去東西的地方。這種狀態下人的眼睫毛也會變成荒草,人的目光像多年漏下來的月光的冷和暗,你整個人就是一個灰不溜秋的舊物,在你的出生地上活像一個瓦罐。要什麼都找回來,再裝到自己瓦罐一樣的心中是不可能了。寫作便有了作用。哪怕很早就在寫作,這個時候的寫作卻是重新開始了,像簷上的月亮,今天和明天的月色和形態都是不同的,今日和往日也不同。
一個作家最平常的日子永遠是孤零零的寫作,藝術是孤獨的心靈之花,它越沉寂越迷人,接下來,我仍然是那個社交恐懼症患者,不喜歡聚會,但熱愛生活,熱愛自由,在偏遠的大涼山,寫作,生活。
◆馬平、蔣藍:獲獎作品,代表了近三年來四川文學的整體水平
四川文學獎由四川省作家協會主辦,代表四川文學的最高榮譽。自創辦以來,對激勵廣大作家創作優秀文學作品、推動四川文學事業大發展大繁榮起到了積極作用,受到文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談到本屆四川文學獎的獲獎作品,“雙獎”評獎辦公室主任馬平激動地說:“這次獲獎的作品,代表了近三年來四川文學的整體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獲獎的作家中,出現了一些新鮮面孔,他們為四川文壇注入了新鮮血液。這也說明四川文學後繼有人。”
對於馬平的這番評價,四川文學獎評審委員會散文組組長、四川省作協副主席蔣藍也表示贊同,他說:“以我參與評審的散文獎為例,我們評出來的這三部散文作品,可以說是代表近三年來四川散文的整體水平。此外,我還想說的是這次嚴格、公正的評審。評委們提前一個月拿到參評作品,擁有了對作品充分閱讀的時間,而且集中在一起用了整整一週的時間來完成這次評選。”
◆連結|第十屆四川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
(以發表或出版時間先後為序)
(讀者報全媒體記者 何建)
編輯:王欣 責任編輯:董小玥 稽核: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