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了解更多關於大腦的知識,關注AU大腦學院哦!
腦的主要結構
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傳遞、儲存、加工資訊,讓人產生各種心理活動,並支配與控制人的行為。人類的腦是由大約40億個腦細胞組成的重量約1400克的海綿狀神經組織。
腦的組成部分:
腦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前腦,中腦,後腦。其中最重要的,主要加工及控制行為的大腦皮層,位於前腦。
簡單介紹腦的區域及作用:
前腦:
大腦皮質:
是神經系統中最重要、最複雜的部分。大腦皮質分左右兩半球,中間透過一個名叫“胼(pián)胝(zhī)體”的組織連線相通。皮質表面又分不同的區域,前部(額頭)為前額葉,頂部(頭頂)未頂葉,後部(後腦勺)為枕葉,下側部(耳朵附近)叫顳葉。不同區域分別有負責的不同功能的腦區,在介紹認知功能的腦基礎時,會做詳細介紹。
邊緣系統:
胼胝體下面一個比較複雜的神經區域,這裡不多講,只要知道邊緣系統包含海馬體和杏仁核這兩個重要的組織。海馬體與記憶相關,杏仁核與動機、情緒相關。
丘腦:
在胼胝體下方,作為神經衝動的中轉站,將脊髓獲得的神經衝動傳遞至大腦。
下丘腦:
生物裡主要講過,調節人體器官的自主節律,控制內分泌系統,維持新陳代謝,產生飢、渴、性這些生理反應。
腦垂體:
是人體內分泌系統的主要分泌腺體。
中腦:
中腦剛好就位於腦部中間的位置。它的中心有一個網狀結構控制了不同的意識狀態,包括覺醒、注意、睡眠等意識狀態。什麼叫意識狀態?可以理解為,普通人所說的你的腦子的清醒程度或者是集中精神的程度之類。
後腦:
延腦:
位於脊髓上方。主要控制呼吸、心跳、吞嚥及消化,稍受損傷即危及生命。
腦橋:
位於延腦上方,連線延腦與中腦,如果受損可能使睡眠失常。
小腦:
位於腦橋之後,控制身體的運動與平衡。
也許大家一般所認為的腦,或者討論話題時候所說的腦,只有大腦。但現在知道,腦的結構不止是大腦皮質的部分,但大腦皮質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地位是關鍵、主要的。
功能分割槽
在上面的介紹中,我們知道,大腦被劃分了不同的區域,也就是“葉”。但這只是個粗略的劃分方式。其實在每個葉中,還會有不同的結構位置,對應著對人類不同反應行為的處理、加工和反應決策。
神經科學家們會透過很多方式來研究腦功能,一個核心的研究課題,就是對於大腦功能地圖的繪製和解碼。他們所做出來的功能地圖,有時有點像等高線地圖的樣子,上面會標註不同的區域的名稱,以及所對應的區域的主要功能。
在介紹大腦功能分割槽時,我想分以下幾個部分來簡單說明:
軀體感覺系統;運動系統;調節系統;認知功能相關的腦區
軀體感覺系統:
人體透過軀體感覺系統,來感知外部環境、疼痛以及溫度。
軀體感覺系統在大腦中,處於頂部(頂葉)的中央溝後側,一條細長的軀體感覺運動區。並且身體的不同部位的感覺輸入後,對應不同位置進行處理。如下圖:A說明了軀體感覺區域的位置,B、C是不同身體部位的感覺輸入(C)對應不同軀體感覺區更細化的位置(B)。想要特別說明的是,感覺在大腦中的位置及所佔腦區的面積與感覺輸入的身體部位的大小無關,而是與此感覺的複雜、精細程度有關。
另外,位於枕葉(後腦勺)的視覺區以及位於顳葉(耳朵兩側)的聽覺區,也屬於感覺系統一部分。
運動系統:
人類透過運動系統,來控制對應的肌肉進行行為反應。
運動系統在大腦中,處於頂部(頂葉)的中央溝、軀體感覺區域後側,一條細長的運動區。身體不同位置的肌肉對應運動腦區不同的位置。如下圖,A是運動區域的位置,B、C是運動部位對應的腦區。同樣,動作越複雜精細,對應的腦區面積越大。
調節系統:
調節系統是非常複雜的一個系統,主要是人體透過調節內臟自主活動的節律,來適應環境變化。
調節系統主要的結構是下丘腦,它參與的調節包含各個內臟自主持續活動、對於呼吸的調節、對於飢餓感的感知和調節,睡眠的調節等等。並且它作為中轉站,把中樞神經系統的訊號與周圍神經系統的訊號相互傳輸,在連線上起了重要作用。
認知功能相關的腦區:
認知過程,例如學習、語言、決策、物體(空間)識別、情感、注意、動機等,每一個都比較複雜,比起感覺輸入輸出,會經過多層處理加工,也不單只是一個腦區可以獨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