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團級建制為什麼取消?讓位於合成旅發展,主打多兵種協同作戰
軍旅劇是“活化石”,從中可以感受到我軍的發展脈絡。譬如,2002年的《DA師》強調的還是師、團級建制所發揮的作用,著重打造一支多兵種混編的合成作戰師。
到了2019年的《陸戰之王》,合成旅、合成營成了高頻詞彙,師、團級建制反而不再提及。這兩部電視劇分開看沒什麼,可要是結合到一塊看,就會很快被搞懵,難免會發問:師、團級建制為什麼取消?
圖|師旅之爭
這個問題牽涉到“師旅之爭”,需要擺脫電視劇,立足於歷史的高度去看待。我軍自八一建軍後,軍隊編制雖多有變化,師、團級建制卻是不變的主體。但是,我軍土地革命、抗日戰爭時期,編制並不完善,還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師。
進入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編制主要是縱隊,下轄若干師(旅)。1949年2月,全軍統一編制和番號序列,縱隊改稱軍、旅改稱師,師、團級建制固定了下來。建國後,師、團級建制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我軍主流,旅的地位反而被弱化。
圖|1985年百萬大裁軍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我軍由單一的軍變成了多兵種組成的合成集團軍,我軍出現了一些旅級建制,整體來看師、團級建制仍然是主流。1998年,我軍進行了體制編制改革,進行了初步的“師改旅”探索。
2003年,絕大多數師已改為摩步旅或機步旅。2016年軍改後,野戰軍戰鬥序列出現了全新的建制——合成旅。至此,師、團級建制退出了我軍野戰軍的歷史舞臺。師、團級建制之所以取消,主要以下三方面深層次原因:
其一,主打多兵種協同作戰
多兵種協同作戰是一個大課題,不是筆者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自1985年百萬大裁軍之後,集團軍下設若干師,承擔多兵種協同作戰的神聖使命。但是,兵種之間的壁壘並沒有被打破。
九十年代,我軍意識到師、團級建制並不利於多兵種協同作戰,遂將14個乙種師轉隸武警部隊序列,優化了集團軍編成,拉開了“師改旅”的序幕。新世紀初期,我軍出現了師、旅並存的局面。
圖|我軍某部演訓舊照
軍改前夕,各大軍區已經組建了匯聚多兵種的合成營,並且在實戰軍演中表現出優異的作戰效能。然而,合成營之上還有師、團級建制的約束,不能完全發揮其體制優勢。
軍改後,我軍更加強調聯合作戰能力,師、團級建制讓位於合成旅的發展,力促“集團軍——合成旅——合成營”的新型編制的形成,謀求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的形成,就成了一種歷史趨勢。
其二,簡化指揮層級
簡化指揮層級看起來拗口,通俗易懂的來說就是指揮更加通暢、便捷、高效,筆者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明白了。譬如,大軍區時代舉行一次多兵種聯合軍演,指揮層級如下所示:
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相關軍區——參演軍區諸軍種指揮機構——參演部隊
在戰區體制下,按照“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原則,指揮層級減少為3級,如下所示:
中央軍委——參演戰區——參演部隊
由於指揮層級的簡化,野戰部隊的指揮層級也有必要進一步最佳化。
圖|我軍某部合成旅
在此背景下,師、團級建制取消,合成旅打頭陣,指揮層次更簡單明瞭,如下所示:
參演戰區——集團軍——合成旅
如此一來,大家應該能夠明白何謂簡化指揮層級。一言以蔽之,戰區體制下的指揮體系,各級部隊具有清晰、扁平、快速、靈活的特點。
其三,武器裝備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融合的時代需要
戰鬥力的核心組成,無非是人與武器裝備的有機結合。換言之,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越高,人力成本就會相應降低。
譬如,《士兵突擊》中,王團長提到天天盼著新的主戰坦克改裝,可一旦實現後,不得不面臨人員去與留問題:
老坦克乘租由4個人組成,而新坦克乘組只需要3個人。
大家應該注意到,我軍每一次武器裝備換代升級,基本上都會迎來一次裁軍。“鋼七連”撤編的時代背景,正是2003年二十萬大裁軍。
圖|《士兵突擊》中的“鋼七連”
《士兵突擊》的時代背景,我軍還沒有完成機械化。至2016年軍改,我軍機械化已經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在資訊化建設上頗有建樹。
基於此,武器裝備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怎樣實現融合,這就需要對體制編制進行調整。畢竟,我軍集團軍數量已由組建之初的24個降為現在的13個。
圖|我軍某部合成旅演訓
師、團級建制的存在不符合我軍時代需要,而合成旅大不一樣,主打多兵種協同作戰,具備人數少、扁平化指揮、機動靈活的優勢,與我軍武器裝備現狀相適應。
綜合來看,師、團級建制在特定時期,有其特定的歷史使命。我軍經數十年發展,已經迎來了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合成旅的出現填補了師、團級建制的不足,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參考資料:
[1]紀錄片《1985百萬大裁軍》(上海紀實·〈檔案〉);
[2]《鐵甲奔流朱日和》(央視7套·〈國防科工〉);
[3]《手握十餘兵種的“合成營”練得如何》(觀察者網);
[4]《演兵朱日和》(中國青年報);
[5]《我軍組織形態90年發展演變史,看完你就明白了》(徐平·中國軍網);
[6]《武器裝備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怎麼融》(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