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成王敗寇。關於這一點,元朝末年的朱元璋、陳友諒便是一例經典。
在那個風雲際會、群雄逐鹿的時代,陳友諒用勇氣和膽魄差點開創了宏圖霸業,可惜歷史沒有選擇他,他的轟轟烈烈反而為朱元璋做了嫁衣。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結局,陳友諒的父親陳普才曾作過斷言。《明史.陳友諒傳》記載:
友諒之從徐壽輝也,其父普才止之。不聽。及貴,往迎之。普才曰:“汝違吾命,吾不知死所矣。”
意思是:陳友諒跟隨徐壽輝(造反),父親堅決阻止。陳友諒不聽。自當上大元帥後,前去家鄉迎接父親,沒想到父親卻對他說:
你不聽我的話,我如果隨你而去,不知道會死在哪裡。
父親的話一語成讖一一一這或許就是陳友諒的宿命。
陳友諒到底是個什麼樣?接下來,請允許我調閱些史料,力圖還原那些年的真實。
01
1320年,陳友諒出生在湖北沔陽(今仙桃),但一落地就淪為最低等的賤民,因為他家是打漁的。
那時候,漁民生活在船上,上岸都是種奢侈,所以連附近的村民都瞧不起他們一一一髒兮兮的、一身魚腥味。
陳友諒的祖上姓謝,後倒插門故而改姓陳。
不過,陳友諒算是冒了個頭,家境貧寒卻是個文化人(少讀書、略通文義)。一次,有個算卦的察看他家的祖墳後說:法當貴一一一日後定富貴一一一陳友諒暗自驚喜。
稍長,陳友諒在縣裡謀得了個小吏,不過依然受人差遣、被人欺凌,但陳友諒不甘於此,還懷揣著出人頭地的夢想。
為什麼呢?因為卦師、因為時局、因為徐壽輝。
相信時局大家都比較瞭解,就先從徐壽輝說起吧!如果沒有徐壽輝或就沒有日後的陳友諒。
徐壽輝,羅田人,又名徐真一,和元朝末年的很多英雄人物一樣,出身並不高貴一一一是個販布的。
此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為人正直,由於販布那點微薄利潤時常被元朝官吏摳了去,所以對這群人一直深惡痛絕。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劉福通點燃了推翻暴元的第一把火,徐壽輝也躍躍欲試,到劉福通的義軍路過他家時,徐壽輝終於不再沉寂。
02
可舉事到底該怎麼搞呢?
這一點,徐壽輝要比其他人委婉一一一從宣傳明教入手,不斷髮展自己的勢力。
其中,他還有兩個神助手,一個是麻城鐵匠鄒普勝,另一個是江西和尚彭瑩玉,二人商議後得出結論:光搞宣傳不現實,武裝奪取政權才是唯一的出路。
幾個月後,他們在大別山區打著紅巾軍的旗號揭竿而起,從攻克羅田開始,然後拿下黃州和蘄水,有了這塊方寸之地後,便定都蘄水,開始建國了。《明史》記載:
奇壽輝狀貌,遂推為主一一一徐壽輝長得漂亮,被推上了皇帝位。
在這裡有必要提一下徐壽輝的國號一一一天完。咋一看,這不是自己作死的節奏嗎?
殊不知這裡面大有講究,如果我們拆開兩個字的上面部分,不就是“大元”嗎?好一幫神人,分明要騎在“大元”頭上。有創意!
不僅如此,一路走來,區區幾千兵馬,徐壽輝還設定了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六部,活脫脫一個宏大王朝的構架。
所幸他手下有四大金剛,個個非等閒之輩。他們依次是:鄒普勝、丁普郎、趙普勝、傅友德。
還有一個說漏了,他就是天完國的丞相一一一倪文俊。
接下來,一部大戲,一段傳奇就開演了。
03
不久,徐壽輝部攻陷饒、信兩地,第二年又兵分四路,佔了湖廣、江西不少郡縣,而趙普勝那一路又奪下太平等地,一時間,天完國聲威大振。
但槍打出頭鳥,元廷集中火力對付天完,結果蘄水被攻破,徐壽輝落荒而逃,一切戰果付諸東流。
好在,徐壽輝手下這幫人著實厲害,隨後又另起爐灶,再次定都漢陽。只是此時的徐壽輝已被倪文俊控制。為什麼會這樣呢?《明史.陳友諒傳》給出了答案:
然無遠志,所得不能寧。
簡單地說:胸無大志,好高騖遠,守不住領地。
不過,當義軍經過沔陽時,有個人卻像打了雞血,主動放棄穩定的收入,毅然決然地加入了起義隊伍。
不用猜,這個人就是陳友諒,而且不止他一個,共五兄弟一一一或許這就是父親堅決反對的原因。
加入義軍後,陳友諒因“少讀書”,寫得一手好字,被丞相倪文俊相中,做起了他的文秘。
然而倪文俊心機深重,不甘居徐壽輝之下,一直偷藏著覬覦之心,所以為培植自己的勢力,特別看重陳友諒,不久,陳友諒進入高層,帶兵駐守黃州。
至正十七年九月(1357年),倪文俊終於露出獠牙,打算向徐壽輝動手,由於計劃被洩漏,不得不亡命逃跑,當然,首選肯定是自己分管的陳友諒部。
來到黃州,陳友諒好酒好飯招待,當從倪文俊口中打探到朝中的情況後,陳友諒什麼都明白了一一一隻有向上攀爬,大權在握才是唯一的出路。
沒幾天,漢陽收到倪文俊的人頭。接下來,陳友諒收編了倪文俊的軍隊,自稱宣慰使,之後又改稱平章政事。
04
天完國即將迎來陳友諒時代。
自執掌軍權後,從第二年起就大殺四方,攻安慶、破龍興、瑞州、取邵武、吉安,親自領兵得撫州,不久又取建昌、贛、汀、信、衢州等地,一路功城拔寨、勢如破竹。
陳友諒具有很高的軍事天賦,知人善任,另外還有一樣與身俱來的看家本領一一一勇敢、心狠手辣、甚至膽大妄為一一一這就是他可以縱橫馳騁的主因。
接下來,陳友諒計劃撥除身邊的釘子一一一以圖謀不軌罪殺掉了趙普勝,不料,殺雞儆猴卻意外帶來了蝴蝶效應,丁普郎和傅友德自知不是他的對手,轉身渡過長江,投奔北方的朱元璋去了。
丁、傅二人的離開,陳友諒並不意外,強大的自信告訴他:一切盡在掌握。此時,前進路上只有一個障礙了,而這個障礙就是徐壽輝。
不如和他一起去戰鬥吧!
1360年6月16日,請大家記住這個日子。這一天,陳友諒率十萬大軍挾持著徐壽輝順江而下,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被朱元璋佔著的採石磯。
午後,陳友諒邀請徐壽輝去郊外的五通廟祭神,徐壽輝分明知道是個陷阱,但此時已身不由己。《明史.陳友諒傳》記載:
進駐採石磯,遣部將陽白事壽輝前,戒壯士挾鐵撾擊碎其首。
鐵錘砸破了徐壽輝的腦袋,米秒之間,徐壽輝腦漿迸裂,天完時代徹底劃上句號。
徐壽輝輸在哪裡呢?
第一:才大志疏,假似一腔抱負,沒有根本的宏圖大計;第二:缺乏主見、無力駕馭下屬,從開始的“遂推”就註定了悲劇;第三:貪圖安逸、樂於享受,僅佔方寸之地就開始建國,自詡皇帝,當然會被元軍和將帥射成馬蜂窩。
徐壽輝倒下了,但他的失敗卻為後來的朱元璋提供了有力的借鑑,所以朱元璋毫不猶豫地聽了朱升的建議,這個建議就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誰說中國古史無哲學?我想,朱升醒來一定會扇他耳光。
05
繼續陳友諒。
採石磯的那個下午本來天氣睛好,所以陳友諒:
以採石五通廟為行殿,即皇帝位,國號漢,改元大義。
陳友諒無可爭議地成了南方紅巾軍的領軍人物,不過,改元“大義”頗有些諷刺意味。因為日後他將重蹈徐壽輝覆轍,只是他要壯烈得多,在筆者看來,陳友諒除了是條硬漢外,終不負英雄本色。
倒是登基典禮出了點意外。《明史.陳友諒傳》記載:
會大風雨,群臣班沙岸稱賀,不能成禮。
陳友諒即位的時候,採石磯突然狂風大作,群臣只能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賀,沒有按禮儀行事。
此時,陳友諒沉浸在群臣拜賀的歡樂中,不知他是否想到了“風雲際會”這四個字?
簡單介紹下時局吧!
在陳友諒企圖殺掉徐壽輝,登上帝位期間的確撿了個漏。因為剛取得應天不久的朱元璋隨著實力壯大和腰纏萬貫的張士誠掐起來了。
在朱元璋眼中,張士誠“器小”,守著富庶之地,偏安一隅,想坐山觀虎鬥,最後被朱元璋滅掉,由於他倆不是本文的重點,所以過程就不再贅述。
不過,陳友諒從根本上也沒佔到什麼便宜,因為他是一個心硬如鐵的反元鬥士,絕無妥協,所以不停地奪下元朝手中的城池,或者說,他在前方戰鬥,一路功城拔寨,而朱元璋和張士誠卻在窩裡鬥,哄搶值錢的地盤。
在這一點上,陳友諒強於朱元璋,朱元璋為避免出頭遭槍打,一邊給元廷說好話,又一邊塞銀子,換句話說陳友諒一直在為他躺槍。
當然,就當時而言,陳友諒已稱帝,必須拓展宏圖霸業,朱元璋呢?相對弱小,可能連一方諸侯都算不上。
但,此人有朱升、葉琛、劉伯溫這等絕頂的的高參。
06
據史料顯示,朱元璋和陳友諒之所以結下樑子是朱元璋先動的手。不過,那時候陳友諒還在徐壽輝麾下(1359年)。
他們動手的這個地方叫池州。《明史.李文忠傳》記載:
年十九(李文忠),以舍人將親軍,從援池州,破天完軍,驍勇冠諸將。
什麼意思呢?池州本來是陳友諒從元朝手中奪過來的地盤,但朱元璋卻派常遇春去搶,常遇春久攻不下,不得已向朱元璋求援。
彼此,朱元璋手中已無兵可派,只好安排李文忠去搭救,李文忠不負所望,大破天完軍,和常遇春一起拿下了池州。
獲勝後,常遇犯了個致命的錯誤:殺降,俘虜的三千軍士幾乎被活埋,特意留下幾個回去給陳友諒報信。
所以,陳友諒選擇在採石磯登基就不足為奇了。從這段史料分析,陳友諒大仇得報,頗有些挑逗朱元璋的意味。
妙!
兩個世紀強人擦出了火花,巔峰對決將不可避免。
陳友諒率著水軍順流而下,下一個目標太平一一一應天(南京)的最後一道屏障。朱元璋在下游仰望,端的嚇破了膽。
十萬水軍攻擊太平猶如探囊取物,陳友諒一舉殲滅守軍三千,報了池州一劍之仇。
大軍趁勢南下,直指應天。
07
水軍向前進發,歷史也在湧動,朱元璋即將面臨滅頂之災,他能擋住十倍水軍於他、戰力強悍的陳友諒嗎?
誰也沒想到,這時候命運眷顧著朱元璋。一個雙面細作拯救了他,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從陳友諒處叛逃到朱元璋部的康茂才。
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戰略定力和未雨綢繆,他把康茂才打造成一把尖刀插進了陳友諒的心臟一一一很明顯,兩人在利用康茂才這一點上朱元璋的確技高一著。
陳友諒原本打算直接從秦淮河攻入應天,然而康茂才卻告訴他,請他往江東橋(趁夜拆除這座木橋),他在那裡蟄伏,兩人聯手給朱元璋致命一擊。
這是朱元璋能夠獲勝的唯一機會,沒想到陳友諒居然上當了。當筆者看到這段時不禁唏噓,同樣身具雄才大略的陳友諒居然會鑽進這個籠子一一一大路不走偏去旁門左道。
當陳友諒抵達江東橋時,面對的卻是剛築起來的石橋一一一去留無處,追悔莫及,當然等待他的只有殘酷的殺戮,而那個為他蟄伏的點就叫龍灣。
這一仗,陳友諒損失2萬精銳、被俘7000,更可氣的是白白送給朱元璋100多條船,讓朱元璋從此有了與他叫板水戰的資本。
這一仗,明史稱龍灣之戰。
龍灣是陳友諒的傷心地,隨後只得狼狽地逃往九江。
公允地說,龍灣之戰並非陳友諒戰力不濟,也不是朱元璋什麼天神下凡,這或是歷史開了陳友諒一個玩笑,命運之神眷顧朱元璋更多一些。
但朱元璋知道,以陳友諒的性格一定會捲土重來。
08
在九江陳友諒日夜操練水軍,這一次把戰船造得更巨大、更精細。《明史》記載:
友諒忿疆土日蹙,乃大治樓船數百艘,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語聲不相聞,艫籍皆裹以鐵。
什麼意思呢?龍灣之戰大敗後,陳友諒疆土銳減,十分憤怒,於是製造了數百艘戰艦。
這些船高數丈,用丹漆粉飾,每艘都有三層,設定走馬棚,樓上樓下互不聞聲,因為櫓箱都用鐵皮裹住。
厲害,船堅炮利,隔音效果良好,一切都是頂配,陳友諒不愧為設計大師一一一他為朱元璋準備了一份大禮。
與此同時,朱元璋犯了一系列戰略錯誤:先是去搭救被張士誠攻擊孤立無援的韓林兒和劉福通,然後又掉頭廬州攻打令他不痛不癢的張士誠的老巢。
第一個錯誤或可理解,救下韓林兒似乎可以挾天子而令諸侯,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為奪取天下作準備。
但為什麼要去攻打廬州呢?這就毫無釐頭了,難道他不怕陳友諒直接粉碎應天?
事實上,機會千載難逢,然而陳友諒卻沒有在這個時間節點攻打應天。為朱元璋留了一線生機,併成為他倆生死較量中的千古之謎。
難道是陳友諒愚蠢、缺乏戰略眼光、或是情報不及時、不敢行動?我想都不是。
唯一的解釋:負氣,為了彰顯自己的強大和虛榮,他轉而去了洪都一一一教訓這座叛城和叛將。
洪都是陳友諒的第二個惡夢,60萬人馬、幾百艘戰艦被朱文正和鄧愈擋在城外三個月,損兵折將、死傷慘重。其過程不再多講,只說結果。《明史.陳友諒傳》記載:
太祖從子文正及鄧愈堅守,三月不能下,太祖自將救之。友諒聞太祖至,撤圍。
黃金三個月,就這樣被陳友諒白白浪費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09
好吧!既然雙方各出昏招,那就去鄱陽湖決戰吧!
地點選在鄱陽湖是朱元璋戰略上的一大成功。他繳得陳友諒的小船無意中又幫了他的大忙。
鄱陽湖之戰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大規模的水戰,雙方投入80萬(朱元璋20萬)兵力,大戰36天,朱元璋以少勝多創造了奇蹟。
陳友諒輸在哪裡呢?心浮氣燥、自負作崇,總想用摧枯拉朽壓朱元璋一頭,冀希望用極限武力征服他,讓朱元璋輸得一敗塗地,永世不得翻身。
如果他不急攻冒進,如果他不連鎖戰船被火燒連營,如果他的左右金吾不倒戈,朱元璋還有機會嗎?我想沒有,或許歷史就會改寫了。
朱元璋的運氣實在太好,讓我們捕捉一個細節,來展現鄱陽湖之戰的驚心動魄吧!《明史.常遇春傳》記載:
友諒驍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舟膠於淺,幾殆。遇春射中定邊,太祖舟得脫。
意思是:陳友諒手下第一悍將張定邊駕著大船直接衝向朱元璋的旗艦,這時,朱元璋的船擱淺了,只能束手待斃被張定邊擒獲。
然而常遇春卻在遠處彎弓搭箭,一下射傷張定邊,朱元璋才得以逃脫。
鄱陽湖殘陽如血,陳友諒和朱元璋的對決蕩氣迴腸,一切彷彿都是天意,歷史拋棄了陳友諒而選擇了朱元璋。
接下來,陳友諒戰敗回撤,一支冷箭射來,穿過他的頭顱,結束了。
後記:
有人說,陳友諒輸在三殺上:殺上司、殺兄弟,那朱元璋沉船韓林兒就有道義?
有人說:陳友諒輸在戰略上,那朱元璋救劉福通、攻打無謂的廬州不也是敗筆嗎?
有人說,陳友諒輸在部將的背叛上,難道朱元璋嚐到的苦果還少嗎?
有人說:陳友諒心狠手辣、殺人無數,那朱元璋呢?也許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陳友諒為什麼會失敗呢?筆者想,或許這就是宿命,因為歷史不斷向前,終需一個問天的人。反過來,這就是歷史。
不過,在那個亂世,陳友諒擔得起英雄二字。
參考資料:《明史》.《明史紀事本末》.《明史.列傳》等
圖片:來自頭條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