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的金融版圖閉環還差一張消費金融牌照。
撰文 | 豈料
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
國內通訊市場穩坐頭把交椅的中國移動,坐擁接近10億使用者和千億營收,想要進軍消費金融領域似乎並不意外。
近日,有媒體訊息稱中國移動目前正在計劃佈局消費金融牌照,擬在自營金融業務方面作出新規劃,但具體進度仍需根據集團戰略安排進行。而早在此訊息之前,同為通訊市場巨頭之一的中國聯通已入局消費金融行業,其持股50%的招聯消費金融已做到行業第一的位置。
和包放貸導流要轉自營?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繁榮,流量成為開展金融業務的利器,作為國內最大的移動服務商,中國移動的佈局金融行業雖然較晚,但憑藉著龐大的使用者群,旗下全資子公司中移動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移金科”)運營的“和包”目前整體月活躍使用者規模已突破1億。
和包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金融統一平臺入口,已發展成為擁有支付、消金、保險、電商、超級SIM、徵信等六大核心服務能力的綜合型數智化生活服務平臺,和包信用購服務使用者也達到2400萬。如果中國移動順利獲得消費金融牌照,那麼和包中的消費金融業務將會由純導流模式走向導流+自營的綜合模式。
目前和包開展消費金融業務主要是透過和消費金融公司、信託和銀行進行合作的模式。以和包中的號碼借產品為例,放款資金主要來源於浦發銀行、新網銀行、寧波銀行、馬上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外貿信託等機構,最高額度為20萬元,使用者得到的放款資金方主要透過匹配分配到不同機構。
在精選貸款一欄中,使用者還可選擇其推薦的貸款產品,如銀行產品的好人貸、Max借,非銀行產品的和悅貸、安逸花和小鯊易貸。產品不同利率不同,從產品頁面可以看到,年化利率低的僅需7.2%,高的到達18%。
除號碼借外,和包貸的金融服務欄目還有信用購,主打分期購物業務,但只能用來購買手機。分期額度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和包分期額度和微粒貸分期額度,使用者線上申請信用購機額度後,需前往中國移動營業廳選套餐機型,再辦理分期信用購機業務。使用者透過選擇不同檔位的話費套餐,享受的優惠金額。值得一提的是,線上申請到了信用購額度,線下仍需進行資質稽核,若線下稽核未透過信用購也無法使用。
結合中國移動目前牌照看來,其已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和保險經紀牌照,在消費金融領域還未擁有消費金融牌照和小貸牌照,因此其開展個人貸款業務主要是透過和持牌機構合作的方式,但這種參與方式不利於其金融業務形成閉環。在中移金科成立之初,其規劃就為“通訊+消費+金融”綜合服務商的定位,金融領域業務想要形成閉環,則持牌展業是基礎。
入局這麼晚,使用者量大能彌補嗎?
目前消費金融行業已經走入下半場,流量和場景是各大平臺爭奪的焦點,在國內除支付寶和微信,擁有近10億使用者數的產品公司寥寥無幾,中國移動若入局消費金融,在流量上中國移動優勢明顯。但通訊服務商始終不像銀行等貸款機構,使用者在心裡接受度上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因此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對主業的影響。品牌背書是把雙刃劍,中國移動殺入消費金融領域機遇與危機並存。
事實上,通訊服務商入局消費金融領域中國移動並不是第一家,作為三大服務商之一的中國聯通早在2015年就與招商銀行共同組建了招聯消費金。根據今年上半年公佈業績的21家消費金融公司資料,招聯消費金融總資產為1298.43億元,憑藉著高達73.9億元營業收入位居消費金融公司榜首,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通訊服務商在開展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業務的能力優勢。
招聯消費金融採用純線上的消費金融模式,依靠中國聯通大量的客戶基礎、渠道和資料在貸前審批和貸後管理方面擁有優勢,結合中國聯通持有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招聯消費金融在展業方面的束縛較小。
相比較招聯消費金融,中國移動擁有更多的客戶基礎,渠道和資料也經歷了多年的積累,如果也能和實力強勁的銀行聯手申請消費金融牌照開展業務,是十分有實力與目前的頭部消費金融機構一較高下,拓寬其金融業務的邊界。
從相關媒體的報道中,中國移動對其目前的金融版圖並不滿意,下一步計劃充分佈局相關的金融、類金融牌照,做大做強金融科技,完善中國移動的金融版圖。從中國移動的支付業務來看,中國移動推出的SIM PAY就是其版圖特色產品之一。隨著數字人民幣的不斷推廣,SIM PAY的使用者數量也在不斷攀升,SIM PAY不僅支援離線支付,“碰一碰”即可支付,還能透過手機號開通數字人民幣。中國移動在數字人民幣領域已走在前列。
投訴平臺數據顯示,和包的借貸業務目前存在著還款日多次扣款失敗、線下信用購存在誘導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辦理的情況,這反應了中國移動的信貸業務上展業和貸後管理的瑕疵。
隨著監管趨嚴,消費金融公司合規性成為行業監管重點,如何在一片紅海之下,抓住場景,合規發展信貸業務,中國移動還是存在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