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用優良傳統為戰鬥精神賦能
某單位在大力弘揚我軍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資源開展學戰史、研戰例、評戰將活動,強化戰鬥精神培育,有力激發了官兵的鬥志和士氣。這種做法值得借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官兵戰鬥精神得到有效強化,離不開豐富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我軍優良傳統的滋養。
戰鬥精神本身就具有傳統性。一方面,戰鬥精神反映出一個民族的傳統性格。傳統指的是歷經世代相傳的、具有特點的社會因素,包括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這些因素塑造了一個民族的性格,也決定了一支軍隊的作戰風格。克勞塞維茨說:“一支軍隊所以能夠具有的大膽精神,可能是因為這個民族本來就有這種精神。”另一方面,戰鬥精神延續著一支軍隊的血脈基因。回溯歷史,可以說自從建立了軍隊,就有了戰鬥精神。軍隊所經受的戰爭鍛鍊、養成的戰鬥作風、取得的戰功榮譽、積累的作戰經驗和湧現的英雄人物等,都是軍隊優良傳統形成的要素,也是戰鬥精神培育的要素。一定程度上說,一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為培植戰鬥精神提供了沃土,軍隊優良傳統為激發戰鬥精神提供了源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武德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積澱著中華民族幾千年軍事歷史的優良傳統。從“男兒本當為國去,不惜碧血染黃沙”的壯懷激烈,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義凜然;從“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慷慨激昂,到“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的豪邁氣概,在無數愛國志士和民族英雄身上,展現出中華民族延綿不斷的尚武精神。我軍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人民軍隊,一直以敢打敢拼、英勇善戰著稱,在土地革命戰爭中,戰勝惡劣環境和敵人的圍追堵截,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在抗日戰爭中,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在解放戰爭中,以少勝多、以劣勝優,打敗了擁有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在朝鮮戰場上,雖“鋼少”但“氣多”,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所謂“聯合國軍”……無數革命先烈和英雄戰士用生命和鮮血鑄就了強大的戰鬥精神,用英勇無畏的氣概贏得了黨的信任、人民讚譽,也贏得了世界尊敬。
堅持用優良傳統為戰鬥精神賦能,一方面,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透過學習愛國志士和民族英雄保家衛國、捨生取義的歷史故事,引導廣大官兵涵養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不斷強化憂患意識和使命意識。另一方面,應當注重從我軍優良傳統中獲取力量。堅持學好黨史軍史,講好戰史戰例戰將,多講身邊人身邊事,讓官兵從鮮活的人物、閃光的事蹟中感悟崇高、砥礪血性。堅持運用紅色資源搞好體驗式教育,透過組織瞻仰戰鬥遺址、觀看紅色影視劇等活動,大力營造“謀打仗、強本領、練打贏”的濃厚氛圍,把推進戰鬥精神培育與建設具有濃郁“戰味”的陣地文化、營區文化等結合起來,讓官兵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嚴直)
責任編輯: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