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是戰國時代的古書,其中這麼一則故事:
孔子東遊途中,碰見兩個小孩在爭辯。爭辯什麼呢?到底是清晨的太陽離人近些,還是中午的太陽離人更近?
一個小孩說:初升的太陽大如車蓋,到中午時像個盤子;近了看著大,遠了看著小,所以清晨時太陽更近。另一個小孩卻說:太陽初升時涼颼颼,到中午時暖烘烘,距離遠就涼,距離近才熱,所以中午的太陽更近。
兩個小孩各執其理,相爭不下。旁聽的孔子也無法應答,反而遭到了嘲笑。
這當然只是個故事。不過我想問:假如是你碰到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解釋呢?
首先,兩個小孩的說法都不正確。
因為地理學告訴我們:同一天的早晨和中午,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一樣的。
那麼,為什麼初升的太陽看起來更大呢?
這主要是因為視覺偏差。清晨天色較暗,地平線上又有樹木、屋頂、山峰等較小的參照物,所以太陽顯得更大。黃昏日落時也是如此。中午光線明亮,太陽高懸於廣袤的天空,所以看起來就顯得小些。
那麼,為什麼中午比清晨感覺更熱呢?
這牽涉到一個重要的地理問題,即:地表受熱與氣溫變化過程。
地表升溫,是因為地球被太陽輻射。儘管地球接受的只是太陽總輻射能量的幾十億分之一,但卻是地球能量的最大來源。地球上植物生長、空氣運動、水迴圈,乃至煤炭、石油的能量,都是直接或間接來自於太陽輻射能。
但是,地表接受太陽輻射是不平均的。
我們可以把太陽光看作一組平行線,而地球表面是球形的。緯度不同的地點,地平線與太陽光的夾角也不相同。
這個夾角叫作“太陽高度角”。
當太陽直射赤道時:赤道的太陽高度角為90度;在北緯30度,太陽高度角就是60度;在南緯50度,太陽高度角就是40度。越靠近南北極點,太陽高度角越接近0度。
也就是說,當太陽直射赤道時,各地的緯度與當地的太陽高度角互為餘角。這個不難理解,自己拿張紙畫畫草圖就一目瞭然。
夏天廣州很熱、哈爾冰涼快,並不是因為兩個地方離太陽遠近不同,而是因為兩地的太陽高度角不同。
同理,一天當中早晚涼快中午熱,也不是因為太陽距離有變化,而是因為不同時刻的太陽高度角不一樣。
但我們要注意:地表溫度和我們感覺到的氣溫不是一個概念。
所謂氣溫,是指近地面空氣的溫度;而不是地表的溫度。在炎熱的夏天,城市路面的溫度可以高達70度以上,甚至能烤熟雞蛋,但氣溫絕不會有那麼高。
地球包裹著上千公里厚的大氣層;這是地球的保護層,也是地球的保溫層。如果沒有大氣層,我們每天必須穿著宇航服才能生存。
太陽輻射是一組複雜的電磁輻射,除了包含可見光,還有波長更長的紅外線、波長更短的紫外線和其它高能射線。
當太陽光射向地球時,高能射線被地球磁場遮蔽。在南北兩極,偶爾會看到炫目的“極光”,那是高能粒子流與地球磁場、高層大氣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現象。
太陽光穿越大氣層時,大多數有害紫外線被大氣中的臭氧層吸收;可見光和紅外線也有一部分被大氣吸收、反射或散射,其餘的到達地表。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
是因為可見光中包含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波段的光,而大氣對藍紫光有較強的散射作用。如果沒有大氣,天空又會是什麼顏色呢?應該是黑色的天幕。
為什麼清晨或黃昏的太陽常常是一輪紅日呢?
是因為清晨薄霧或暮靄中,有較多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它們反射了大部分藍綠光,而波長較長的紅光、黃光卻可以穿雲破霧。所以,交通警示燈也採用紅燈。
當太陽光到達地面後,地球開始蓄熱,地表開始升溫。地表在升溫的同時也釋放熱量,將近地面空氣慢慢加熱。所以從清晨到中午,我們感覺氣溫在上升。
為什麼我們感覺最熱的時候不是正午12點,而是午後兩三點呢?這是因為近地面空氣是靠地表加熱,而地表從吸熱到放熱有一個時間差。
同理,我們感覺氣溫最低的時分並不是半夜,而是日出前的凌晨。
因為在夜裡,地表還在釋放一部分餘熱,而白天被地表加熱的空氣,會將一部分熱量還給大地,這叫“大氣逆輻射”。到日出之前,地表餘熱和“大氣逆輻射”到達最低,所以此時氣溫最低。
這個過程可以概括為:“太陽照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
理解了這個過程,我們就能解釋:為什麼一天當中的氣溫最高點會出現在午後兩三點,而不是正午;氣溫最低點出現在凌晨,而不是半夜。
同理,我們也能解釋:為什麼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後的三伏天;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也不是冬至,而是冬至後的三九天。
這期談到了不少物理知識,目的在於講清楚太陽輻射與地球受熱過程。這其中,太陽高度角是一個關鍵概念,它是理解地球氣候變化的“第一把鑰匙”。
今天就聊到這裡,我們下期繼續。
宣告: 原創文章,作者老鐵,系列推出中。歡迎關注、轉發,轉載請註明“知識棒棒堂”ID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