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鍊成鋼·黨史上的今天: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談“小康”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這是中國社會發展程序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而“小康”這一目標的提出,是1979年12月6日, 鄧小平在與來訪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談話時,第一次使用“小康”來描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階段性奮鬥目標。
1954年,毛澤東在領導起草國家憲法時明確提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總目標和“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農業的社會主義化、機械化”的總任務。
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中,節錄了一段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影響極為深遠的談話。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訪問中國,在與鄧小平會面中,大平問道:中國的現代化藍圖究竟是如何構想的?鄧小平回答說: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小康之家”是什麼樣的呢?鄧小平對大平正芳說,我們的目標是(人均所得)到本世紀末達到1000美元,那時,中國人就能解決溫飽問題了。
鄧小平的戰略思考,既著眼未來,又腳踏實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全黨的工作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向著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努力,出現了冒進急躁的傾向。但我國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當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不到三百美元,而美國在1977年就達到了8700多美元。鄧小平認識到,我們要實現的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標準要放低一點。
1982年,黨的十二大正式把20世紀末的奮鬥目標由先前的實現四個現代化改為實現小康,從戰略指導上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急於求成問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展開,我們黨對小康社會的認識也不斷拓展。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的是一個集經濟、政治、科教、文化、社會等方面於一體的全面進步的社會發展階段。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