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二戰後在外交行動上的普遍規律來看,白宮越是想在國際環境里拉人圍堵中國,越是證明美國的國際三方利益比重與中國相比呈現下降趨勢。
而他們反覆炒作所謂的臺海問題,亦或者南海問題,代表五角大樓對於提及對華軍事行動也逐漸諱莫如深。
但凡美國政府有信心動手也有能力動手,就絕對不會先召開經濟峰會探討對華制裁可行性,接著舉行民主峰會進行自我意識形態鞏固。
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變化,底層上是來自中美印太軍力的失衡,然後才牽扯到經濟和政治的“檯面博弈”。
在臺海範圍內,美軍已經絕對被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圍繞臺海的“第一島鏈控制權”爭奪上最困擾美國的,其實並非解放軍的陸基反艦導彈。
而是我們手裡那些數量極其龐大,足以同時應對美軍11個航母戰鬥群,並對第二島鏈的全部美軍基地實行飽和式打擊的“中程彈道導彈序列”。
當初美俄兩國確實簽訂了《中導規模削減條約》,甚至想拉中國進去,但我們沒上美國的當。
相比於專打航母這種大體積目標,且需要提前多重定位的“東風快遞”。只有備足龐大數量的中程彈道導彈,才能充分應對美軍及其盟友可能採取的大規模,大範圍的多方攻勢。
正是因為中國在近海擁有中程導彈的數量絕對優勢,可以讓周邊的美國機群“有基地起飛,沒基地降落”,美國才放棄利用第二島鏈的陸基直接作戰方案,以及近海導彈飽和式打擊的計劃。
最終,五角大樓針對“臺海區域拒止”提出了所謂的“艦載機戰區外空射預案”。
但這個方案最終也沒有施行,原因是中國展示的新型東風反艦導彈,綜合打擊範圍明顯超過了美國現役“F/A-18艦載機+MQ-25加油機+AGM158空射彈”的組合編隊有效作戰範圍。
若美國真想用這樣的方式干涉臺海局勢,就需要投入研發更大的無人加油機,並改進空射導彈,讓其航母艦載機能夠在距離中國4000公里以外的安全海域執行起飛作戰。
這並不容易實現,因為研發大型無人加油機的投入保守就得1000億美元起步,這對美國政府的糟糕財政狀況而言是晴天霹靂,甚至誰都不敢保證未來中國的反艦導彈射程會不會繼續提升。
更關鍵的是,理論上那巨大的飛行作戰半徑,對於只能容納單人操作的F-18艦載機飛行員來說,往返一次就接近十幾個小時,這無疑是一種“更為巨大的精神折磨”,美國空軍必定會第一個反對。
這些綜合因素,就是導致美國在臺海範圍內處於絕對被動的重要原因。
在南海範圍內的對抗,美國依然沒有勝算
客觀來說,雖然中國在近海擁有三位一體的絕對軍事優勢,但是在其它海域我們依舊不是美國海軍的對手。
哪怕是放在我國南海九段線範圍的靠南區域,我們的立體優勢也不容易完全發揮。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美軍能佔到多大便宜,首先是美國忌憚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幾乎只能在南海範圍內派遣航母以外的常規機動艦艇。
基於這個事實情況,隨著中國常規艦艇的對美技術反超,以及建造數量高速增加,中美在南海範圍的軍事對抗已經從之前的“形勢難料”,朝著“美國沒有絲毫勝算”步步傾斜。
這裡就拿我國的055大驅舉例吧,這是全球首個裝備雙波段雷達的驅逐艦。
“ESM/ECM加上X波段AESA”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不僅賦予了055超強的對空探測效能,還可以完美配合鷹擊18反艦導彈,極大提升對敵方水面艦艇的直接打擊能力。
並且基於我國掌握著南海的地形詳細資料,加上055的反潛聲吶比052足足大了一倍,屬於特化加強,我方反潛能力也可躋身世界頂尖行列。
毫不誇張地說,055就是中國專門為了針對美軍現役海上戰鬥群而打造的一款國之重器。
表示懷疑的朋友可以來看看美國前幾天剛剛下水的,“阿利伯克級”3型驅逐艦。其作為美國最新款的主力驅逐艦,也才剛剛裝上了有源相控雷達,但整合桅杆甚至還是醜陋的“晾衣架”形式。
在國際上,現在甚至連伯克3下水的新聞都找不到幾條,這種情況和當初“朱姆沃爾特級”下水時,國際上鬧騰的景象形成鮮明相比,讓人直呼寂寞。
而在美國軍方亮出的下一代驅逐艦招標檔案裡,技術指標幾乎全部按照中國055級的指標而設定的,這足以側面說明055的強大實力。
關於那個號稱技術層面世界第一的“朱姆沃爾特”級,美國海軍在嘗試建造了3艘以後就徹底放棄了。畢竟75億美元一艘的建造成本,和它80萬美元一發的制導炮彈一樣離譜。
哪怕其刻意修飾的隱身能力能削減雷達探測,使反射面積達到普通漁船級別,但在我國新型的雙波段雷達面前也只能起個自我安慰作用(天底下哪有30節航速的漁船)。
更關鍵的是,朱姆沃爾特不僅艦載導彈數量弱於055,連導彈效能和反導能力也同樣弱於055。
如果綜合對比兩者的作戰素質,我國軍迷的一句話就能直接帶過——“能打多少艘朱姆沃爾特,取決於055帶了多少枚鷹擊18”。
至於巡洋艦方面,美國的提康德羅加已經是非常老舊的型號,且遲遲沒有計劃推出下一代。
目前在南海範圍內,不使用航母的美國海軍在常規作戰能力並不強,理論上只存在伯克級的現役數量優勢和潛艇技術方面的領先。
不過鑑於美軍潛艇之前在南海撞到了“不可名狀之物”,一聲不響地返回維修,並拒絕對具體情況做出合理解釋的做法來看,美國潛艇怕是也“把握不住”南海水域了。
亞洲經濟的破局,正釋放臺海和南海的壓力
有個好訊息值得一提,RCEP協議已從今年1月1日開始生效,包括日本,東南亞,澳大利亞在內的多個國家正式開始消除貿易關稅。
其實我們這裡要討論的重點是,為什麼現在成功了?建立這個亞太貿易共榮圈並不容易,中國先後策劃了十多年,也被美國暗中阻撓了十多年。
以前中日韓一談這個區域貿易問題,就會出現日本內部的“神秘自殺事件”。
但今年這事兒忽然就這麼辦成了,這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答案很明顯,這就是美國在印太地區失去了對中國的軍事壓制優勢後,所引發的一連串多邊經濟形勢逆轉。
首先,美國的經濟形勢,導致其不能在自己搭建的CPTTP框架裡發揮主導作用。而中美在印太區域的軍力對比,也不能再讓美國可以單純以武力去要挾日本、澳大利亞、又或者東南亞等國家。
隨著中日貿易的整合互補,全面放開後的諸多協議簽訂。利益的繫結將導致日本部分右翼勢力無法放肆詆譭中國,所謂的“日臺關係”自然也要大打折扣,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釋放我國臺海政策的壓力。
而中南半島和東南亞的貿易整合,對華利益的高度依賴能讓南海島嶼的異議逐漸解決。
加上泛亞鐵路的聯通,有利於南亞地區的穩定維護,能讓“域外勢力”想要插手的時候必須先仔細掂量。這些做法都在一步步排除美國的各類影響,以緩解我南海的壓力。零和博弈的此消彼長下,美國更是沒有絲毫勝算。
從軍事到經濟,美國自然也要失去外交的勝算
毛主席曾說過一句話,直接點明瞭現在美國的國際立場——“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舉幾個例子,比如二十多年前的臺海危機,當時美帝直接把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開進臺海,並且七次投放浮標聲吶,對我方前去封鎖臺灣海峽的潛艇進行模擬攻擊,其行為根本就不講任何道理。
這是中國從無數歷史興衰裡總結出來的經驗,也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的全力支援。
眼見中國方面調集三軍準備背水一戰,美軍灰溜溜地放棄了進攻南海計劃,反倒棄菲律賓於不顧。
2021年,是美國第一次因為貿易戰吃虧。間接導致美國在涉及臺海和南海問題時,明顯更加底氣不足。
拜登先是成立了印太區域的“四方對話機制”,並派遣副總統和國務卿進行中國周邊國家進行環亞訪問(敲打)。
但諸如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明顯不願配合美國反華。這一形勢的出現,證明美國失去了印太區域的外交主動權。
於是拜登退而求其次組織了更為疏漏的“AUKUS聯盟”,用出售核潛艇的方式拉澳大利亞入局,哄騙莫里森在“保衛臺灣”問題上替美國衝鋒。
而近期爆出的訊息已經證實,在帶頭反華過程中撞得鼻青臉腫的澳大利亞不僅對中國反覆示好,甚至緊急駁回了“收回中方租借的達爾文港”的排華議案。
這種盟友公開反水的形勢,反應了美國在五眼聯盟內部的外交主導能力也在進一步衰退。
歸根結底,美國外交主動權的喪失,不僅是因為全球疫情對美元霸權的影響,又或者美國內部經濟壓力的掣肘。
美國的自行衰退只是客觀因素,主觀原因則是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變強速度遠遠超過美國預期,並且很好的搭建了“經濟-軍事互補結構”,讓美國難以下手。
這是中國從無數歷史興衰裡總結出來的經驗,也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的全力支援。
中國人的民族自信正在穩步提升,賊心不死的美帝國主義不僅在臺海和南海問題上失去勝算,今後還會在亞歐大陸,乃至全世界的都失去勝算。